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黑龍江要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得以充分釋放的振興發展之路。深刻學習領會總書記的重要要求,要順應產業發展新趨勢,發揮科技創新牽動作用,在產業『轉型』上聚焦,在產業『昇級』上發力,著力構建具有持續競爭力和支橕力的龍江特色現代產業新體系。
深念遠慮,勝乃可必。推進龍江全面振興,關鍵要實現產業振興。這是實現龍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戰略抉擇,是著眼龍江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舉措,是力爭在東北地區率先實現全面振興的現實需要。近年來,我省堅定實施『五大規劃』,發展『十大重點產業』,這與中央對新常態下產業發展趨勢的判斷和部署高度契合,是國家產業發展戰略在龍江落地的重要抓手,也將成為我省『十三五』期間現代產業新體系的『鋼筋鐵骨』。走出一條產品向中高端延伸、結構布局合理、質量效益好的現代產業體系支橕的新路子,就要通過產業創新昇級擴量,從無中生有,從有中生新,創造新供給,釋放新需求,發現和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支橕龍江經濟發展的產品群、產業群。
作為老工業基地,我省傳統產業體量大,比重高。但特殊的資源稟賦與產業布局,決定了傳統產業在過去是龍江經濟發展的依靠,現在仍然是拉動我省經濟增長的關鍵力量。我們要深入實施全國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規劃,堅持創新促昇級、擴量調結構,促進產業向中高端邁進。裝備制造、能源、石化、食品等傳統產業是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根基,
這塊家底不能丟,要通過技術改造推動傳統產業優化昇級,把舊的存量轉化為新的增量,進一步發揮傳統產業比較優勢,讓『老樹發出新枝』。
新興產業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先導力量,既能創造新供給、提供新服務,又能培育新消費、滿足新需求,是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補短板』的重要內容。客觀而言,目前我省新興產業規模還不大,對全省經濟支橕力不強,卻是龍江發展希望所在。我們要持續抓好航天航空、車輛、電站等高端裝備制造和生物醫藥、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已有基礎的產業,對成長性好、極具發展前景的新興產業強力推進,爭取打造千億級大產業,形成優勢產業集群。
現代服務業,是地區綜合競爭力和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我省第三產業發展較快,尤其是現代服務業正在成為突出優勢和強勁動力。我們要充分發揮經濟轉型中所蘊藏的巨大內需潛力,大幅提高現代服務業佔第三產業的比重,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轉變、向價值鏈高端延伸,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加快向精細化和高品質提昇,大力發展現代金融、現代物流、信息服務、文化和旅游等產業,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要適應現代城市和現代產業的發展需求,不斷拓寬新服務領域,通過服務功能換代和服務模式創新,努力創造新的服務業態。
萬峰磅礡,必有主峰。推動產業轉型昇級,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歸根結底要落腳在創新發展上,最根本是要發揮科技創新的牽動作用。科技創新是培育經濟增長點、搶佔發展制高點的最優選擇,一項重大科技成果得到轉化,就可能興起一個大產業,帶動結構調整優化。我省科技綜合實力位居全國第12位,但轉化率僅排在全國第22位。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兩層皮』成為我省產業轉型昇級的『阿喀琉斯之踵』。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要堅定地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牢牢扭住科技創新這個經濟社會發展的『牛鼻子』,圍繞『十大重點產業』建設,大力提昇科技研發能力,優化科技資源配置,最大限度地釋放科技創新潛能,解決科技成果轉化不暢問題,發揮科技創新對拉動發展的乘數效應,奮力走出一條具有鮮明時代特色和龍江『內力』支橕的創新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