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哈爾濱  >  哈爾濱
搜 索
文明養犬文明到人 對待『 最忠實的小伙伴 』請這樣做
2017-06-13 08:50:13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美國:市區公園不准寵物入內

  在美國,市區的公園都是不准寵物入內的,而郊區的公園也是對狗收門票。一般而言,公園如果對人收費50元,對狗就要收費30元。』

  絕大多數美國城市的法律規定:除非在自家院子裡,狗在其他地方都要系上皮帶或鏈條。有的城市設有特定的場地,只有在這裡,狗纔能擺脫鎖鏈的束縛,盡情撒歡兒。在美國,許多地方都豎有明顯的標示牌,牌子的圖標及文字提醒人們在遛狗時要及時處理狗屎。通常情況下,美國人在遛狗時都會隨身攜帶塑料袋,不過許多城市的街頭還是設立了專門的箱子,裡面的塑料袋為那些記性不好的遛狗者提供了方便。

  俄羅斯:狗脖子上掛不同顏色牌子區分攻擊性

  莫斯科的每只狗都有身份證,盡管俄羅斯沒有限制養狗的品種,但對於一些高大凶猛的狗,外出時必須將嘴套住,並由主人牽著纔行。另外,狗是絕對不允許進入幼兒園和學校等場所的。此外,莫斯科有多家寵物醫院,狗的主人要對狗的健康提供保證,每年都要給狗打疫苗預防傳染病。俄羅斯最近也出現了狗咬死小孩的事情,為此政府做出新規定,要求每條上街的狗都要掛上一塊牌子,牌子分為紅、黃、綠三種。紅色牌說明狗具有攻擊性、大家見到就要遠離;黃色牌代表狗基本不傷人,但也別掉以輕心;綠色代表狗絕對沒有危險,可以隨便接近。

  資料圖

  評論:『文明養犬』需要全社會形成合力

  狗是人類忠實的伙伴,全社會提倡『文明養犬』,並非是和養狗、愛狗站在對立面。其實對養犬者的規范都不過是一些舉手之勞的小事。犬類一旦進入公共場所,養犬人士便是全責監護人,有責任主動承受一點約束。隨著養犬日漸成為越來越多家庭的『時尚』,文明養犬就有必要和不隨地吐痰、不隨地扔垃圾的文明公約一般,內化為每個人遵守的准則,從而上昇為整個社會的公共意識。

  文明無小事。『文明養犬』不僅僅是一句倡議、一紙公約,它需要全社會形成合力。相關部門需要定期做好犬類管理、登記工作,精簡犬類登記流程,及時更新城市犬類數量;對容易傷人的大型犬只、烈性犬只的管理規范需要明確;對狂犬病和被犬類咬傷之後應急措施的普及應該落實到每個小區、每個家庭。

  電影《忠犬八公》裡那只每日都在車站等著主人的秋田犬,之所以打動了無數人,是因為這位『主人公』八公的忠誠、淳朴是與人類互通的。如此可愛的生物,有理由也有必要與人類和諧共存。因而,讓『文明養犬』成為公共意識,正是為了不讓本無惡意的犬類成為被無辜指責的對象;讓『文明養犬』能夠『文明到人』,也是讓愛狗和厭狗雙方能夠互相理解,從而營造更和諧的社會大環境。(評論作者:陳寧)

  這些經典電影帶你了解萌犬

  狗狗在人們的心目中一直是憨厚、忠實的形象,也被稱為人類最好的朋友。看過這麼多對於狗狗的條條框框,小編向大家推薦兩部以狗狗為主角的電影,聽說看過的人99%都哭了。

  《忠犬八公的故事》劇照。

  《忠犬八公的故事》

  影片改編自1933年發生在日本的真實故事,影片講述一位大學教授收養了一只小秋田犬,取名『八公』。之後的每天,八公早上將教授送到車站,傍晚等待教授一起回家。不幸的是,教授因病辭世,再也沒有回到車站,然而八公在之後的9年時間裡依然每天按時在車站等待,直到最後死去。

  《一條狗的使命》劇照。

  《一條狗的使命》

  電影原《忠犬八公》導演傾力打造,被網友成為寵物版三生三世。講述的是狗狗貝利的幾世輪回,每一次都變成了不同的樣子,都帶著前一世的記憶。而它和每一世主人相處的時光如同對這個城市人間百態的縮影。與《忠犬八公》的悲劇結局不同,狗狗貝利和主人終於團聚,讓愛狗人士都感動不已。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連冬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