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落實省、市春耕生產現場會議精神,推進香坊區種植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蔬菜等經濟作物產業結構進一步調整優化、轉型昇級。4月20日,香坊區召開了春耕生產暨產業結構調整現場觀摩推進會議。對春耕生產及產業結構調整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並深入凝香草莓生產基地進行了觀摩學習,拓寬了參會人員的視野和思路,為促進香坊區種植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起到了積極作用。下一步,香坊區將采取六項措施,加速推進農業結構調整進程。
一是發展多種形式的經營主體。引導現有設施蔬菜園區或露地蔬菜園區組建規范合作社或合作聯社,實行統一規劃種植品種、統一生產、統一管理、統一銷售,『打捆兒』經營闖市場。鼓勵、引導更多的工商資本進入農業領域,支持農業與文化、旅游、生態、科技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構建『糧經飼統籌、種養加一體、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二是著力解決『不願調、不會調、不敢調』問題。組織有意願的村、合作社、大戶,近學呼蘭、賓縣等『北菜南運』的成功范例,遠學南方發展設施農業、觀光農業的發展經驗,引導農民或新型經營主體轉變思想、開拓思路,解決『不願調、不會調、不敢調』問題,引領他們主動調、成功調。
三是多渠道解決『出口兒』問題。組織經營主體到山東、遼寧、河北等地進一步進行市場調研,同當地經銷商進行洽談,努力簽訂訂單;組織更多的經營主體參與到省市各類展會,借助展銷平臺將香坊區的優質農產品推向國內、外市場;積極引進農產品加工項目和『互聯網+農業』營銷企業,延伸產業鏈,建立線上線下融合、安全高效、便捷實惠的農產品現代流通網絡,實現由『以產定銷』向『以銷定產』的轉變。
四是制定出臺扶持政策。研究制定鼓勵發展蔬菜等經濟作物的扶持政策,對規模大、輻射帶動能力強的新型經營主體、合作社、大戶,予以適當的政策扶持,以帶動農民主動進行結構調整。
五是進一步激活生產要素。以深化農村土地改革為契機,加快推進農村土地『三權』分置,盡快啟動區、鎮兩級流轉平臺和土地仲裁平臺,加快土地經營權流轉進程,讓更多有意願、有實力的經營主體參與到現代農業生產中來。
六是實施十一個重點項目。堅持『一減四增』的調整思路,推進種植業結構調整,在去年籽粒玉米種植面積調減1.86萬畝的基礎上,再調減1萬畝,累計調減種植面積1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