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哈爾濱
搜 索
抗美援朝中的無名英雄
2017-06-30 16:54: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崔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抗美援朝戰爭過去快七十年了,回顧這段歷史,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羅盛教等中國人民志願軍優秀代表栩栩如生的形象就會浮現在眼前,他們的英雄事跡至今仍被傳頌。然而,在三年的抗美援朝戰爭中,除中國人民志願軍這個主要力量之外,由無數中國普通百姓自發組成的支前志願者隊伍也是這場戰爭中不容忽視的力量。

  這些普通群眾在槍林彈雨中,以一切為前線、一心為他人的無私奉獻精神,捨身忘死救護傷病員、千方百計保證部隊的給養供應,努力做好後勤保障工作,為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做出了不朽貢獻。

  不怕流血犧牲的田富山

  田富山是松江省穆棱縣第五區人,美國侵略朝鮮並打到了鴨綠江邊時,他已經53歲了。在舊社會,田老漢日子過得比黃蓮還苦,他常說:『多少年來,在日本鬼子和偽滿的壓迫下,咱們活的還不如一條狗。』抗戰勝利後,滿以為要過好日子,可是美帝國主義支持蔣介石打內戰,國民黨反動派的軍隊又到了東北,田老漢因交不起『壯丁錢』,身上被打得傷痕累累。解放後,田富山分到了房子和土地,吃的、穿的不用愁,兒子娶上了媳婦,樂得他每天合不攏嘴。

  抗美援朝運動在全國掀起後,田富山聽說志願兵要去朝鮮打美國侵略者,他就到處打聽,怎樣纔能去前線。聽到村子裡許多小伙子自願到朝鮮抬擔架時,他激動的幾夜沒有睡好覺,他想:要想永遠過好日子,就得保家衛國!於是和家人商量要去參加擔架隊,家人都勸他年紀大了就別去了。他偷偷地把胡須剃光了,到村裡去報名。面對大家的勸阻,田富山不服氣地爭辯說:『你們大伙別覺得年輕人有力氣,我雖然年紀大了,乾起活來同樣能頂一個棒小伙子,誰來和我摔摔跤試試看!』大伙沒辦法,就讓他參加了擔架隊。

  從家鄉到鴨綠江邊,一個多月的路程,胡須又長滿了他的臉。渡過江後,在陡岩峭壁、迂回曲折的朝鮮山道上行進,在寒風刺骨、風雪遍地的野外露營,老漢的胡須上凍的冰像珍珠一樣成串串,哈氣成霜,他的帽子、胸前結了白白的一層。在艱苦、惡劣的環境下,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他是擔架隊裡乾活最多的一個。他還經常幫助別人背東西、拉雪橇。有一次天剛亮,隊伍停在一個小山溝裡休息,走了一夜的路,累得那些年輕人一躺下便睡著了,他怕別人凍著腳,便把自己帶的烏拉草偷偷地塞在他們的鞋裡,把自己的被子蓋在別人身上。臨走時,一位朝鮮老大爺摸著老漢的胡須,眼裡含著熱淚,伸出大拇指稱贊說:『這麼大年紀還來朝鮮幫助我們,真是好人啊!』

  為照顧他,擔架隊讓他到隊部去喂馬。在朝鮮的冰天雪地裡,馬吃的草料十分缺乏,喂馬也是極其困難的,老漢為了草料晝夜奔波。每到一駐地,他不顧身體疲倦,馬上到宿營的山洞口、路邊、附近的山溝裡拾草喂馬。同志們勸他先吃飯,他常說:『馬還要拉東西,先讓馬吃飽,人忙什麼,等馬吃飽了我再去吃。』就這樣,他不顧自己的身體,精心地照料著馬匹,有力地保障了前線的供給。

  1950年12月6日夜晚,田老漢牽著馬匹,車上裝著滿滿的裝備物資隨隊伍趕往前線。這時,敵機從對面的山頭上飛過來,越過山頭就扔炸彈。頓時,在狹窄的山路上,飛機的轟鳴聲、炸彈的爆炸聲、人們躲避飛機的跑動聲響成一片,沒有見過這種場面的馬受到驚嚇,很難控制住,田老漢緊緊拉住馬韁,不讓它們奔跑。他顧不得隱蔽,因為他知道只要一松手,馬和車就會翻到路邊的山溝裡,補給前線的物資就會受到損失。敵機轟炸得越瘋狂,他的手拉得越緊。當敵機飛走,人們來到他面前時,田老漢已倒在血泊中,可他的雙手還死死抓住馬的韁繩。臨終前,他斷斷續續地對大家說:『你們不要管我,為人民犧牲是值得的,你們趕快前進吧,完成咱們的任務。』

  田富山老漢犧牲了,但他的精神卻一直鼓舞著擔架隊,他一直活在中朝人民的心中。

  機智勇敢的尚有財

  林口縣第二大隊的志願民工尚有財,是一個翻身的農民,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運動中,他自願來到朝鮮前線,幫助朝鮮人民打擊美帝國主義侵略者。

