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2日訊(記者 王北北 張雋珊)隨著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改變,超市等新興零售業逐漸取代傳統的集貿市場,成為城市家庭采購食品的主要渠道。但超市的東西就真的乾淨嗎?在政協哈爾濱市第十三屆一次會議上,市政協委員許鵬提出了應加大對超市食品安全的監管力度的建議。
許鵬在建議中指出,目前超市食品仍存在不少安全隱患,一些超市將壞掉的水果切掉一部分,再包上保鮮膜,打上當天的標簽。熟食品敞開式『裸賣』現象也十分普遍,食品安全狀況令人擔懮。而產生這些問題主要因為超市食品安全管理涉多個部門,實際監管中存在政出多門、多頭執法、重復執法等問題,使得監管效果『打折扣』;超市經營管理人員食品安全意識淡漠,員工食品安全知識缺乏。個別商家受經濟利益驅動,利用了消費者對超市食品安全的信賴心理,坑蒙欺詐消費者;部分超市食品安全管理體系不健全,內部管理機制和制度存在缺陷,食品供應鏈監控薄弱,生鮮食品源頭管理漏洞多,對自制食品、散裝食品安全管理不力。
許鵬建議,加強政府監管部門間的協調力度,通過定期召開部門聯席會議、互相通報食品安全情況、開展聯合執法等辦法,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工作協調機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制定實施全市統一的超市食品安全管理標准,搞好食品生產、包裝、儲存、運輸等方面的認證工作。嚴格市場准入制度,加強對超市食品進貨源頭的監管,健全食品貨源可追溯、不合格食品退市等機制。加強對供應商管理,重點針對農副產品和生鮮食品安全檢查,推動大型超市與直供基地對接,確保貨源正當,質量合格有保障。
此外,許鵬建議,推動有條件的超市設立獨立的食品安全管理部門,加強對加盟店自采食品及供應商向門店直送食品的安全控制。並建立超市企業自檢體系,加強對超市經營管理者和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切實增強超市經營者誠信守法經營意識和全員重視食品安全的思想意識,提高超市食品安全管理的規范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