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4日訊(記者 張雋珊)日前,在哈爾濱市南崗區的『十三五』規劃中,制定了『1356』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布局,即『一軸、三圈、五帶、六區』。其中,『五帶』就包含學府路—大直街—南通大街高科技產業經濟帶。

在西大直街上俯矙南崗區高科技產業經濟帶。(資料圖)
在這條被稱為哈爾濱的『龍脈』『龍脊』的沿線上,集聚著眾多的科技資源。基於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大背景和南崗區良好的基礎條件,南崗區提出沿學府路——大直街——南通大街打造總長度15.8公裡國內最長的高科技產業經濟帶,力爭經過5-10年的培育建設,使這條大街成為黑龍江省科技創新中心、黑龍江省高科技產業策源地、黑龍江省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示范區。
南崗區新建9個特色產業基地
南崗區科技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兩年,南崗區圍繞建設高科技產業經濟帶,新建孵化器和科技企業總部基地35處,目前,南崗區各類創新創業載體總數達到52個,一大批科技產業項目和人纔團隊落戶南崗。截止目前,南崗區新建設了9個特色產業基地,新增孵化樓宇面積8.9萬平方米。』
位於西大直街的中國制造2025大廈是由哈爾濱創匯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負責運營管理,重點引入哈工大高科技成果項目,打造哈爾濱裝備制造業創新中心。『創匯科技』會計肖艷麗告訴記者,『哈爾濱工業大學始終保持航天特色,堅持自主創新,科研實力始終位居全國高校前列,在航天、機器人、小衛星、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標志性成果。我們將結合哈工大學科特色和區域科教資源優勢,借助哈工大『一流大學』的建設目標,孵化器將構建『工科為主、配套為輔、主輔銜接』的主導思想,突出專業特色和龍頭企業,同時加快相關配套孵化項目協同入孵。目前,樓宇裝修改造已經完成,准備近期開業。』
近兩年南崗區新創辦孵化器26家
近兩年,南崗區新創辦孵化器26家,孵化器數量從2015年底的17家迅速增加到43家,目前在孵科技企業900餘戶,各具特色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已成為接納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和人纔創新創業最便捷、最適宜的載體。
隨著先進發展理念和優秀人纔團隊的不斷進駐,南崗區孵化器的服務版本不斷昇級。雲創咖啡是東北地區唯一『阿裡雲創業創新基地』,累計孵化項目108個,2017年將承接『阿裡巴巴創客+孵化器』項目,示范和帶動作用十分明顯。
受南崗區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吸引,知名孵化機構紛至沓來,創業公社-樂業眾創空間是省科技廳、南崗區政府共同招商打造的創新創業平臺。據樂業眾創空間總監劉國眾介紹,樂業眾創空間將重點復制落地中關村在雙創服務方面的成功模式,以『組合金融+全產業鏈孵化+園區運營』的創業生態運營模式,服務黑龍江本省優勢產業,打造千戶科技型企業眾創空間,助力龍江創業孵化平臺整體提昇和發展。目前已入孵企業42家、注冊企業13家,由創業公社引進黑龍江的北京企業已有7家,涵蓋現代農業,生物醫藥,跨境電商、機器人等行業,提供就業崗位人數共計達300餘人。
大學生團隊開發信譽評價體系杜絕駕校吃拿卡要
『駕逸吉科技』是入駐創業公社的大學生團隊,獨立研發了駕照報考學習的B2C服務手機軟件,軟件可為有意向報考駕證和已報名但未完成學業的學員提供在線報考、在線繳費、課時預約、模擬考試預約、課時信息傳遞和考試信息傳遞等服務,同時也為駕校提供信息傳遞、車輛分布等智能辦公一體化服務。
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平臺開發了一套駕校信譽評價體系,杜絕了吃拿卡要和多次收費的不良駕考風氣。目前,還處於軟件研發階段,並已初步開拓市場,與多家駕校建立合作關系。』
同樣入駐創業公社的『祥華億能科技』從事電子及計算機領域相關設備的研發,主要研發方向為電梯安全、能源、環保等方面。今年8月,經過創業公社的培訓、啟發決定將科研成果落地轉化。
據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在孵期間,得到了創業公社人力、技術、媒體宣傳等多方資源的支持,短時間內制造出「自動扶梯安全系統」的運行模型。該系統為國內首套自動扶梯安全系統,徹底解決了自動扶梯現存的安全隱患,目前,該系統已經通過創業公社平臺對接到多家電梯公司,計劃一年內與5家以上自動扶梯生產廠商配套生產。』
經過努力,南崗區不斷提昇高科技產業經濟帶的含金量,各類創新創業載體約佔哈市的一半。提高這些載體的服務能力、孵化效率和效益產出,就成為了南崗區今後的重點工作。為此,南崗區將強化對創新創業載體的系統服務,暢通行政審批綠色通道,發揮共享平臺、中介組織、科技金融等專業化機構的服務作用,加速企業集聚和項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