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恩珍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好戰士,人民公社的好乾部。他生前是黑龍江省慶安縣新勝人民公社新安生產大隊第四生產隊的隊長。因在烈火中奮不顧身搶救公共財產和為了保護很多救火人員的生命安全,被嚴重燒傷。在黨和人民深切的關懷下,雖經多方治療,終因傷勢過重,於1963年2月2日光榮犧牲。在宋恩珍同志追悼會上,他的遺體覆蓋著鮮紅的黨旗。
宋恩珍,1920年1月出生於黑龍江省慶城縣(今慶安縣),祖籍山東,祖父攜全家逃荒,來到東北慶安范家圍子。宋恩珍出生後的第三天,父親死於土匪流彈。寡母領著他們三兄弟忍飢挨餓,熬到兩個哥哥長大,當了長工,日子纔算好過一點。為了糊口,小小年紀的宋恩珍,一天書沒念,就給地主老財當了豬倌。1946年7月他參加東北民主聯軍,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7年多的軍旅生涯中,參加無數次大小戰斗,經受火和血的洗禮,生與死的考驗。每次作戰他機智勇敢,無畏頑強。在長春的一次戰斗中,奉命深入敵後偵察,只身俘虜敵兵數人,出色地完成偵察任務,立大功一次。在遼沈戰役中,宋恩珍和另一名戰友,俘虜一個排敵人,立小功一次。在隨軍學校學習中,立三等功一次。在部隊期間,使大字不識的宋恩珍,由一名普通的騎兵,變成一位屢建功勛的偵察排長。在大軍南下過程中,他模范地恪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繳獲的大批現鈔、物資,從不動用,全部繳公。用自己的津貼費給戰士們買煤燒水洗澡,為老鄉打掃庭院,挑米擔柴,總是走在前頭。
1953年冬,他復員回到家鄉范家圍子,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參加農村互助組,被選為組長。1955年,帶頭組織農民成立農業生產合作社,被選為社主任。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後,擔任管理區副主任、生產隊長。由於勞動積極、工作認真負責,連續被評為模范隊長、公社和縣的模范乾部。
1961年,因遭逢天災,新勝公社新安大隊各生產隊社員生活很困難,四隊尤為嚴重。宋恩珍家住五隊,剛剛蓋上新房。大隊黨支部書記史國范跟宋恩珍試探著述說四隊社員都希望他去當隊長的願望,征求他個人的意見。宋恩珍二話沒說,只說了個『行』,就到窮四隊去當『窮隊長』。頭一年裡,他率領社員興修小型水利,排出澇窪地裡的積水,排不出去的地內種上稗子,戰勝了多年澇災。他還帶領大家改造家家戶戶的破馬架子,改善社員的居住條件。在生產隊,他帶頭乾,出工在先,收工在後,不下於一個棒勞力出工的數量。
1962年夏秋間,社員都忙著自家的農活。正在這時,天降大雨,河水猛漲。宋恩珍帶頭放下自己的活,組織社員挖順水溝,使600畝地未遭水淹。小麥上場,麥場低窪,易被水浸泡。他主動挖順水溝,睡在場院,日夜看守,一直堅持20多天,使小麥免受損失。史國范叫他侍弄一下自己家的園田,他說:『我得先想法救出隊裡的莊稼,這比我那塊田地價值多得多。』秋天他家斷了燒柴,但他不允許大兒子到場院拾一把草。有的社員勸他不必這樣做,他說:『對自己管不住,我沒法管別人。』有的社員想私分糧,串通他的家兄去講情,被他斷然拒絕。他對大家說:『違反上級指示的事不能乾。』
宋恩珍領導四隊,僅僅用了1年多時間,就把隊裡人員思想、生產、生活,來了個大變樣。1962年打糧最多,完成征購任務後,又向國家賣餘糧1.5萬斤。隊上添了車馬,社員們蓋了315間新房。平均勞動日值比1961年提高近一倍,大家因此都喜出望外。
1962年11月8日清晨5時,第四生產大隊的倉庫發生火災。火從倉庫蔓延到種馬圈,蔓延到供銷社營業室。正在場院縫麻袋的宋恩珍發現火情後,一邊高喊救火,一邊向火場衝過去。
