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年多個性化治療,香坊區通鄉街居民楊蓮香老人患了十多年的高血壓和糖尿病已十分穩定,藥量也減少了。『多虧了社區醫院家庭醫生的耐心服務,為我量身制定用藥、保健和運動等指導方案,並定期到家中隨訪。』楊蓮香感覺自己年輕了好幾歲。
從坐堂問診到上門服務,從問診求醫到健康顧問,從面向病人到面向普通人群,香坊區組建115個家庭責任醫生服務團隊,成為社區居民的『健康管家』。
投入近6000萬元,醫療設備提檔昇級
香坊區在全區范圍內全面推行家庭醫生制度,將重點人群簽約工作列入區政府重點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政府年度工作目標。幾年來,香坊區先後投入近6000萬元,對全區1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7個服務站的業務用房進行全面改擴建,配備了大型醫療設備。從2012年起,該區投入專項資金建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健康小屋、完善殘疾人康復設備、配備家庭醫生隨訪包等。區政府、區衛計委、各基層單位層層簽訂目標責任狀,明確職責,細化任務,同時在各街道辦事處建立推進家庭責任醫生簽約服務組織機構,與衛生計生部門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確保簽約工作順利開展。
家庭醫生提供個性化服務,38萬居民受益
香坊區共有2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7個服務站、115個家庭責任醫生服務團隊。每天至少有一個團隊深入到社區及居民家中,進行健康檔案更新、慢病隨訪、義診宣傳等活動,實現了家庭醫生與社區居民的親情式、無縫式對接。
簽約後的居民可以享受到家庭醫生團隊提供的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和用藥指導,就醫路徑指導和轉診預約等服務。針對居民健康狀況和需求,家庭醫生還制定不同類型的個性化簽約服務內容,包括健康評估、康復指導、家庭病床、家庭護理,以及中醫藥『治未病』服務等。
據悉,香坊區轄區人口約92萬人,目前已完成簽約38萬人,簽約率41.42%,全省領先。
特色家庭醫生工作室創出品牌
家庭醫生團隊改換『等上來』的『坐堂醫』工作模式,變成『走下去』的主動服務、個性化服務、互動式服務模式。這種變化也帶動了傳統醫患關系的改善,家庭責任醫生成為親情式的『健康管家』,成為居民生活中的一員。12歲的俄羅斯男孩撒哈拉是個先天性腦癱患兒,來中國居住已有兩年多時間。文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尚慶芳得知情況後,主動來到他的家中,與其家長簽訂了家庭康復服務協議,定期為其進行中醫康復治療。現在撒哈拉與尚醫生結下深厚友誼,每次路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前,都要進去看看為他按摩的尚醫生。
為深化家庭責任醫生簽約服務,香坊區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紛紛打出自己的獨有品牌,通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褚慧工作室』、文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洪麗工作室』、黎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利劍諮詢工作室』等7個家庭醫生工作室的建立,為社區居民提供了更高水准的醫療服務。
2017年,香坊區將家庭責任醫生服務延伸到駐區大企業和有影響的民營企業,與企業員工建立長期穩定的服務關系,實現以健康服務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目的。同時,該區還將打造新成山城社區衛生服務改擴建項目,健全通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機制,完善琳機社區衛生服務站社區與醫療相結合的老年公寓服務體系,為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快捷實惠』的醫療衛生服務。另外,香坊區還將在全區搭建兒童計劃免疫數字化平臺,縮短接種流程,使工作人員及兒童家長通過服務終端隨時了解服務進程和接種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