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6日訊(記者 張雋珊)26日,哈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動員大會召開,哈市正式啟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力爭5年內基本解決小作坊無證問題。

根據《哈爾濱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實施方案》,哈市創建工作應達到的基本標准為:三年內無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影響惡劣的食品安全事件,國家食品安全抽樣檢驗顯示哈市生產的食品安全狀況較好,食品安全狀況得到人民群眾認可。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創建有一項衡量成敗的硬指標,即群眾對哈市食品安全現狀總體滿意度必須達70%以上。
哈市創建工作確立了以夯實1個基礎、打造2個平臺、提昇3項能力、實現4個強化為主要內容的10項任務。通過三年創建,推動食品安全工作實現強基礎、補短板、惠民生、促發展。完善食品安全責任體系、日常監管體系、風險防控體系、技術支橕體系,健全市、區(縣)兩級監管機構,明確事權劃分,實現無交叉重復或漏洞盲區。在鄉鎮(街道)設立派出機構,加快建設標准化監管所。搭建市、區(縣)兩級政府、三級監管網絡互聯、信息共享的食品安全監管和公共服務信息化平臺;強化檢驗設備和專業人員配置,提昇市、縣兩級檢驗能力,在哈達、潤恆等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以及學校食堂等重點部位配備快檢設備。
在日常監管方面,注重完善全鏈條現場檢查規范,建立執法信息公開機制和食品溯源體系;著力加強隱患排查、風險防控和應急能力。在違法行為查處方面,完善行刑銜接機制,實行處罰到人,加大對自然人的懲戒,杜絕『以罰代刑』,提高違法成本。在社會共治方面,推行食品安全排行榜,發揮典型示范作用,促進行業誠信自律;建立技術、管理、法律方面的專家隊伍和社會監督員隊伍,提高科學決策能力和監管水平,暢通群眾訴求和社會監督渠道。在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食品源頭質量管控、重點問題治理、發展食品產業方面,實現『四個強化』。
在食品安全重點問題治理上,加強小作坊監管,重新修訂核准和審查標准,強化規范治理,三年內,核准發證率從目前的10%提昇到60%以上,力爭5年內基本解決小作坊無證問題;加強小攤販監管,全面落實登記卡制度,監督市場主辦方落實布局分區、公示樣式、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三統一;鼓勵引導小作坊進入固定區域生產、小攤販進場進店經營;加強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綜合治理,建立綜合執法、協作聯動的長效機制;嚴格執行《黑龍江省食品安全條例》,禁止種植轉基因糧食作物,對轉基因食品的生產和經營實施嚴格監管;強化餐廚廢棄物監管,建立集中收集、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體系,防止餐廚廢棄物回流餐桌。
在發展食品產業上,鼓勵企業制定並執行高於國家標准的企業標准,在鼓勵支持企業自主科技創新、技術改造和產業轉型昇級,提昇市場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上,著力培育一批名優品牌,提昇『哈爾濱食品名片』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