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哈爾濱  >  道裡區
搜 索
道裡區撫順街道撫順社區探索黨組織服務新模式
2017-05-15 09:00:19 來源:新華社  作者:王建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城市主城區老舊小區物業如何管理、老年人如何健身娛樂是最直接的民生問題之一。哈爾濱市道裡區撫順街道撫順社區探索『網格化』黨建管理,建立40多個活動館室,政府購買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讓居民享受幸福生活,探索了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新模式。

  『小網格』發揮大作用

  偌大的一張撫順社區地圖,在社區專職副書記任文玲看來,是由一個個『格子』組成的『網』。網格雖小,但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爭取實現『小事調節不出網格,大事化解不出街道』。

  撫順社區內多是哈爾濱市老舊小區,社區黨組織將轄區劃分為12個網格,每個網格內設置庭院管委會和支部委員會,按照網格定期走訪記錄獨居老人、鄰裡糾紛等問題。

  在社區矛盾糾紛中,居民與物業的矛盾最難解決。撫順社區安和街17號是物業棄管庭院,居民長期被化糞池堵塞、向上返污水的情況困擾。『格長』把情況反映給社區黨委書記郝麗影後,她多次幫助聯系排水公司疏通管道,但一直沒有治本。

  轄區實施老舊房屋改造,郝麗影協調施工單位,想徹底解決化糞池難題,對方卻沒有答應。後來,因操作不當,施工單位造成兩個單元斷電,大量電器損壞。社區乾部沒有坐視不管,派人幫助施工單位聯系居民、協調維修。施工單位被感動,主動清淘了化糞池,徹底解決了困擾居民多年的難題。

  『家門口』享受幸福晚年

  在撫順社區三樓的舞蹈活動室,66歲的社區居民張玉傑正和舞友們跳舞,伴隨著悠揚的旋律,老人們神采飛揚。張玉傑喜歡唱歌跳舞,剛退休那會,沒地方去,怕影響鄰居也不敢在家裡練習,後來撫順社區建立活動室,她每周都來這裡。

  在城市,一些退休老人的子女不在身邊,孤獨和寂寞困擾著老年人。針對這一難題,撫順社區成立了40多個活動室,從棋牌、球類到文學、藝術等團體一應俱全,在『家門口』讓老年人過上幸福生活。

  『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我每天都來社區參加活動,心情好身體也好。』62歲的社區居民吳春麗說。

  為豐富居民的業餘文化生活,撫順社區黨委組建了撫順社區藝術團,22支文體隊伍自編自演文藝節目,每天活躍在廣場、庭院,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

  『我們的撫順社區就像一棵梧桐樹,通過提供便利的服務,把老年「鳳凰」招引過來了。』撫順社區藝術團團長岳傳生說。

  政府購買服務讓居民舒心

  心理諮詢、法律援助、一個電話午餐送到家……這些服務讓撫順社區的居民,尤其是居家養老的老人越來越舒心。

  撫順社區老人付秀華經常腰疼,迷上護腰的保健品,但卻屢屢受騙。後來,家人找到了社區提供心理諮詢的『新世界』社會組織,在專業心理諮詢師開導下,付秀華走出了偏執,還迷上了社區的讀書會、書法課。

  在撫順社區,像『新世界』這樣的社會組織有28家,他們提供心理諮詢、法律援助、居家養老等服務,而所有的開支都由政府『買單』。

  社區居民高俊英是名環衛工人,去年被公交車碰傷,住院後對方交了5000元就不管了。出院後,高俊英到社區申請了法律援助,最終討回了2.5萬元補償款。

  郝麗影說,基層黨組織為老百姓提供精准服務,讓居家養老者更舒心。目前,撫順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產品達到6大類50多個品種,讓居家老年人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吃、穿、住、行、樂等方面的優質、高效、便捷服務。

責任編輯:連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