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裡漏水了,樓上的鄰居家沒人,能來幫幫我嗎?』南崗區居民王大爺家的棚頂正在嘩嘩滴水,頃刻間變成了『水簾洞』。王大爺情急之下撥打了志願者『服務超市』的電話,接到通知的志願者那師傅馬上趕到現場,先找到閥門暫停了供水,多方聯系到樓上鄰居後,那師傅又到其家中解決了漏水故障,王大爺連連感謝。
那師傅已經快70歲了,退休前是電工,利用自己的專長當起了志願者。4年前,在大成街道辦中和社區的召集下,將像那師傅一樣的退休老黨員組織到一起,共同組建了志願者『服務超市』,從一開始的20人到現在的60人。義診、免費理發、義務維修單元門和聲控燈等,4年間,『超市』的志願者們為社區居民提供了萬餘次志願服務。
志願者醫生,為居民診病
1為低保戶義務理發,額外當起『心靈導師』
69歲的舒大爺是『服務超市』的老人兒了。舒大爺是湖北人,年輕的時候憑著理發技能來到哈爾濱打工。退休前,舒大爺在一家國企理發館工作,社區居民聽說舒大爺剪發特別細心,就經常在晚上來找他理發。本著服務大家的心態,舒大爺理發的價格一直都是5元錢,十多年從未變過。但對社區的低保戶和孤寡老人,舒大爺堅持不要錢,義務上門服務。
『自己會門手藝,為大家做點事是應該的。』社區的低保戶、孤寡老人共有80多戶,舒大爺每個月都會上門為大家理發、刮臉。不僅如此,在大方裡附近有一個老大爺80歲了,患有老年病,還得照顧智力有問題的兒子,每次看到老舒來了,他都要拽著老舒聊上半個小時,纔能緩解心理上的壓抑。『我老頭啊,都快變成大家的心靈導師了。』舒大爺的老伴告訴記者,每次不管是老舒上門服務,還是別人來家裡,老舒都會邊理發邊和大家聊天,久而久之誰家有煩心的事,都要和老舒嘮嘮嗑纔能舒坦。
2單元聲控燈、居民家的水暖電全包
『服務超市』的萬能工是快70歲的那忠學。老那退休前就從事電工行業。退休後,他就利用自己的專長做起了社區志願者。老那乾的事,是志願者服務中最繁雜的。
『一天中有時候得出去好幾次呢。』樓道聲控燈壞了、居民家下水管道堵塞了等等居民生活中最經常出現的小事,也變成了老那生活中的『麻煩事』。
老那之所以會當起社區的『萬能工』,要從1998年說起。原來,老那的愛人就是中和社區的老主任,作為家屬,社區居民的事就是自己家的事。20年裡,經常能看到一名男子騎著自行車往來奔波,解決居民生活中的煩心事,那就是老那。
低保戶王永吉家的電視壞了,第一時間找到老那;獨居老人劉大媽家的下水道堵了,第一個想起的還是老那。雖說每天都忙個不停,但老那從來沒有一句怨言。
3 『居民無小事,為人民服務最光榮!』
像老舒、老那一樣為居民們忙碌著的,還有50多名退休的志願者。退休醫生婁明君利用家在一樓的優勢,每個月都會舉辦一次義診活動,為孤寡老人和低保戶免費測血糖、量血壓、測心電。不僅如此,還經常幫住在樓上獨居的於大媽買藥。
『居民無小事,為人民服務,是我們應該做的。』說起組建這個志願者『服務超市』,社區郝書記告訴記者,2013年1月,社區就成立了『服務超市』,召集社區裡的退休醫生、退休教師、有特長的居民湊在一起,組建了志願者服務隊。居民們可以選擇自己所需的服務,『超市』下設健康、家政、為老、環境、文體、綜合服務等20多項服務內容,全部由志願者和社區工作人員承擔。
其中,『超市』分無償、低償以及有償三大項服務准則,面對孤寡老人和低保戶全部堅持無償服務。『超市』建立初期,參與服務的志願者有20人,4年間,志願者的人數已經上昇至60多人,為居民提供志願服務萬餘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