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巴彥縣委書記何憲光、縣委副書記俞立東、副縣長譚麗穎會同縣委辦、縣農業局、縣扶貧辦等同志,深入到山後、天增、黑山、窪興、鎮東、龍泉六鄉鎮,就安全信訪、黨的建設、產業發展、脫貧攻堅等工作進行調研。
每到一個鄉鎮,何憲光等同志都聽取鄉鎮的匯報,詳細了解鄉鎮基本情況;指導精准扶貧推進工作;幫助鄉鎮研判產業發展、特別是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發展的定位;以及安全信訪穩定工作的解決情況。沿途還參觀了天增鎮立功村扶貧禽類養雞場、大東北牧業集團生豬擴建工程和黑山鎮楊立平屯梁山野豬養殖場。
何憲光同志在調研中對各鄉鎮乾部乾事創業的勁頭、脫貧攻堅的措施、處理安全信訪的辦法和謀劃產業發展的思路給予了充分肯定,希望各鄉鎮要再接再厲、奮力前行,持續發力,繼續推進以下工作。
一是安全信訪工作。各鄉鎮黨委書記是第一責任人,對待信訪案件和上訪對象要主動出擊、主動化解矛盾。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親力親為,集中一段時間解決信訪問題。沒有處理不了的事,沒有真情感化不了的人,每個信訪案件都是針對信訪人,對信訪案件要做到一竿子插到底,人怕見面,只要面對面的去談、去解決信訪問題,就會得到信訪對象的理解和支持,一些信訪案件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是脫貧攻堅工作是全黨的重點工作,即是一項政治任務、也是一項良心工程。各鄉鎮、各部門及包扶乾部一定要吃透政策、把握原則、精准施策、精准扶貧。按照縣裡組織培訓具體的要求,要把包扶工作的硬性要求做到位、不漏一戶貧困戶、不落一口貧困人口。同時,包扶乾部要給予貧困戶人文關懷和情感的幫扶,包扶乾部對待被包扶戶要當親人一樣幫、要像家人一樣愛。包扶乾部和被包扶對象要直接互動、互相了解、互相支持,最終達到被包扶人對包扶工作、包扶乾部都有個正確理解、正確的對待,能夠認同包扶工作,最終實現精准脫貧的目的。
三是在產業發展上每個鄉鎮要確定一個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各鄉鎮要把本鄉鎮的產業發展置於全縣的大局考慮。下一步縣裡要發展循環經濟、打造有機、品牌巴彥,各鄉鎮要謀劃好自己的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謀劃人無我有、人有我特、人有我大、人有我高的產業,對有發展前景、有發展空間,而且通過自己乾預和引導,能做大做強的,都可以定位特色產業,縣裡要拿出產業規劃,從產業扶持方面給予支持。全縣要整合資源、通過企業帶動合作社、帶動農戶和政府機構組織打造具有巴彥特色的農畜產品的品牌,達到增值增收的目的,同時各鄉鎮要持續抓好黨建、春防、備春耕生產等農村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