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常市小山子供銷社經營的超市。

五常市拉林鎮供銷電商綜合服務社的化肥庫房。
黑龍江日報1月10日訊 剛剛過去的一年,五常市供銷社認真貫徹落實中發〔2015〕11號文件精神和省社、哈社的工作部署,按照『改造自我,服務三農』的要求,積極推進綜合改革試點,大力推進組織創新、經營創新、服務創新,全力抓好傳統經營服務,積極探索新興服務業態,把供銷合作社打造成為『三農』提供綜合服務的骨乾力量和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生力軍。曾在『影響中國供銷合作社60年60社』評選中獲得『改革先鋒社』,兩度被評為全省供銷社『綜合實力十強縣聯社』,連續11年在全省、哈爾濱市供銷社系統績效考核中獲『特等獎』。
全系統去年完成商品銷售總額12.1億元,農副產品采購總額22963萬元,利潤總額實現705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0.42%、0.02%、2.47%。
整合資源融合發展打造產業化經營模式
數九寒冬,記者來到五常市小山子鎮,在國裕農田供銷水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聯社寬敞的廠區,車間裡正在熱火朝天地生產加工五常大米。理事長劉佔國介紹說,由小山子供銷社牽頭,聯合國威水稻、北國水稻等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共同組建的聯合社剛剛成立一年,出資總額2500萬元,入社社員135戶,帶動農戶320戶,種植水稻面積5000畝。聯合社擁有佔地面積7000平方米的水稻加工廠一處,產品庫房1000平方米,產品展示廳200平方米,日加工能力60噸大米生產線一套。聯合社通過集中統一采購農資和統一收購產品,節本增效86萬元。聯社的『大豐收』和『供銷良田』品牌大米通過省供銷社的惠豐通村網已在線上銷售,大米銷往泉州、汕頭、北京、太原、呂梁、包頭、大連等大中城市,年銷售大米2萬噸,社員戶均增收3000元。
五常市供銷社近年來以『合作共贏、抱團發展』為原則,積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廣泛吸納農民和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入社,實現規模經營、融合發展,積極探索新時期供銷社發展的重要途徑。
創辦了市級供銷農民專業合作社聯社。五常市供銷社協調組織25個鄉鎮供銷農民專業合作社再聯合,登記注冊了『五常市供銷農民專業合作社聯社』,入聯社農民專業合作社89個,農民社員891戶,帶動農戶3289戶,種植規模66108畝,著力打造供銷社品牌,做強做大五常大米產業。
今年,五常市供銷社將繼續擴大農業產業化經營。在供銷合作米業有限公司現有基礎上,再擴建水稻基地180畝,力爭3年內建成800畝有機水稻基地。同時,各鄉鎮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聯社積極開展訂單農業、土地流轉、土地托管、農機服務等產業化經營服務,力爭產業化經營面積達到3000畝。
做強基層社輕裝上陣發展快
見到小山子供銷社主任劉偉,他正在大市場忙碌著。劉偉從1979年17歲就到供銷系統工作,2007年接任主任,至今已37個年頭了。談起這些年供銷社的發展,劉主任如數家珍:我們進行了基層社基礎設施的改造和開發,用舊倉庫場地建成了5000平方米的綜合大市場,加上其它房屋租賃,現在一年收入100萬元。
五常市供銷社近年來大力改造基層社。基礎設施改造及開發,營城子供銷社建起了六層商住綜合樓,民意、興盛、龍鳳山等社改建成二層商服樓;商場裝修改造,將沙河子供銷商場建成『衣世界服裝超市』、小山子供銷社原輕工市場建成『嘉華生活超市』。背蔭河供銷社商場進行了裝修改造,樹立了基層社新形象,優化了老百姓購物環境;通過資產轉換債權、資產變現等形式,化解杜家、二河等12家企業新舊債務509萬元,使企業輕裝上陣,促進企業更快發展。
今年,五常市供銷社將繼續加強基層社建設,密切與農民聯系。通過勞動合作、土地合作、資本合作等多種途徑,吸納農民和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入社,真正使基層社成為與農民聯利連心、合作共贏的利益共同體;推進基層社與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產權、業務和服務融合,積極探索『兩社』融合發展、一體化運營的新路徑。
瞄准涉農新興產業電子商務方興未艾
五常市供銷社近年來適應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需求昇級,積極轉變經營理念,不斷拓展發展空間,瞄准涉農新興產業,大力拓寬經營服務領域,
五常市供銷社2015年分別被全國供銷總社、省供銷社和哈爾濱市供銷社列為電子商務試點,他們與省供銷社惠豐金源電子商務公司合作,充分利用『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的網絡基礎優勢,積極抓好電子商務工作。
緊跟『互聯網+』時代步伐,積極抓好電子商務試點,主動與省社惠豐金源電子商務公司合作,在全市鋪設了26個供銷電子商務服務站、150個供銷電子商務服務社。加上倍豐集團鋪設的電子商務網點,五常市共完成了297個電子商務網點的鋪設工作,發展會員3.6萬多戶,覆蓋了100%的行政村,20%的自然屯。目前,已經有部分電商服務站(社)免費為農民提供WIFI上網、購買農業生產資料、發布農產品信息和網上銷售農副產品等服務,實現線上農資交易額6600萬元。
今年,五常市供銷社將繼續推進電子商務工作,繼續鋪設村級電子商務網點,擴大村級網點覆蓋面。與省社惠豐電商公司合作,選擇10家村級服務網點為『樣板店』,加大人員培訓、會員發展、平臺網購等工作的指導、操作和扶持的工作力度,推進農村電商取得實質性成果。
做大優勢業務推動傳統產業服務昇級
五常市供銷社近年來把抓好農資商品、農副產品、日用消費品等傳統業務經營作為服務『三農』的基礎性任務。
增強農資商品供應能力。五常市供銷社想方設法抓好農業生產資料的儲備、供應工作。在原來農業生產資料公司化肥庫建立了倍豐農資連鎖配送中心,充分利用基層社、企業、門市部和農資農家店等經營網點積極抓好化肥、農藥、農膜的供應工作,並與省社倍豐集團百豐公司合作,開展了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化肥直供及電子商務平臺網上采購工作。6年供應化肥總量為37.4萬噸,供應農藥、農膜3800多噸。
做大農副產品購銷業務。稻米是五常市的優勢資源,五常市供銷社聯合哈爾濱市社和哈爾濱市郊聯社,對小山子鎮原國威米業公司進行擴股、增資,創建了五常供銷合作米業有限公司,注冊了『供銷糧田』商標,與17個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73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了水稻購銷關系,為打造『供銷糧田』品牌、做大做強五常稻米經營奠定了基礎。在市政府廣場成功舉辦了2016年春季農副產品交易會,促進了地產農副產品與市場的對接。同時,各基層社、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多種渠道開展了農產品購銷工作,全系統5年農副產品銷售總額8.5億元。
搞活日用消費品經營。整合五常新合作日用消費品配送中心、五常中心商場滿客隆超市和沙河子日用消費品二級配送中心三大平臺,以及遍布鄉鎮、村屯的381個日用品超市、農家店,完善日用消費品經營業務,滿足農民多樣化的日常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