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哈爾濱  >  哈爾濱
搜 索
黑龍江省要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30%以上 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
2017-01-22 08:37: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杜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21日訊(記者 杜筱) 2017年,黑龍江省衛生計生工作將以推進健康龍江建設為主線,以抓落實提能力為主旋律,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加快推進分級診療、取消藥品加成、實施預約診療服務、控制醫療費用過快增長等,要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30%以,全省各級各類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不斷提高預約診療率,推進實施檢驗結果互認。

2017年黑龍江省衛生計生工作會議現場。

  記者從今天召開的黑龍江省衛生計生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在過去的一年裡,黑龍江省在改革創新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健康龍江行動』入選了在上海召開的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優秀實踐案例;首次發布了全省人民健康狀況白皮書;醫療健康產業發展迅猛,一批有規模、有影響、有實力的醫養結合、精准醫療、互聯網+醫療、第三方醫學檢驗合作項目簽約落地;『南病北治、北藥南用』從理念走向了實踐;推出了取消三級醫院門診輸液、同級檢查結果互認、醫務人員『十不准』等一系列惠民與自律舉措。

  今年,將以推進健康龍江建設為主線,以抓落實提能力為主旋律,強化醫改攻堅,在五項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上實現新突破,優化生育全程服務管理,全面加強公共衛生和重大疾病預防控制,進一步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和水平,著力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培育高水平的健康產業,並全面加強黨的建設,保障人民健康權益。

  繼續推進『健康龍江』建設 努力做到人民共建共享

  2017年,黑龍江省將繼續深入推進『健康龍江』建設,努力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努力做到人民共建共享。要促進提昇全省居民健康信息、健身技能、膳食營養、基本醫療、慢病防治、傳染病防治、安全與急救等素養,要在行動中積極倡導減鹽、減油、減糖、健康體重、健康心理『三減兩健』生活方式。

  堅持政府主導、全社會參與,減少居民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油脂攝入量、糖攝入量,最終降低全省居民高血壓、腦卒中、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

  加快推進分級診療制度 建設完善醫聯體構建模式

與會人員認真聽取工作報告。

  分級診療也是今年國家醫改的首推任務、重中之重,做好分級診療工作就是要做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醫聯體工作。2017年,黑龍江省要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30%以上,重點人群覆蓋率達到60%以上,其中計生失獨家庭簽約率達到80%以上。要增強居民簽約意願,通過就醫、用藥、醫保支付等方面政策激勵,逐步實現城鄉居民由『被動簽約』向『主動簽約』轉變。要進一步提高家庭醫生收入水平,調動家庭醫生積極性、主動性,合理制定『簽約服務包』,保證服務質量和『履約率』。

  同時要完善醫聯體構建模式。在城市推行『3+2+1』(三級醫院+二級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模式,穩步構建緊密型醫療聯合體;在縣域內,以『縣鄉村』衛生計生一體化管理為核心,以支付方式改革為紐帶,組建醫療共同體;在城鄉間,推行城市三級醫院與縣級醫院組建醫療集團。要完善管理模式,建立分工協作機制和考評機制,兼顧各方利益,把雙向轉診機制有效運行起來。要加強城市醫院與家庭醫生(團隊)的對接,構建全科、專科協同服務模式,為群眾提供連續、協調、高效的健康服務。

  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全部取消藥品加成

  今年,黑龍江省要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省各級各類公立醫院要全部取消藥品加成。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分類指導理順不同級別醫療機構間和醫療服務項目的比價關系,適當提高技術勞務價格,把擠壓藥品空間、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和政府落實補償政策聯動起來。

  全面實施新一輪藥品集中采購結果,實現納入集中采購的藥品和醫用耗材全部在新平臺、以新價格網上集中采購。落實帶量采購,堅持量價掛鉤,鼓勵醫療衛生機構『組團』同生產企業進行議價,以量換價。建立藥品和醫用耗材價格聯動機制,保證價格始終在合理區間內。完成高值醫用耗材陽光限價掛網采購,強化集中采購配送服務監管,確保藥品供應的及時、安全和充足。

  三級醫院全面實施預約診療服務 有效分流患者

  要求省內各三級醫院要全面實施預約診療服務,不斷提高預約診療率,有效分流患者。在保障醫療質量與安全的前提下,為患者提供高效的日間手術服務,持續改善醫療質量,開展多種形式信息推送,做到費用結算方便快捷、藥事服務保障安全、急診急救無縫銜接,緩解患者『住院難』和『手術難』問題。

  要持續改善護理服務。醫療機構要根據功能定位、服務半徑、床位規模、臨床工作量等科學合理配置護士人力,滿足臨床工作需求。普通病房護士總數與實際開放床位比不低於0.4:1;非住院部門要根據患者診療量、手術量等合理配置護士,保障護理質量和醫療安全。

  建立醫療費用監測體系 控制費用過快增長

  利用好臨床路徑管理,保證患者所接受的治療項目精細化、標准化、程序化,減少治療過程的隨意化,提高醫院資源的管理和利用,加強臨床治療的風險控制,縮短住院周期,降低費用。在已經推出的1000多個臨床路徑基礎上,今年繼續還將推出200個。

  推進實施檢驗結果互認。今年,檢驗結果互認工作要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參加檢驗結果互認的118家醫院,要率先實行體外診斷試劑兩票制,采取集中采購方式,統一優化檢驗流程,統一室內質控品,統一檢測儀器、試劑,統一冷鏈配送。要籌備建立集中、統一的物流配送和冷鏈監控系統,從『源頭』抓起,全方位提昇檢驗結果質量。

  落實好三級醫院門診取消靜脈輸液制度,同時加強抗菌藥物應用和臨床用血的管理,遏制細菌耐藥,完善血液安全保障機制。加強醫療質量控制,對大型醫療機構巡查開展『回頭看』,加強質控中心建設,特別是要加強心髒介入等質控工作,保證醫療安全,降低患者負擔。

  建立醫療費用監測體系。合理確定各級各類公立醫院醫療費用控制的年度和階段性目標。根據監測情況,每年定期按規定公示排序結果,加強信息公開和社會監督。並將控費目標實現情況與公立醫院基建投入、設備購置投入、重點學(專)科建設投入、財政撥款預算安排等掛鉤。對於控費目標排名靠前的醫院予以優先考慮,對於達不到控費目標的醫院,根據情況核減或取消資金補助。

責任編輯:連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