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哈爾濱  >  哈爾濱
搜 索
哈市打造區域性對俄物流中心 搭建跨境電商平臺
2017-01-13 08:48:07 來源:東北網  作者:張雋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12日訊(記者 張雋珊) 12日,記者從哈爾濱市政府獲悉,《哈爾濱市開展現代物流創新發展城市試點實施方案》、《哈爾濱市推進現代物流創新發展城市試點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年)》近期發布。《方案》明確,哈市將暢通面向俄蒙乃至歐洲的國際物流通道,打造區域性對俄物流組織中心,搭建中俄跨境電商物流平臺。

  《方案》明確,哈爾濱物流創新發展試點工作主要內容為加快集裝箱中心站、綜合保稅區等國際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鐵路和航空物流網絡,推動對俄國際物流發展,吸引對俄跨境貿易貨物集散和產業集聚,打造區域性對俄物流組織中心;依托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種植、加工等產業基礎,發展產供銷一體化冷鏈物流、區域分撥和城市配送,構建安全、可追溯的綠色食品和糧食物流體系,打造綠色食品和糧食物流基地,支持特色產業發展。為區域產業發展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服務體系,擴大物流產業輻射能級,最終通過『一中心一基地』建設,使哈爾濱成為全國物流創新高效發展示范城市。

  到2018年,基本建立起布局合理、技術先進、便捷高效、綠色環保、安全有序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物流業對於經濟社會的基礎性、戰略性地位和作用逐步顯現;基本建成全國對俄物流樞紐基地、全國重要綠色食品物流集散中心、東北亞重要的物流中心,將哈爾濱打造成為區域性對俄物流組織中心、綠色食品和糧食物流基地。

  暢通聯結歐亞、北美國際物流通道

  完善公路、鐵路和航空物流網絡,加快龍運物流園區、集裝箱中心站、綜合保稅區、哈站改造工程、哈爾濱機場擴建工程等國際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聯通東北亞及歐美的航空網絡,推動多式聯運工程。創新哈俄、哈歐、哈綏符釜班列『企業主導、混合主體』運營模式,暢通哈爾濱面向俄蒙乃至歐洲的國際物流通道,保持和擴大哈歐國際班列、龍運國際班車規模,實現哈俄、哈綏符釜陸海聯運常態化、市場化運營。大力培育國際航線,采取航班腹艙運輸、貨運包機等形式增強哈爾濱面向俄羅斯乃至歐美的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增加航空貨運包機頻次,打造『中俄快線』品牌。搭建中俄跨境電商物流平臺,整合中俄跨境電商貨源,實現面向俄羅斯乃至歐洲產品生產加工、集散中轉。暢通鐵路為主導,公路、航空為支橕,物流服務平臺為依托的國際物流大通道。

  2017年,推進多式聯運發展,完善國際公路物流服務體系,保持和擴大哈歐國際班列規模,實現哈俄、哈綏符釜陸海聯運常態化運營,開通對北美、歐洲航線;2018年,基本實現聯結歐亞、北美的國際物流通道暢通目標。

  構建區域通關一體化口岸體系設立東北首個國際郵政互換局分拔中心

  依托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口岸,鞏固並發展俄日韓美航線,開展對俄貨運包機和航班腹艙運輸業務。搬遷哈爾濱內陸港,建設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完善鐵路口岸功能,推動整車、水果等指定口岸申建工作。實現公鐵、海鐵多式聯運一體化報關報檢,推動設立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加強口岸管理部門合作和區域執法合作,啟動在臨空經濟區建立哈爾濱與葉卡捷琳堡雙邊城市自貿試驗區,暢通東北亞陸海物流通道,構建完善的區域通關一體化口岸體系。將哈爾濱海關電子口岸建設成為口岸綜合服務共享平臺,提供『聯合查驗、一次放行』等通關新模式,全面推行關檢『一機雙屏』等模式。按照『集約共享、統一規范』的原則,整合哈爾濱口岸監管場地、設施設備。設立東北首個國際郵政互換局分拔中心,實現電商在哈爾濱建倉、建廠、結算,達到物流、信息流、結算流、商務流於一體;通過郵政渠道建立對俄快速物流通道,增強國際物流市場競爭力,為地方政府發展跨境電商提供切合所需的郵政服務。

  2017年,建設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推動區域通關一體化進程,啟動在臨空經濟區建立哈爾濱與葉卡捷琳堡雙邊城市自貿試驗區;2018年,基本建成完善的區域通關一體化口岸體系。

