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9種大病實行單病種付費 貧困人口全納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圍
生活報10月17日訊 記者從哈市衛計委獲悉,近日,哈市衛計委等10部門共同印發了《哈爾濱市健康扶貧工作實施方案》,加大醫療保障扶持力度,將貧困人口全部納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圍,實行分類救治和先診療後付費結算機制等20項具體政策,推進健康扶貧工作。實行貧困人口大病分類救治和先診療後付費結算機制
方案規定,哈市農村貧困人口、特困救助和低保對象參加新農合個人繳費部分由財政、民政給予補貼;對農村貧困人口住院降低或取消起付線,醫藥費用報銷比例增加5個百分點;將貧困人口全部納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圍,加大醫療救助、臨時救助、慈善救助等幫扶力度;對貧困人口大病實行分類救治和先診療後付費結算機制,先期選擇疾病負擔重的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兒童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兒童先天性心髒房間隔缺損、兒童先天性心髒室間隔缺損、食管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和終末期腎病9種大病實行單病種付費(所謂單病種付費是指通過統一的疾病診斷分類,科學地制定出每一種疾病的定額償付標准,社保機構按照該標准與住院人次向定點醫療機構支付住院費用);優先將貧困人口納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團隊簽約服務范疇等。
建立覆蓋哈市的人口健康管理信息平臺
方案要求,開展建檔立卡工作。按照國家和省衛計委關於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入戶調查工作統一部署要求,組織有關12個縣(市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2000餘名醫務人員,深入177個鄉鎮1436個村屯,逐村逐戶逐人核實患病原因、病情現狀和脫貧需求,全部建檔立卡管理,做到一戶一檔、一人一卡。
同時科學制定全市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設方案,優先安排貧困地區信息平臺建設項目,構建市、縣兩級遠程醫療平臺,並與省平臺互聯互通,發揮遠程醫療精准扶貧作用。
促進建立貧困人口全科醫生團隊簽約制度
方案提出,優先推進貧困地區分級診療服務體系建設,納入分級診療試點范圍,逐步建立常見病、多發病患者基層首診和雙向轉診制度,在建立貧困人口健康檔案基礎上,實行基層醫療機構全科醫生團隊與貧困人口簽約,鼓勵醫聯體上級醫院支援醫生與貧困人口簽約服務,建立貧困人口健康管理和疾病診療綠色通道。
從2016年起,哈市建立三甲醫院與貧困縣縣醫院一對一幫扶長效機制,支援醫院派駐主治醫師以上職稱人員駐點幫扶,派駐醫生連續六個月以上方可輪換。貧困患者按規定由當地二級醫院轉診到上級支援醫院就醫的,支援醫院優先安排,並免收掛號費、診療費和床位費。實施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對口支援貧困縣鄉鎮衛生院計劃覆蓋貧困縣所有鄉鎮衛生院。
今日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