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哈爾濱  >  哈爾濱
搜 索
哈市出臺兒童發展五年規劃 每個鄉鎮至少建1所公辦中心幼兒園
2017-02-22 19:49: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北北 張雋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22日訊(記者王北北 張雋珊)日前,《哈爾濱市兒童發展規劃(2016—2020年)》出臺。《規劃》明確,以每個鄉鎮至少建立1所公辦中心幼兒園等為主要目標,加強學前教育監督和管理,糾正個別地區幼兒園『小學化』傾向。

  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和縣級以上婦幼保健院設置兒科

  《規劃》明確,在健康方面,以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新生兒苯丙酮尿癥等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率達到98%以;新生兒聽力篩查率達到90%以上;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控制在9.5?以下納入國家免疫規劃的疫苗接種率以鄉(鎮)為單位達到99%以上;0—6個月嬰兒純母乳喂養率達到65%以上;5歲以下兒童肥胖得到有效控制為主要目標。

  加強兒童醫療保健服務網絡建設,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和縣級以上婦幼保健院設置兒科,推進兒童醫療保健科室標准化建設,規范新生兒病室建設。紮實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國家免費孕前優先健康檢查項目。加強兒童疾病綜合管理,規范兒科診療行為,推廣兒童常見病診治適宜技術,降低新生兒窒息、肺炎和先天性心髒病等的死亡率。實施0—5歲貧困兒童營養與健康乾預項目,開展科學喂養、合理膳食宣傳與指導,提高嬰幼兒家長的科學喂養知識水平;加大政府救助力度,為0—5歲貧困兒童提供必要的營養食品。

  提高兒童身體素質,保證中小學生睡眠時間和每天至少1小時校園體育活動,鼓勵和支持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在課餘和節假日向學生開放,控制中小學生超重率、肥胖率和近視發生率。構建兒童心理健康公共服務網絡,精神專科醫院、兒童醫院、婦幼保健機構設兒童心理科和心理諮詢門診,配備一定數量的專科醫師。建立健全學校和幼兒園的安全、衛生管理制度和校園傷害事件應急管理機制。

  每個鄉鎮至少建1所公辦中心幼兒園

  在教育方面,《規劃》明確,以每個鄉鎮至少建立1所公辦中心幼兒園;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9%以上;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5%左右;擴大中等職業教育規模,普職招生比大體相當等為主要目標。

  推進義務教育標准化學校建設,均衡配置教師、設備、圖書、校捨等各項資源。以幼兒園和社區為依托,為0—3歲兒童及其家庭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指導。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並舉的辦園體制,通過以獎代補方式引導和支持地方改擴建公辦幼兒園,購買學前教育服務。加強學前教育監督和管理,糾正個別地區幼兒園『小學化』傾向。

  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推進中等職業學校布局調整,促進中等職業教育規模、專業設置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增強中等職業教育吸引力,落實中等職業教育免費政策,實現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協調發展。完善學生綜合素質和學業評價體系,全面落實義務教育就近免試入學制度,解決學生擇校問題。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建立學生課業負擔監測和公告制度,減少作業量和考試次數。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和能力,將師德作為教師考核、聘任(聘用)和評價的首要內容。全面推進教育現代化和信息化,提高農村中小學校接入互聯網的比例,擴大農村現代遠程教育網絡覆蓋面。

  設立兒童法律援助綠色通道

  在法律保護方面,以設立兒童法律援助綠色通道,保障兒童獲得及時有效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等為主要目標,進一步擴大兒童法律援助覆蓋面,健全完善兒童法律援助工作網絡,充實基層法律援助工作隊伍,支持和鼓勵基層法律服務機構、社會團體、事業單位等社會組織為兒童提供法律援助,確保兒童在司法程序中獲得高效、快捷的法律服務和司法救助。加強預防和打擊拐賣兒童犯罪的法治宣傳教育,提高兒童及其家長防拐意識和能力。推動建立和完善適合未成年人的專門司法機構。

  中小學校園周邊200米以內禁設網吧、游戲廳

  在公益性文化場所和兒童活動場所設立的公共電子閱覽室應為兒童提供公益性上網服務。社區對兒童免費或優惠開放公益性互聯網服務設施。增加社區圖書室的數量,公共圖書館設兒童閱覽室或圖書角。淨化校園周邊環境,在學校周邊治安復雜地區設立治安崗進行巡邏,向學校、幼兒園派駐保安員。校園附近嚴格按規定設交通警示標志和安全設施,派民警或協管員維護地處交通復雜路段的小學、幼兒園周邊道路交通秩序。加強對校園周邊商業網點和經營場所的監管,中小學校園周邊200米以內禁設網吧、游戲廳等娛樂場所,禁設以人流、性病治療業務為主的診所,禁售恐怖、迷信、低俗、色情的玩具、文具、飾品和出版物。

  0-6歲殘疾兒童康復納入基本醫療保險

  此外,加強對大病兒童和貧困家庭兒童的醫療救助,將0-6歲殘疾兒童康復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對特困供養、最低生活保障、低收入、建檔立卡貧困兒童和因病致貧家庭重病兒童開展醫療救助制度;全額資助特困供養兒童參加醫療保險;對最低生活保障兒童、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兒童和重度殘疾兒童參加醫療保險給予定額補助。逐步實現符合條件的0-6歲視力、聽力、言語、智力、肢體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按規定得到手術、輔助器具配置和康復訓練等服務。

責任編輯:連冬雪

哈爾濱頻道記者原創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