  他來到朝鮮後,在各種工作中,都表現出對偉大祖國的熱愛和對傷員的關懷。冬天在某地轉運傷員時,他對傷員愛護得如自己親人一樣:每次出動,都把自己的?皮給傷員鋪;在零下30攝氏度的嚴寒裡,怕傷員凍著,就把自己身上的棉衣脫下來,給傷員蓋上,還把自己手上戴的『手悶子』套在傷員腳上;還常用手給傷員接尿,可是他自己卻凍得渾身發抖。在工作中他總是精神百倍的挺著胸脯抬著擔架,迎著大風雪,一步一步往前走,每次都出色地完成擔送任務。當他從戰場上把傷員擔到暖暖的屋子裡時,傷員感動的說:『我們一定對得起你,傷治好了一定再回前線,狠狠的打擊美國鬼子!』他拉著傷員手說:『同志,我們這樣做是應該的呀!你們不怕流血犧牲地打美國鬼子,還不是為了咱們的國家和朝鮮人民嘛!』

  1951年3月,他到某地承擔裝卸任務。有一次,汽車裝完貨物正要開走時,天空中突然飛來兩架敵機,敵機繞了一圈後投下數枚照明彈。為了避免損失,司機只好趕緊把車開走。最前面的一輛車因開的太快,一下子衝到水溝裡,兩個?轆陷到了泥水中,車開不動了,這樣後面的幾輛車也過不去了。尚有財看到敵機瘋狂的在上空盤旋掃射,想到:車開不過去,東西就要受損失啊!他不顧個人安危,不怕敵機掃射,從離車很遠的地方,背來兩塊木板,跑到車前墊到?轆前邊,汽車又一加馬力,就開過水溝了,於是一輛接著一輛滿載物資的汽車開出了險地,運往前線的物資沒有受到一點損失。

  在8月13日夜間,敵人在某地安下許多定時炸彈,尚有纔剛好在此地執行修建倉庫任務。天色很黑,沒法看清炸彈所在地點,炸彈不斷地爆炸,他非常擔心大家的安全。天剛剛亮,他就到各處去觀察情況,結果在房子附近來往必經的路旁,發現有一顆定時炸彈。他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炸彈要是不搬走,別說修建任務完不成,還會造成人員傷亡,不知道要受到多大損失!尚有纔馬上想到即使犧牲自己,也要保證大家的安全。他毫不遲疑的把炸彈抱在懷裡,冒著炸彈隨時爆炸的危險,跑到離房子很遠的一個小水溝扔下,等他跑回來,炸彈就轟的一聲爆炸了。大部隊知道這件事後,對其通令表揚,並記大功一次。

  一心為他人的周厚福

  寶清縣志願民工大隊炊事員周厚福,在家鄉時,是一個平常的莊稼人。到了朝鮮戰場上,他不怕任何危險,堅守自己崗位,時時刻刻不忘為祖國做貢獻。

  1951年1月13日深夜,天氣很冷。在老城川一個大院裡,因為民工們要趕著上前方去接任務急等著吃飯,他馬上安鍋下米准備做飯。突然敵機飛來了,投下了數枚炸彈,他不得不趴在飯鍋旁邊的雪堆裡,看守著飯鍋。炸彈不斷爆炸,忽然間,一塊被炸起來的石頭把剛煮上飯的大鐵鍋打翻了。敵機飛走以後,老周爬起來,顧不得打掃身上的雪土,趕緊把翻在地上的米打掃起來,用水淘乾淨後,馬上又煮好了飯,偏巧敵機這時又飛了回來。老周為了不耽誤大家吃飯時間,也顧不上敵機在頭上盤旋,照常給大家送碗、送筷、盛飯、搬盆,隊長招呼要他趴下,他也不理會。這時他唯一的想法是:敵機並不是什麼可怕的東西,讓民工快點吃飽肚子,去接任務纔是最重要的!

  周厚福關愛傷病員,就像關愛自己的親人一樣。他經常主動為傷員接屎接尿,常給傷員講後方生產的故事,安慰他們好好養傷,爭取早日返回前線。有時,他在做完飯後,跑出二三裡地給傷員買東西吃。每月津貼費下來,自己捨不得花,卻常常買煙卷和水果慰問傷員。

  1月28日,他在新城川剛照顧大伙吃完飯,正在飯房裡修理擔架,突然從南面飛來13架敵機,飛機的聲音震耳欲聾。老周立刻想起7名傷員還在西面5間板房子裡,這是很危險的!他想:不管敵機怎樣瘋狂,也不能讓它嚇倒,7名已經負傷的同志可一定要保住!他急忙披上一塊白布跑過去,把傷員一個一個都背進防空洞裡了。這時,敵機飛到上空掃射後,又扔下來6顆炸彈,西面傷員住的2間房子被炸『飛』,其餘3間也露了天,轉移出去的傷員卻一點也沒傷著。飛機過去,老周將這7名傷員安全地安置到另外一個病房裡去。

