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哈爾濱  >  哈爾濱
搜 索
哈市出臺措施促進民營企業發展 掛牌『新三板』獎勵百萬元
2017-01-08 19:06: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 張雋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8日訊(記者張雋珊)近日,《哈爾濱市促進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乾措施》(以下簡稱《若乾措施》)出臺,對新評定為黑龍江省著名商標、黑龍江省名牌產品、龍江老字號的民營企業,分別給予5萬元獎勵。

  《若乾措施》旨在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幫助民營企業打開『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切實提振民間資本投資信心,激發民間投資潛力和創新活力,使民營企業成為促進振興、推動發展、增強活力的重要力量。

東北黑土資源保護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啟動。東北網記者 張雋珊 攝

  企業掛牌『新三板』獎勵百萬元

  據了解,《若乾措施》明確,對新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中華老字號的民營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10萬元獎勵;對新評定為黑龍江省著名商標、黑龍江省名牌產品、龍江老字號的民營企業,分別給予5萬元獎勵。

  對總部和主營業務收入均在哈市、申報上市並被國家證監會或境外證券監管部門受理的民營企業,給予100萬元獎勵;對民營企業在『新三板』掛牌的,資金獎勵由原50萬元增加到100萬元。

  技術轉讓所得不超500萬元免征企業所得稅

  為幫助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減輕企業負擔,《若乾措施》規定,自2015年10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在20萬到30萬元(含30萬元)之間的小型微利民營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中小民營企業因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納稅的,可依法申請在3個月內延期繳納。

  在一個納稅年度,對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征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對由於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民營企業固定資產或常年處於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企業固定資產可采取縮短折舊年限或加速折舊的方法。對采取縮短折舊年限方法的,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於規定折舊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舊辦法的,可采取雙倍餘額遞減法或年數總和法。對民營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

  科技企業孵化器最多補助3萬元房租

  同時,《若乾措施》在加大創新創業扶持力度上規定,鼓勵民營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對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增幅高於全市平均增幅10%以上的民營企業,根據其研發投入情況,給予最高200萬元的研發投入後補助。鼓勵和支持民營企業利用各類閑置的非辦公用房、廠房、倉儲用房等存量房產,改(擴)建為科技企業孵化器。經認定,按照其實際支出額的30%給予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的一次性補貼。

  對新注冊、入駐經備案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含眾創空間)開展科技創業的民營企業,按照據實發生的房屋租賃繳費,給予每年不超過40%、最高不超過3萬元的房租補助。對市級以上(含市級)工業加工型創業(孵化)基地為入駐民營企業提供基礎設施、共享資源、『一站式』代辦等公共服務的,給予最高不超過20萬元的補助;每育成畢業1戶小型、中型企業的分別給予5萬元、10萬元獎勵。

  對在孵科技民營企業,三年內離開科技企業孵化器、並在哈市投資1000萬元以上生產高新技術產品的,經認定給予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的研發經費資助。對從埠外引入民營企業實施的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項目,給予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的研發費用資助。

  對民營企業建立企業技術中心並經省、市工信部門認定的,其研發經費支出同比增長10%以上且研發項目取得成效的,給予最高不超過30萬元的補助;對裝備制造業民營企業研發並取得自主知識產權,價值在50萬元以上,且具有產業化前景的市內和省內首(臺)套產品,一次性給予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的補助;對國內首(臺)套產品,一次性給予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的補助。

  構建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建立大項目服務熱線

  此外,為持續優化發展環境,切實加強和改善服務,《若乾措施》規定,構建集政務公開、行政審批、政務服務、公共便民服務、公共資源交易、投資項目審批監管等事項為一體的網上政務服務平臺。進一步放寬民營企業住所注冊登記條件限制,推進集群企業住所注冊登記改革。積極實行對個體工商戶以及設立未滿3年,未開業或無債權債務的有限公司、個體獨資企業、合伙企業辦理簡易注銷登記。加快建立完善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建立健全企業經營異常名錄、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環境信用評價等制度。運用互聯網和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建立全市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建立大項目服務熱線,完善政策諮詢、項目公示、前期領辦、問題協調、跟蹤督辦等工作機制,完善民營企業問題臺賬,暢通民間投資渠道,為民間投資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

責任編輯:連冬雪

哈爾濱頻道記者原創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