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哈爾濱  >  哈爾濱
搜 索
哈市政協委員建議建設立體智能停車場 緩解老城區停車難題
2017-01-22 14:38:05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北北 張雋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22日訊(記者 王北北 張雋珊)22日,政協哈爾濱市第十三屆一次會議正式開幕。由停車難引發的交通擁堵、違章停車和停車糾紛等問題得到了委員們的關注,如何解決中心城區、老城區的停車難問題成為委員們討論的熱點問題。

  市政協委員徐松丹在建議中指出,截止2016年末,哈爾濱市機動車保有量已經超過137萬。據2016年普查數據顯示:哈爾濱市現有停車泊位45萬個,其中路外43.6萬個,路內1.4萬個,停車泊位缺口達80多萬個。市區停車泊位設置數量嚴重不足,停車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造成中心商業區、中小學、醫院、居住小區周邊違法佔道停車現象嚴重。

  徐松丹認為,目前,解決停車難主要存在新建停車場建設成本高;審批流程繁多復雜;運營收費標准低;停車場投入使用後空置率高未發揮應有功效;城區內重點中學、醫院、企事業單位等具備可開發利用空間的,由於政策等原因未開發利用,造成資源閑置浪費;地下工程建設涉及管線遷移等工程,需多部門調配參與,申報部門多,回饋周期長,協調難度大;市區存量停車場未建成統一數據庫,管理部門不能統一掌握有關信息,不利於新建停車場項目的標准化和信息互通及宏觀管理等問題。

  針對加強停車泊位建設及管理,徐松丹建議,大力開發利用互聯網及手機APP業務,加大停車場周邊的違章情況查處力度,城區內學校、醫院、企事業單位等操場、庭院、空場等可開發地上地下停車場的,出臺相關政策,確立產權關系,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停車場的建設。建立停車場數據庫,充分利用數據資源,為整體停車場的運營、管理、擴展業務提供支橕。對部分已改變使用用途的地下停車場,政府相關執法部門應當加大執法力度,恢復其停車功能。

  同時,農工黨哈爾濱市委副主委、市政協委員肖剛提出建設立體智能停車場,緩解哈市老城區停車難題的建議。肖剛認為,利用哈市中心城區邊角地和老舊小區空地建設立體智能停車場,是可以最大限度利用空間解決老城區停車難題的好辦法,符合國家提出的『智慧城市』的配套建設。

  據了解,地下立體智能停車場是在地面上掘一個圓形的井筒延伸至地下,深15米以上,在地下建設多層,每層12個泊位,並安裝一套機械設備和自動存取系統。施工佔地約350平方米,建成後地面佔地最小35平方米,即理想條件下,35平方米可以停放72輛到108輛車。肖剛認為,地下智能立體停車場選址靈活、佔地少、空間利用率高,高效低耗、節能環保,智能化與裝配化程度高、使用便捷,容車倍率可按需調整。

  肖剛建議,政府統籌規劃建設點位,積極利用老城區邊角地和老舊小區空地,包括公園、綠地、廣場、操場等各類地下空間建設公共停車場。加強智慧停車體系建設,推動停車智能化管理,促進咪表停車系統、智能停車誘導系統、自動識別車牌系統等新技術的應用,通過信息資源整合共享,實現停車查詢、預定車位、自動計費、移動支付等智慧停車體系建設。此外,政府應加強引導和政策、資金的扶持,加大立體停車場研發和制造的扶持力度,進行專題立項,使其形成產業優勢。

責任編輯:連冬雪

【專題】聚焦兩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