  周厚福堅守崗位、愛護傷病員的故事,很快地傳遍各個民工隊,志願軍某部隊後勤部第一次評功時,給他記了兩小功。

  不辱使命的鄧興華

  1950年,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後,鄧興華受命率領由方正縣人民組成的兩個擔架中隊,共480餘人支援前方,他擔任政委。擔架隊於12月16日渡過鴨綠江,行軍4000餘裡,越過三八線、三七線,直抵丹陽前線。這支擔架隊穿梭於戰場和醫院之間,戰斗在彈坑戰壕旁邊,配合中國人民志願軍38軍、66軍作戰。他們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奮戰了50多天,奮不顧身地搶救出數千名傷員。在陽德又配合二分部醫院打山洞,護理傷員,裝卸軍用物資。

  朝鮮戰場戰斗異常激烈,隨時都有犧牲的危險,鄧興華每次都機智勇敢地掩護戰友和同志們。有一次,過鐵原時,第一中隊闖了過去,第二中隊被炸散了。有的隊員躲在朝鮮老鄉家裡,有的躲在附近的山洞裡。鄧興華用一天一夜的時間纔把隊員找齊。他為了尋找一個隊員,冒著白天敵人最容易轟炸的危險,往返100多裡路纔把這個隊員找到。

  鄧興華每到一處都把政治思想工作放在第一位。在出國前,他反復講解『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並讓隊員學唱這首歌。以多次強調要給中國人長臉,給方正人爭光。入朝後,他又到處宣傳抗美援朝的偉大意義,提高隊員的思想覺悟。見到朝鮮老鄉,他就指出造成你們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罪魁禍首是美帝國主義,我們中朝人民要團結起來,共同戰斗,打敗美國侵略者;在擔架隊遇到困難、形勢危險、隊員思想波動時,他就講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征,講東北抗聯斗爭事跡。同時積極地創造條件,盡最大可能解決隊員的實際困難。由於他及時地做了政治思想工作,使得隊員的思想穩定了,組織紀律性增強了。

  鄧興華不但對隊員積極地做思想政治工作,而且身體力行,處處起表率作用。在行軍時,他首先照顧體弱多病的隊員,幫他們背米袋、背行李;隊

  員有病了,他親自倒水喂藥;戰斗打起來,他和隊員一樣搶運傷員。他是政委,享受團級待遇,但他從來不把自己當作團級乾部,不吃小灶。他把發給他的給養和物品拿來和大家一起享用。在他的帶領下,方正縣兩個擔架隊圓滿完成上級交給的支前任務。

  宣傳能手柳桂蘭

  提起18歲的柳桂蘭,虎林縣四區仁愛村沒有不知道的。因為她做宣傳工作緊緊地結合了生產和各種工作任務,並能以身作則事事帶頭,推動了生產和各種工作,所以獲得了群眾尤其是婦女群眾的擁護和愛戴,全村人都稱她為『宣傳能手』。

  她做宣傳工作的主要特點就是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影響群眾,事事都先從說服和教育家裡人著手。他尤其善於深入到婦女群眾中去,組織和推動婦女參加生產。她還能利用演劇、說書、唱洛子、說快板、順口溜等各種文娛形式對群眾進行宣傳,並能說服和動員全家參加劇團。在春節的時候,她們全家排劇慰勞軍屬,演出後很受群眾歡迎。

  在選公糧的時候,她耐心地說服母親和哥哥,把家裡的好豆子借出去400多斤。她又向群眾說:『過去日本鬼子搶咱糧食,今天送公糧是給自己隊伍吃,要想鞏固咱們的國防,咱們就要選好糧食。』這樣全村普遍選好糧送公糧。

  1950年11月抗美援朝運動正火熱的時候,各地都展開了自願參軍運動。她向群眾說:『偽滿日本欺壓咱們,今天的好光景是共產黨給咱們的,咱們可不能眼看美國鬼子來禍害咱們。我們要起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經她這一講,群眾紛紛表示要以實際行動抗美援朝。她報名參加志願軍,並且說:『保衛祖國,人人有份,不消滅美國鬼子咱們也別想過好日子。只有好好支援前方,纔能保證打勝仗,保衛咱們的好光景!』她二哥一看,心想:我也是共青團員,決不能落在妹妹的後邊,也就報了名。在他們兄妹的影響下,很快就有22名青年自願報名參加了志願軍。

  由於她熱心為群眾服務,所以在群眾當中威信很高。尤其是全村婦女都說:『柳桂蘭是好樣的!我們跟她走沒錯!』

  本文列舉的只是抗美援朝戰爭中成千上萬志願者中的幾個。多少年過去了,他們雖然沒有照片,沒有影像,甚至沒有留下只言片語,但是他們與全國志願軍中30多萬名英雄和近6000個功臣交相輝映,同樣也是最可愛的人。

  長眠於朝鮮國土上的無名英雄永垂不朽!

  向多年默默無聞的無名英雄致敬!□

  (作者單位:中共黑龍江省委黨史研究室)

責任編輯:連冬雪

紀念建黨96周年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