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2日訊(記者 鄭通)『通河預計種植大榛子50萬畝,其每畝地的收入為1.2萬元,其榛子果實產值將高達60億元。如果進行深加工,以榛子油為例:每畝地產的榛子可以制作成67斤榛子油,每斤榛子油的售價為400元左右,那麼其產值可以達到134億元。』通河縣委書記劉長河跟記者算了筆賬。

劉長河(中)向參會嘉賓介紹通河即食山野菜產品。東北網記者 鄭通 攝
在19日舉行的第二屆黑龍江省林業產業發展合作大會上,劉長河對記者表示,通河縣將依托林業資源優勢實現林下經濟規模突破百萬畝、產值突破百億元的『雙百突破』,為全省林業產業發展做出貢獻。
據劉長河介紹,通河縣在謀劃向深度加工要效益,以大榛子、林禽、林畜、林藥、林菜等為依托,延伸產業鏈條,向精深加工發展,並創出自己的品牌,逐步推向全國市場。
今年,通河縣種植大果榛子約10萬畝,大果榛子樹生長習性與其他果樹類似,三年左右纔開始結果,4至5年具有經濟產量,7年後進入豐果期。因此,前三年時間種植戶只有投入,沒有收益。為了彌補種植戶前期的收益不足,通河縣采取『以短養長』『林農覆合經營』的方式,長期效益與短期效益相結合,一地多用,利用大果榛子樹苗間隙套種當年見收益的經濟作物和其他種養殖項目,延伸產業鏈,提昇價值鏈。
三站鄉農民姜偉去年種植了600畝大果榛子,抓住榛子沒有結果的空檔期,在榛子林下套種紅小豆、黃豆、木耳、靈芝等經濟作物400畝,一年下來收入達到了24萬元。這還是大果榛子並沒有結果的時候,等到大果榛子具有經濟產量時,其農民收入會大幅度增加。
同時,通河縣還注冊了自己的大果榛子品牌『榛航』,為通河縣大果榛子創出自己的品牌,為日後全國的市場推廣提前布局。
據了解,通河縣作為林業發展大縣的代表參加林業產業發展合作大會,並與上海銘晶實業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記者在通河縣林下特產展臺前看到,參會者對通河林下美味贊不絕口。劉長河也在現場推介通河林下產品,請相關領導及各界朋友、客商品嘗,當場便有一些商家與通河縣達成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