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1日訊(記者 王春穎)11日上午,『直擊東北經濟』主題活動黑龍江組采訪團一行走進哈爾濱綜合保稅區,參觀了解哈爾濱綜合保稅區的建設和發展情況。
2016年3月7日,國務院正式批復設立哈爾濱綜合保稅區,為黑龍江省、哈爾濱打造對俄合作中心城市增添了新的動力,使我省市真正成為毗鄰俄羅斯、直通蒙古國、面向東北亞的中國東向和北向『樞紐站』。據介紹,哈爾濱綜合保稅區總規劃面積3.29平方公裡,一期規劃面積1.38平方公裡。具備保稅加工、保稅物流和保稅服務、口岸通關四個核心功能,實行『境內關外』運作模式,區內企業可以享受保稅、退稅、免稅、免證等一系列海關、檢驗檢疫、貿易、外匯優惠政策,是黑龍江省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通關最便利的特殊開放區域之一。

采訪團哈爾濱綜合保稅區海關監控指揮中心。
哈爾濱綜保區用創新的思維、發展的理念開展工作,以機制創新驅動對外開放水平的提昇。截至目前,哈爾濱綜保區在總體規劃、項目建設、招商引資和企業服務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充分發揮綜保區的政策和功能優勢,通過完善國際口岸樞紐、打通國際物流通道、打造新型功能平臺、輻射帶動周邊區域,培育外向型產業、推進制度和政策創新、構建『國際樞紐+物流通道+綜合保稅區+產業配套區』四位一體的內陸開放體系,塑造哈爾濱成為對俄合作中心城市,充分發揮綜保區作為『龍江絲路帶』關鍵節點的引領作用。圍繞『建設大樞紐、暢通大通道、打造大平臺、培育大產業』的發展主線,哈爾濱綜合保稅區現已形成『一個載體、四個中心』的總體定位,即:為黑龍江省內陸開放提供功能齊全的新載體,著力打造東北地區獨具特色的國際商品展示貿易中心、現代化國際物流中心、高端進出口制造加工中心和新型現代服務貿易及研發中心。

采訪團了解哈爾濱綜合保稅區建設情況。東北網記者 王春穎 攝
目前,哈爾濱綜保區一期空間布局規劃,由綜合服務區、口岸作業區、保稅加工區、保稅物流區、商務配套區『五大功能區』組成,通過8.8公裡的內部路網連接,整體拉伸起園區核心框架。
據了解,截至目前,哈爾濱綜保區一期圍網內面積1.127平方公裡坐標點整體閉合,一期基礎監管設施已經建設完畢,一期建設『二橫三縱一環』6條道路,總長度8.8公裡,園區外部聯絡道路和區域內路網、排水、供熱、供水、電力、通信、燃氣管道等全部鋪設完成,實現『七通一平』。
在招商引資情況方面,哈爾濱綜合保稅區圍繞『一新、三高、五中心』的發展戰略,開展新型保稅業務。緊扣國內外最新產業發展趨勢,哈爾濱綜合保稅區將以國際貿易為主導、保稅物流為基礎、加工貿易為支橕、新型服務為拉動,實現貿易、物流、制造的協調互促發展。現已初步形成以對俄貿易合作為主線,以項目驅動產業集聚,著力構建『4+12』的主導產業體系。近期重點發展國際貿易展示和現代倉儲物流,中遠期完善高端加工制造產業和新型服務貿易及研發產業。截至目前,已簽約企業24家(國際貿易類項目17個、保稅物流類項目3個、保稅加工類項目5個、跨境電商類項目3個),其中12家企業已經完成注冊。現已儲備項目30個、搜集項目線索70個。近期正在積極推進中興通訊有限公司大數據中心、深圳國創新能源研究院新能源汽車、哈飛工業集團標准件保稅倉儲、雄飛集團跨境電商綜合管理一站式服務平臺、烏克蘭巴頓焊接等13個重點項目。
下一步,哈爾濱綜合保稅區將緊緊圍繞『出口抓加工、進口抓落地』戰略決策,加大規模以上進口商品落地加工企業的招商力度,擴大我省市生產加工商品出口,提高進口商品落地加工率,使哈爾濱綜保區成為東北亞地區更具規模、更具品牌效應和綜合競爭力的開放區域,為我省建設自由貿易區奠定良好基礎,為哈爾濱市和全省的經濟振興發展提供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