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哈爾濱  >  平房區
搜 索
哈市平房區委書記劉興閣談創城 做好『三個加法』形成共建和聯動
2017-06-16 16:07:59 來源:東北網  作者:張雋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16日訊(記者 張雋珊)『平房區創城的優勢和特點在共建和聯動,在聯動之後形成的全民創城的氛圍。一段時間以來,我們始終至力於最大化發揮這種優勢,形成齊心協力、社會化創城、全員創城的態勢。』16日,哈市平房區委書記劉興閣接受網絡媒體『美麗哈爾濱全國文明城市行』采訪團一行的采訪。

哈市平房區委書記劉興閣談創城。東北網記者 張雋珊 攝

  眾所周知,哈市平房區的特點是大學、大廠集中,群眾組織化程度較高。在創建文明城市的過程中,平房區首先確定『包保責任制+大黨建』格局,實現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創城責任體系。『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不論什麼工作,只要領導帶頭擔責任,帶頭上前線,群眾自然就不會掉隊,創城工作也是如此。』劉興閣表示,平房區由街道社區統領,將轄區內的企業、單位、居民充分吸納到黨支部中來,形成不同角度支持和參與創城的氛圍。

  『我們還組織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深入社區,走近群眾。「兩代表一委員工作室」以社區為單位,設置了互聯網線上和線下工作室。創城工作啟動幾年來,兩代表一委員將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參與創城、監督創城納入到活動室的工作內容,從不同角度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據記者了解2017年以來,平房區根據區情變化和工作標准提高的實際,提出了『四當場+五聯動』的工作機制。『四當場』,即當場認領工作任務、當場制定解決方案、當場對接聯動部門、當場確定整治預後效果。『五聯動』即區廠聯動、校區聯動、社會聯動、部門聯動、城鄉聯動,是根據平房區特殊區情形成的重要工作方法。

  『在5月9日的創城工作協調會上,哈市創城督導組提出的六方面十幾個問題當場被逐條認領,有的會後當日解決,有的列出推進時間表,有的確定了解決方案和完成時限,所有問題無一落地。「四當場」工作機制省去了基層單位請示匯報的時間,解決了部門職能交叉問題,提高了溝通效率。』劉興閣說道。

  為了鞏固歷年來創城工作取得的成果,平房區實施『洗臉+洗心』兩大工程。在全區的8個街道辦事處的107個小區庭院和477個樓道開展了『清庭院、淨環境、美社區』活動,街道辦事處和社區以美化居民身邊環境為切入點,發動居民、物業、共建單位上下聯動,共建文明樓道、庭院。7月初,平房區將組織全區的網上評選,引導群眾關心家園建設,參與家園建設。

  此外,平房區在建設生態文明方面加大了力度。2016年至2017年采暖期實現了集中供熱負荷接帶面積745萬平米,完成供熱量410萬吉焦。接帶老舊負荷佔總負荷的86.31%,僅此一項,相當於取代了57臺小鍋爐,撥掉21座煙囪,年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4800多噸、氮氧化物排放量1500多噸、煙塵排放量2000多噸。平房區5萬多戶居民,分享到了集中供熱『綠色、優質』的熱源。平房區也成為全市首個基本消滅分散小鍋爐房的城區。

  劉興閣表示,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文明城市建設的主力軍,平房區創城工作『三個加法』的核心意義是幫助全區每一名群眾最快捷最全面最直接地掌握政府意圖和工作動態,最大限度地爭取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同時,區委、區政府盡最大努力為每一位市民提供參與創城的機會,讓每一個人都身處其中,都成為創城的主角。

責任編輯:連冬雪

【專題】創城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