  構建跨境電商物流通道支持新型產業業態發展

  依托『中俄快線』、哈歐班列、龍運國際班車等構建跨境電商物流通道,建設郵政國際郵件分撥中心、跨境電商服務基地和黑龍江省電子商務示范基地;開通對俄鐵路國際電商班列通道,積極推進俄速通莫斯科格林伍德等跨境電商海外倉及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打造電商生態系統。力爭到2017年年底,對俄國際集裝箱貨運班列實現常態化運營,積極推進俄速通莫斯科格林伍德等跨境電商海外倉及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打造電商生態系統。

  依托中俄快線、龍運國際班車、哈歐班列獨特優勢,加快聚集國際企業,最大程度降低供需雙方的生產和運營成本,帶動跨境電商汽車物流、零配件等相關產業發展,增強跨境電商等附加值服務,打造對俄大宗商品集散中心、交易批發中心,並在市場化運作和政策支持下保持常態化運行;借助海外倉、哈爾濱邊境倉,吸引更多國內電商企業、生產企業在哈爾濱建倉落地,打造高效對俄跨境電商供應鏈服務體系和物流服務品牌。積極開展跨境電子商務,支持擴大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支持融資租賃、期貨保稅交割等新型業態發展,培育貿易新增長點,推動加工貿易轉型昇級。

  打造陸空物流雙樞紐建設跨境電商物流基地

  制定《哈爾濱市物流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完成《哈東地區物流產業帶發展總體規劃》,明確『一帶兩區、七園多點』的物流發展格局,一帶兩區、七園多點:構建『一帶』,即哈東現代物流產業帶,由道外片區、香坊片區、阿城片區、賓縣片區等四個部分構成的新城市拓展區,涵蓋綜合保稅區、集裝箱中心站、華南城、禧龍裝飾材料城、傳化智能公路港等核心物流節點,構建一個物流環境要素和基礎條件支橕的現代產業集聚發展帶;打造『兩區』,即哈南產業集群物流集中區和哈爾濱航空物流發展區;完善『七園』,即龍運物流園區、哈南新城工業物流園區、華南城商貿物流園區、雙城農產品(綜合)物流園區、新香坊鐵路物流園區、空港物流園區、傳化智能公路港;建設『多點』,即各縣(市)圍繞食品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石化產業等優勢產業及生物、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的產業物流中心,以及農產品、建材、裝飾材料、醫藥、電器、小商品等專業物流中心,建設區域綜合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

  整合物流基礎設施資源,打造陸空物流雙樞紐。加快建設鐵路物流中心、航空貨運樞紐、公路貨運樞紐和快遞分撥中心。加快推進哈爾濱綜合保稅區和臨空經濟區建設。依托哈歐班列、龍運國際班車形成的產業集聚優勢和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的基礎設施條件,規劃建設中歐班列東部集結中心、龍運中俄集運中心。積極推進傳化智能公路港、華南城以及龍運物流園區、哈爾濱義烏小商品城、空港物流園區、呼蘭港等對俄商貿物流基地和物流園區建設。建設跨境電商物流基地,支持對俄電商物流企業在俄羅斯設立海外倉。

  搭建綠色食品全國營銷物流網絡

  充分挖掘全省綠色食品產業資源,構建全產業鏈、一體化綠色食品物流系統,搭建涵蓋農產品物流設施、專業物流企業和物流信息平臺的覆蓋全國的綠色食品營銷物流網絡。培育引進農產品物流龍頭企業,發展從源頭到餐桌的安全食品產業鏈新模式;鼓勵有條件的大型農產品物流企業整合現有資源,搭建農產品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構建覆蓋全國的綠色食品物流網絡體系。

  建立物流產業發展專項資金

  加快港區(內陸港與綜保區)聯動建設,推動運輸服務模式創新。構建以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為紐帶,以分撥中心、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網點三級架構的城市物流配送體系,推動城市配送模式創新。整合各項財政支持資金,建立物流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利用政策資金的放大效應,探索采用政府購買服務或PPP模式進行重大物流基礎設施開發建設。

  實施『先照後證』的物流企業登記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物流領域的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形成公開透明的市場准入規則。清理公路『三亂』,嚴格執法程序,加強執法監督;嚴格落實涉路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基准制度、罰款收繳分離制度。根據新一輪簡政放權和減輕企業負擔的要求,清理有關物流企業的各種審批事項和不合理收費。

責任編輯:連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