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哈爾濱

《大河之舞》看點大揭秘(三)劇情篇

http://hrb.dbw.cn/ | 2016-10-25 16:08:19
作者:     來源:     頻道主編: 連冬雪

  《大河之舞》是什麼?

  是利落流暢的愛爾蘭踢踏舞,還是懮郁熱情的西班牙弗朗明哥?是氣質優柔的古典芭蕾,還是活力動感的現代舞?都不是,又都是,這就是《大河之舞》———一座連結過去與未來的巨橋,將愛爾蘭人民重建家園的血淚史,以全新動人的百老匯音樂劇面容呈現!

  《大河之舞》猶如一部敘述愛爾蘭祖先與大自然抗爭,以及經歷戰爭、飢荒等種種苦難後流離失所,重建家園的長篇血淚史詩。歷史宛如一條長河,滔滔不絕的傳承著智慧、勇氣、生命與愛。千江萬水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回顧歷史,這些的確值得我們珍惜和擁有。

  上半場:人與自然的相輔相生

 

  以歌頌太陽開篇,伴隨著太陽昇起,陽光在次第鋪開,愛爾蘭人的祖先們在林中如麥浪一樣出現。他們創造了自己的女性英雄—凱瑟琳伯爵夫人,他們有自己的勇士—庫哈倫,在雷電的狂舞中,在火的淬煉中,創造豐富多彩的生活,收獲春天,在母親河邊起舞,歌頌聲明,歌頌生活。

  《大河之舞》中的“大河”是什麼河?它指的就是愛爾蘭的裡菲河,裡菲河就象我們的黃河一樣,是愛爾蘭民族的“母親河”,而恰恰是這一條“母親河”記載著愛爾蘭的歷史,《大河之舞》意思就是在講訴愛爾蘭的傳統,講訴它民族的歷史,那麼它運用的又正好是愛爾蘭傳統的舞蹈“踢踏舞”來講述這個歷史的發展過程,這一點就更具備它民族的特點了,用民族的傳統來講民族的歷史,這種巧妙的結合也是這部舞劇成功的一個基礎,它是帶有民族特色的歌舞劇。

  下半場:人類社會的愛恨情仇

  戰爭,飢荒和奴隸制度割斷了人與自然的原始的紐帶,攪亂了整個人類社會,並改變了土著居民的歷史。當我們回顧歷史,我們學會了去保護我們所珍視的東西,去適應他人,去學著以其他的新的方式保留自己的風格,去擁抱新的勇氣,被社會遺棄成為暫時的孤兒,我們學會了如何融入社會。

  愛爾蘭在歷史上長期是英國的殖民地,在英王一輪一輪的絞殺中,愛爾蘭人不得不背井離鄉,前往新大陸。從五月花號,到湯坦尼克號,愛爾蘭人來到美洲,開闢新世界。新世界是一個大熔爐,在這裡,愛爾蘭文化和其他世界各地的文明相遇並碰出火花,黑人的街頭踢踏,俄羅斯的燕式飛旋,西班牙的節奏……愛爾蘭人在珍視自己傳統的同時,也和其他文明一道,創造著新的,現代的節奏,為新世界奏出更加波瀾壯闊的交響。

  最後,移民的孩子總是牽掛著家鄉,他們總是期盼著回家。他們帶來的是長期保留下來的意念:我們是我們的過去,我們是我們的現在。帶著新的自信和自豪,這些孩子把值得珍藏的記憶帶回家鄉。經歷了漫漫旅途回到故鄉,而更加多姿多彩的新的旅途纔剛剛開始。

【聯系我們】頻道主編 :0451-87116812轉哈爾濱頻道

今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