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2月22日訊 唱唱歌、跳跳舞、再陪粉絲嘮嘮嗑,這樣就能月入萬元?沒錯,網絡主播們就是有這樣的魅力與能力。而且,『咖位』大些的人,月入幾十萬都是小菜一碟。
在被稱為『中國網絡直播元年』的2016年,據不完全統計,包括YY、斗魚、熊貓、花椒在內,我國在線直播平臺數量已超過200家,活躍在這些平臺的網絡主播數量,更是多到無法統計,關於他們『超高收入』『靠臉吃飯』等爭議,也一直沒停過。那這些以90後為主的網絡主播們,究竟是怎樣『入職』的?直播賺錢真的如此容易嗎?帶著種種疑問,近日,記者采訪到哈市幾位網絡主播。讓他們為大家揭開這一行的『神秘面紗』。
『入職』門檻低有顏值即可
小平臺還有底薪做鼓勵
在如今的『全民直播』時代,PC端網絡直播與移動直播平臺可謂『百花齊放』,怎樣纔能成為網絡主播呢?據主播孫磊透露,大眾所看到的網絡主播分兩種,一種是有『工會』的,一種是純個人的。『PC端網絡上的工會,相當於線下的經紀公司,只有成為了工會的藝人,纔會有直播權限。而在移動直播平臺,只要你注冊上,就可以隨便直播了。』
雖然有『門檻』之分,但孫磊也告訴記者,這『門檻』的條件並不苛刻,『在YY,無論男生女生,只要顏值高就可以。如果有纔藝,那就更好了。不過,通過「面試」只代表你有開播權限,並不是網站的正式主播。如果你想發展得更好,可以和平臺簽約成「金牌藝人」,這樣你便能被推送到頁面前端,獲得更多關注和收入。』網絡直播平臺的日漸增多,也意味著更多競爭。為了吸引優質主播『移駕』自己的地盤,許多小型的平臺便會主動『挖人』,『我以前在花椒直播,後來歡樂直播的工會私信我,說他們那兒只要每天直播達到3小時,就會有50至100元底薪,而且是日結,這點還是挺吸引人的。』網絡主播許迪說道。
想要高人氣也得靠『經紀公司』
有時還會僱人給自己刷『禮物』
每位主播剛『入職』時,都會經歷零粉絲,或是幾十個粉絲關注的尷尬期。那對於這些『菜鳥』來講,如何纔能快速籠絡住一批關注者呢?孫磊告訴記者,『工會』在這時候就發揮作用了,『你可以讓工會出面,把你介紹到大主播那連麥來展示自己,通過這種方式,火了不少人。你也可以自己充錢,直接給大主播刷禮物,然後留言說自己想和他連麥。如果人家剛好播累了,需要一個人來接替他一下,就能同意,兩全其美的事情。』
有時,當遇到粉絲活躍度『低迷』時,主播背後的『財團』也會出手,『我的「財團」就是我的忠實粉絲,他們發現我收禮物少時,就會主動幫我刷。』荔枝網絡電臺主播王子涵說道。此外,還有些主播會動『小腦筋』,比如花錢僱人,在直播時給自己刷禮物,『我認識斗魚直播的一個大主播,他每個月都會拿出不少錢來找人給他刷禮物。』直播粉絲孟陽說道,『就好比我們買東西時的「托兒」,因為人都有從眾心理,你看到別人瘋狂地給主播送禮物,你也會跟風。』
小主播月入萬元『不叫事』
『大咖』靠『打賞』每月能賺幾十萬
對主播來講,他們每天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便是:『謝謝某某某送的飛機、游艇!』『刷禮物』這三個字,在每位主播心裡都有著極高分量,因為它與主播最後的收入,有直接關系。『禮物是虛擬的,但它們背後都有相應的價位。比如一個棒棒糖是一毛,一個丘比特就一千多。』但孫磊告訴記者,這些禮物的收入並非完全歸主播所有,『在不同的平臺,禮物的分成比例也不同,有的分成三份,官方平臺分50%、工會分20%、主播留30%,也有的是主播、工會按四六分等等。』
但即便這樣,主播們的收入也是相當可觀,『做主播月收入過萬是最基本的吧,像大主播每個月都能賺幾十萬。』孫磊說道,『而我這種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有一次在半小時裡,還收到粉絲刷的3萬多塊錢禮物呢。』
雖然動輒就能賺個幾萬、幾十萬,但在主播心裡,他們的工作並沒有那麼輕松,『一般脫口秀比唱歌跳舞「吃香」,可也累,因為得不停地說。』主播孫磊說道,『而且直播是面向大眾的,所以一些庸俗的事情堅決不可以播出。男生不能抽煙、說髒話,女生穿衣不能太暴露,不然讓粉絲舉報,或者網絡巡查看見了,就會被直接踢出平臺。』
直播儼如『生活真人秀』
未來形式上將更加優化
有人直播玩游戲、有人直播閑聊、有人直播吃飯、有人直播發呆……可以說,現在的直播內容千奇百怪。可更奇怪的是,無論什麼樣的直播,都會有人追捧。對此,黑龍江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主任荀瑤表示,各種『新鮮』的網絡直播內容,滿足了大眾內心的窺私欲,『直播可以讓大眾,看到別人的生活真人秀到底是什麼樣的。對主播來講,他們有了話語權,有了被關注、被呵護的感覺。而對於部分觀眾呢,當主播喊出他們名字時,便會感到莫大滿足。但當主播對別人更親切時,往往會引發他們的攀比心理,進而開始「刷禮物斗富」。』
如今,在眾多90後心中,直播平臺似乎就是『潮流』的象征。隨著『全民直播』的到來,仿佛你要沒直播過,或是沒看過直播,那就out了。可這種現象,是否也會『熱得快,冷得也快』呢?對此,荀瑤表示,在沒有更新鮮的事物出現前,網絡直播是沒那麼容易被取代的,『它只會在形式上更加優化,呈現出更多精髓的東西。我個人認為,至少在4至5年內,網絡直播是不會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