黑龍江日報6月14日訊 5月19日,哈爾濱市2016年最大棚戶區改造項目——靖宇街棚戶區(危房)改造項目全面啟動,截至13日,該項目涉及的5597戶居民及公企單位已完成搬遷2297戶,搬遷率達41.04%。二十多天的時間,兩千多戶居民主動離開“故土”。變被動搬遷為主動搬遷,是這一棚改項目的最大亮點。很多居民表示:政府為被征收家庭提供了多種選擇,居民“點菜”,政府“配餐”,滿足了居民的個性化需求,纔有了這麼快的搬遷速度。近日,記者就此走進該項目改造現場一探究竟。
搬出棚戶區開啟新生活
記者在道外區南八道街見到楊桂英時,她正在處理自家倉買的尾貨,收拾和打包家中的行李。楊桂英說,她就盼著能早點和弟弟選個中意的新房,好搬離這個低矮破舊的棚戶區。
提起這次棚戶區改造,楊桂英一臉高興,她告訴記者,她和弟弟已經在這個35平方米的小屋裡住了很多年,沒有下水,上水也在去年管線凍壞後一直沒修上,到現在她們還要每天從別處挑水回來生活,取暖需要自己燒,再加上周邊環境的髒亂差,日常生活十分不便。她曾想過換一個新房,但微薄的收入讓她望而卻步,直到這次棚改項目啟動,她和弟弟纔又燃起對新生活的希望。
“我們現在想換一個大點的房子,家裡的孩子也到了成家立業的年紀,借著這次政府的優惠政策,我們就一步到位,想想都覺得未來的生活有盼頭,沒想到我活到63歲了還能住上新房!”楊桂英說這話時已熱淚盈眶。
和楊桂英同樣高興的還有道外區北二道街18號院的鄔軍,終於要告別四處漏雨的老房子,住進“五全”的新樓房,老鄔一家別提多興奮了。但高興之餘,老鄔又犯了愁,自己身體有殘疾,老伴也渾身是病,搬家、辦手續,選房都成了大難題。得知老鄔家的困難後,哈爾濱市道外區征收辦為老鄔一家提供了“愛心定制”服務,專門指定一名工作人員,從搬家開始,辦理房改買斷、交房驗收、簽定協議直到挑選新房,全程為老鄔提供愛心服務。考慮到老鄔家庭生活比較困難,工作人員幫老鄔一家仔細比較三種安置補償方式後,最終幫他選擇了自主購買商品房住宅,讓老鄔一家順利完成了搬遷,選房,開啟新的生活。
政策惠民生選擇更多樣
據哈爾濱市征收部門統計,靖宇街棚改首日,居民搬遷驗收就達到800多戶,在二十多天時間裡這一數字又再次刷新到2000多戶,這在哈爾濱的棚改征收史上也是不多見的。不得不說,從預想中的難搬遷,到現在的搬遷熱情高漲,符合被征收人個性化需求的創新補償安置方式、前所未有的政策優惠力度以及處處以人為本的工作態度,是靖宇街棚改項目得以快速推進的重要原因。
據靖宇街棚戶區(危房)改造項目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靖宇街項目共涉及5597戶居民及公企單位,為妥善處理好被征收居民安置工作,滿足被征收居民的“點菜”需求,哈市住房局商品房處、安置中心會同哈市住建集團、在哈二十餘家房地產開發企業,共籌集13090套房屋,供被征收人選擇,全力做好“配餐”工作。
“對於被征收人選擇產權調換的,可以在政府指定的道裡區群力家園、康泰家園、民生尚都小區及道外區陶瓷小區自由選擇。”該負責人表示,為滿足居民實際需求,哈市住建集團還聯手郵儲銀行南崗支行,對具備貸款資格的被征收人,提供產權調換房屋貸款服務。而貸款購買產權調換房屋,在哈市棚戶區改造過程中尚屬首次。
不僅如此,該項目還推出了一種全新的安置方式——自主選擇購買商品房。據介紹,按照國家和我省關於加大棚戶區改造以及商品住宅去庫存的要求,為有效改善棚戶區居民的居住條件,進一步滿足棚戶區居民不同居住需求,哈市住房局搭建了商品房房源展供平臺,組織二十餘家在哈房地產開發企業以優惠價格提供商品房房源,對棚戶區居民實行現房、期房兩種購房方式,讓棚改居民在政府搭建的商品房房源展供平臺上自主購買商品住宅,這在哈市棚戶區改造工作中也是首次。
“截至目前,在由政府首次為棚戶區居民搭建的自主購房平臺上,已有30個在售商品房項目正式進駐,哈市住房局通過與開發商議價的方式,為棚戶區居民提供7665套優惠價格的商品住宅,並以一戶一價的方式在現場進行公示。”哈爾濱市住房安置中心副主任徐影說,他們共派出30名工作人員,在現場為棚戶區居民提供相關安置政策諮詢和計算產權調換價格等服務。
替百姓算賬搬遷不再難
替百姓算賬,一直是靖宇街項目遵循的工作宗旨,無論是在啟動征收還是在征收過程中,以百姓為先、以民生為本的准則都在項目的征拆中得以真實地體現。
據哈市棚改辦負責人介紹,靖宇街項目是哈市主城區內最難啃的骨頭,說它難,不僅因為它是二環內現存最大的棚戶區,還因為它是防火隱患最嚴重、危房最多的區域,項目內僅C、D級危房就有101棟,時刻威脅著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並且征拆方式也不是簡單的一拆了之,要將危房改造與歷史文化保護相結合。在這一系列因素的考量下,項目的征拆難度可想而之。
“為了確保靖宇街項目能夠順利開展,早在4月底,道外區就從區屬單位抽調了120餘名工作人員組成七個驗收組、一個協議組和一個政府指定安置房源選號組。”道外區征收辦主任宋殿榮說,在經過幾天全面、系統培訓後,七個驗收組的80餘名工作人員,根據片區劃分,自5月2日起,在勝利、靖宇、太古三個辦事處所轄四個社區的幫助下,夜以繼日奔赴現場,挨家挨戶進行政策宣講。至5月14日,驗收組共完成三次入戶宣講、三次提前動員,到5月19日項目正式搬遷驗收時,等待交房驗收的隊伍已達400餘人,當日即有800餘戶居民家庭辦結驗收手續。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每個驗收組都擺著一個“征收補償百姓明白榜”,這是為了讓被征收居民在交房前就清楚,自己選擇不同種類補償方式,對自身財產性收入帶來的差異。對於居民住宅房屋,“明白榜”詳細給居民計算選擇貨幣補償、在政府指定區域產權調換、自主購買商品住宅三種補償方式所能獲得財產性收入的具體金額,並就在政府指定區域產權調換所享優惠政策進行現場公示;對於非住宅(含住改非)房屋,“明白榜”詳細計算了選擇貨幣補償、按政策購買非住宅房屋、在政府指定區域住宅房屋產權調換、自主購買商品住宅四種補償方式所能獲得財產性收入的具體金額。
此外,道外區征收辦還在驗收組門前公示了“居民搬遷流程圖”及“自主購買商品住宅相關規定”,方便被征收居民詳細了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