宋恩珍招呼社員:『上房截斷火道!』人們迅速搬來梯子上房,掄起鍘刀,砍斷房梁。宋恩珍冒著濃煙烈火,十幾次衝進供銷社營業室,同社員一起,把大批物資搶救出來。當發現營業室裡還有一桶煤油,又衝回去,用盡全力往外挪動300多斤的油桶,大喊著:『共產黨員,快來搬油桶!』正在門外救火的共產黨員張鳳江、董玉生聞聲趕來,油桶蓋半敝著,灑出的煤油濺在人們身上。當油桶挪到門坎上的時候,一團火從房上落下來,引燃了灑在地上、灑在人們身上的煤油。渾身是油的宋恩珍已經幾處著火,堅持著和兩個社員,把油桶搬到門外。火,很快燃遍他的全身。人們爭相為他撲打身上的火,扯下燃著了的大衣和棉襖。一位60多歲的老人,兩次去解他的褲帶,手被燒傷,也沒有解開。
宋恩珍走出室外10多米遠,發現跟前有一堆乾柴,一堆搶救出來的物資,又調轉方向,把油桶挪向另一處安全地方。他忘記了疼痛,一心想著:『救火!救火!』大家把他身上的火撲滅時,他已痛得昏迷過去。圍著他的人們,無不放聲大哭。在送往慶安縣人民醫院途中,宋恩珍被顛簸醒來連問:『火救住了沒有?』『還有燒傷的沒有?』『種馬牽出來沒有?』
宋恩珍全身燒傷面積達85%,其中三度燒傷面積佔55%,皮肉潰爛,有的地方露出了筋骨。他忍著劇痛,從不呻吟,並向醫生表示:『不要緊,我能忍受住。』治療期間,護士不忍心給他那滿是瘡痂的肌膚換藥時,他笑著說:『快換吧,換完了,我給你講個革命故事聽。』這種堅強的毅力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使許多醫護人員深受感動。當生產隊乾部去看望他時,他還念念不忘隊裡的工作,一再叮囑他們好好領導隊裡生產,避免糧食損失。妻子去探望他時,他第一句話就說:『你不要看我了,有功夫多去隊裡勞動,少給隊上添麻煩。』
經過慶安醫院一段治療後,他被轉送到黑龍江省人民醫院。時任中共黑龍江省委第一書記歐陽欽、省長李范五,松花江地區、慶安縣社各級乾部都非常關心他的傷勢和治療,組成搶救組全力搶救,多次到醫院探望慰問。1963年1月22日黑龍江省醫藥公司接到省衛生廳通知,迅速准備了急救藥品、醫療器械43種送到省人民醫院。國家衛生部副部長徐遠北,親自打電話給上海市衛生局,派來廣慈醫院外傷專家,調用飛機由京、津、滬運來急救藥物,七八十名醫護人員和武裝警察,為英雄獻出鮮血。宋恩珍堅強地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熬過86個日日夜夜。但終因傷勢過重,宋恩珍於1963年2月2日凌晨3時逝世,時年43歲。
為了紀念這位好黨員、好乾部,中共黑龍江省委、省人民委員會在哈爾濱市為宋恩珍隆重舉行了追悼大會。黑龍江省人民委員會授予宋恩珍革命烈士稱號。
宋恩珍殉職後,《黑龍江日報》在長達半年時間裡,連續發表通訊、文章、學習報道、社論、詩歌、劇本百餘篇,20多萬字,其事跡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哈爾濱市各界紛紛舉行英雄事跡報告會,許多聽眾深受感動,流下了熱淚。
1963年4月12日,《黑龍江日報》轉載了《人民日報》發表的中共黑龍江省委第一書記歐陽欽的文章:《宋恩珍——平凡而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文章指出:宋恩珍一生所從事的工作、勞動,看起來都是平凡的,但是一個革命英雄人物的成長,是同這些平凡的工作、勞動分不開的。宋恩珍難能可貴之處也正是他幾十年來如一日,在平凡的工作、勞動中,忠心耿耿、埋頭苦乾,為黨為人民做出了不朽的貢獻。他是我們偉大祖國的革命和建設的『無名英雄』。
宋恩珍在平凡崗位中做出的非凡業績及其體現的革命精神,在今天對我們每個黨員切實履行黨的宗旨,始終保持共產黨的先進性,有著重要的啟迪和教育意義。新世紀新階段,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和推進黑龍江省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的發展,需要廣大黨員乾部不忘宋恩珍,並學習他的先進事跡,以他為榜樣,自覺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頭腦;始終保持共產黨的先進性,恪盡職守,踏實工作,務求實效,力爭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業績,為祖國做貢獻,為黨旗添光彩。□
(作者單位:中共黑龍江省委黨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