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4日訊(記者 鄭通) 24日,哈爾濱新區(呼蘭區、利民開發區)網上審批平臺上線運行。申請人可以通過互聯網完成全部審批要件提交,實現一網受理、一網辦結,極大壓縮審批時間。對於每個項目網上都明晰全程公開辦結時限。這是呼蘭區和利民開發區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優化市場化營商環境的一項重要舉措。這標志今後在呼蘭區和利民開發區的投資項目,落地將會實現加速度,將有效助力哈爾濱新區打造投資窪地,助推區域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全力打造便企利民服務平臺
『2月24日,呼蘭區對網上審批平臺建設昇級改造以來,我們緊鑼密鼓的落實好每一項工作,從電壓增容、光纖增加帶寬、服務大廳便民設施昇級改造到對『三張清單』的梳理公布……』呼蘭區行政審批服務大廳負責人介紹,通過建設『三張清單一張網』(負面清單、權力清單、責任清單,網上聯合審批)平臺,呼蘭區和利民開發區將全面實現商事登記和建設項目審批的負面清單管理。為全力做好行政審批服務大廳網上審批平臺上線運行,服務大廳對電壓進行增容改造,由原來的220V增容到380V,為網上審批平臺運行提供了電力安全保障。通過同市區聯通公司溝通,對審批服務大廳光纖增加帶寬,為百姓預約、申請、審批創造寬松的網速環境,提高了辦事效率。積極與省市工商局溝通協調,將服務大廳局域網嵌入省工商網絡平臺,打通專網數據,實現省市區在審批登記環節中數據互聯互通、一網流轉,企業人員在家即可上網預約、申請和報批。同時打通了呼蘭區、利民開發區兩大平臺行政審批,實現兩地通辦。
據介紹,『三張清單』的梳理是網上審批平臺運行的首要條件。呼蘭區按照『職責法定,權責一致』的原則,對全區15家區直部門承擔的行政權力進行權責梳理。根據政策法規,逐條對審批事項比對,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一律取消,涉及多個部門的重新加以明晰,取消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進行銜接落實。共梳理出行政權力清單2720項,其中行政許可176項、行政強制111項、行政處罰1974項;責任清單2720項;市場准入負面清單312項,其中禁止准入17個類別90個大項,限制准入22個類別222個大項。在編辦和法制部門嚴格監督下,認真梳理和詳細制作審批事項的服務指南和流程圖。真正體現『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律授權必須為』,一項權力對應一項責任,權力套著責任的緊箍咒在陽光下運行。『負面清單』把外商投資、商事登記、企業投資等多種行政審批權限一次性全部納入,並明確列出禁止和限制市場主體進入的行業、領域和業務,對清單之外進入呼蘭區的內資、外資企業和所有投資項目可依法平等進入,實現『不在「負面清單」范圍內的事項,無需審批,直接備案』,真正體現『法無禁止皆可為』。
據了解,為讓辦事群眾盡快熟悉網上審批平臺的應用,服務大廳還專門增設多媒體演示廳,選派優秀的工作管理人員為來辦事群眾進行現場培訓演示,做到即來即訓。還利用多種宣傳手段向廣大群眾進行宣傳網上審批平臺應用的優越性,在家即可預約申請登記,打通信息壁壘,使百姓受益。
同時,為了便企利民,呼蘭區正在全力對服務大廳便民設施昇級改造。改造後的服務大廳將新增網上查詢系統、每個窗口設立LED顯示屏、三張清單告知系統。增設商事登記、民生服務、個體登記、建設項目、綜合窗口5個審批服務區。設立便民服務區、自助服務區,增設叫號機、飲水機、復印打字一體機、規范桌牌座椅。今後,擬落戶呼蘭區和利民開發區的企業可以同時在服務大廳受理登記審批服務。
全天候的在線服務的網上政府
據悉,『三張清單一張網』審批平臺將為企業和市民提供便捷化的審批服務。平臺基於哈爾濱市原有的雲模式的行政審批系統,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開發面向企業和市民辦事使用的政府移動辦事應用和哈爾濱新區行政審批網,拓展政務服務的全媒體渠道,打造全天候的在線服務的網上政府。
呼蘭區行政審批服務大廳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網上審批平臺拓展了辦事事項的類型和內容,實現哈爾濱新區審批事項辦理『一窗受理』,就近辦理。利用大數據實現深度數據挖掘,開發綜合監管平臺,實現對辦事成效、辦事時限、收費等的全面過程與結果的監察,從而做到辦事留痕,大數據監察,形成為群眾服務大數據資源體系,實施綜合分析、做好個性服務。昇級建設項目審批系統,將實現哈爾濱新區行政審批智慧雲平臺與各部門的協同共享,並實現新區的個性化實施。拓展沈淀證照庫和企業庫信息,通過企業庫、證照庫等的建設,以用戶為中心,梳理與共享相關資料,信息一次錄入多次使用。審批實現『一號通』,做到一號申請、一次生成、多方復用、一庫管理、互認共享。平臺還厘清了單項許可事項的申請條件、審批流程、收費標准和辦理依據,梳理建設項目審批流程,根據企業用地和投資性質進行量體裁衣式的定制審批流程。
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據了解,呼蘭區網上審批平臺通過實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整體減少審批環節,提高效率,只要不在『負面清單』范圍內的審批事項,網上可以直接辦理。解決申請人以往在審批環節遇到的『辦證多、辦事難』、『奇葩證明、循環證明』、『冤枉路、跑斷腿』等『難點、痛點、堵點』問題。實現省、市、區三級聯動,推動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的信息共享。為用戶拓寬辦事渠道,提供跨區域、跨層級、跨部門的審批服務。網上審批平臺的開通實現『一號一窗一網』,變群眾跑腿,為信息跑路,讓居民和企業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系統通過嵌入『負面清單』關鍵詞,實現申報項目自動比對,進行項目登記、審批、核准、備案等內容,最大限度地壓縮建設項目審批時限,較法定審批時限平均壓縮46%,極大地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
『網上審批平臺通過建設項目的並聯審批,切實簡化辦事程序、有效提高辦事效率。』呼蘭區行政審批服務大廳工作人員向前來參觀的人員講解到。通過各單位之間、窗口工作人員之間的相互監督,中心管理人員和社會公眾相結合的監督,使監督工作更好地落到實處。各類服務項目、受理條件、辦事程序、辦結時限、收費項目、收費標准等接受全面監管,實行陽光作業,保障了行政相對人的知情權,保證了行政審批的公正與規范,有效地預防和減少了暗箱操作、權力尋租、『吃拿卡要』等腐敗現象的發生,有效改善政府及部門形象。
同時,網上審批平臺通過實行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明確政府發揮作用的職責邊界,進一步深化了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大幅收縮政府審批范圍、創新政府監管方式,促進投資貿易便利化,不斷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效能,有利於促進政府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加強市場監管,推進市場監管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優化了行政服務環境,從根本上促進政府職能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