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3月3日訊 (東北網記者 鄭通)我是一顆榛子,大名叫平歐大果榛子,簡稱大果榛子,你也可以叫我小榛榛。
我可是既有歐洲血統,又有繼承了最原汁原味的中國原產野生優良遺傳基因,雜交選育而生的。
我的特點是身體大(果大)、體質好(豐產)、滿腹經綸(出仁率高)。什麼事都不要崇洋媚外,要相信本土的纔是最好的,作為我們榛子就是最好的例子——美國大榛子只能抗寒零下4到零下6攝氏度,而我最低可以抗寒零下35攝氏度。

鄭民深情的望著榛子。
記得那是2009年的一天,我被一個名叫鄭民的農民帶到通河縣富林鄉三寶村太河屯,從此,鄭先生就是我的主人,而我替代了常規的農作物,成為主人主要種植的經濟作物。
其實,我們可好養活了。97%以上都能堅強且健康的成長,我們不挑地,只要是農民種過地的都可以。看到我們有這麼多優點,主人打心眼裡高興,『這麼好的種植項目,我一定要推廣出去,讓更多的農民一起種植,一起致富。』

大果榛子合作社鄭民理事長。
第二年,主人因為我成立了一個專門的機構,農民專業合作社——通河縣康源平歐雜交大果榛農民專業合作社。聽主人說,在富林鄉黨委的扶持下,合作社很快就成立了,我們也是有組織的人了。
當年入社人員就達到29戶,合作社對農戶進行統一管理,到田間地頭手把手地教新的主人們如何養育我們,讓我們更好地茁壯成長,更好地反哺主人,『讓加入合作社的每一戶成員,入社一戶受益一戶。』

大果榛子基地。
功夫不負有心人,悉心的照料、不斷的磨合,2011年我們榛子小伙伴們陸續結果,單株結果乾果平均5斤左右,現在市場乾果價格每斤在30元左右,每畝地可產乾果300斤左右,也就是說,我們榛子兄弟姐妹們一畝地就可以讓主人們成為萬元戶。
當時玉米妹妹和大豆兄弟身價一路下滑,在主人們眉頭緊鎖的時候,我們榛子挺身而出,用10倍於玉米、大豆的高效益,讓主人們愁眉苦臉變成笑逐顏開。

大果榛子樹苗。
好消息像滾雪球一般,迅速擴散開來。周邊的很多農戶真切的看到了我們榛子帶來的經濟效益,加入合作社的積極性更高了,2015年入社人員已達到80多戶,合作社總面積達到1500多畝,真正做到了一項好產業給農戶帶來的經濟收益。
今年是2017年,我的主人也有了新的身份——鄭民理事長與合作社的全體農戶,一起經歷了6個春秋,現在合作社日臻完善,各項體制穩步健全,成熟的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真正做到了合作社引領農戶發家致富。
2017年,合作社准備讓我們再次華麗轉身——投產建立深加工廠項目,大大提高我們的附加值,從是我不再只是我——榛子油、榛子酒、榛子粉,此外我還會變身為一些高檔食品的原料,並可以從我的身體中提煉抗癌成份:紫杉酚。感謝我的主人們,讓我重新認識自己,挖掘我的潛力,讓我這樣一個小小的榛子,創出新天地,能有大作為。

通河縣縣委書記劉長河視察大果榛子。
2017年在縣委扶持下,全縣准備發展種植面積達5萬畝,我的天啊,我的兄弟姐妹將數不勝數,這真是一個驚人的數字。此時我也不禁擔心,是否有足夠的軟硬件配套可以照顧好我們,但主人鄭民的合作社已經取得的成績讓我們放下了心——在2014年獲得哈爾濱市林業綠色產業基地;2015年注冊了自己的商標——榛航,並獲取了食品認證;2016年獲得通河縣巾幗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同時還得到了中央七農業頻道聚焦三農欄目的專題報道,此外我的主人鄭民還成為了縣工商聯副主席,並成為了通河縣政協委員。
主人逢人便誇我,其實我們以及全縣的農民更想感謝我們的主人鄭民,他一直為全縣的農戶服務,2016年給富林鄉、三站鄉及鳳山鎮農戶義務講課種植大榛子技術達到10餘次,使全縣的幾千名農戶得到了寶貴的經驗和技術。
這就是我和我的主人的故事,這就是我的通河之旅,也是我的增值之旅——一個小小的榛子得到了通河各級領導的重視,實現規模化種植,實現產銷一體化。我可以驕傲地說:中國大榛子看通河,我們就是中國大榛子第一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