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哈爾濱
搜 索
十二烈士山
2017-07-31 09:51:58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十二烈士山是為了紀念與日偽軍頑強作戰而犧牲的12位烈士而得名。在那場慘烈的戰斗中,東北抗聯的16名戰士與400多日偽軍進行了一整天殘酷的陣地戰,在他們的頑強拼殺下,打死打傷敵人120多人,抗聯戰士犧牲12名,4名突圍。最後敵人連一件完整的武器都沒得到,十二烈士同狼牙山五壯士一樣英勇而壯烈。

  1938年春開始,東北抗日游擊戰爭進入了最艱苦的時期。抗聯第二路軍總指揮部後方機關同第五軍第三師部隊的根據地是在完達山脈的密山、寶清、勃利三縣交界處的蘭棒山區。蘭棒山麓距第二路軍總指揮部機關和第五軍第三師『密營』30多裡,在尖山子北坡漫崗轉彎處,設置著保衛山裡『密營』的頭道卡子房。此處地勢險要,是敵人進山的必經之路。第五軍第三師第八團一連連長李海峰、指導員班路遺帶領16名戰士駐守在這裡。一連是抗聯第五軍第三師中的『神槍手隊』,全連指揮員和戰斗員過去多是打獵的炮手。連長李海峰是『射手之王』。他們打過不少勝仗,日本侵略軍的官兵在這個連隊的槍口下,喪命的已不下350名。現在,在敵人將要進攻的前夕,一連的18個人駐守在總指揮部和第三師『密營』的頭道卡子上,肩負起保衛『密營』和牽制敵人,同敵人周旋,以便給抗聯大部隊西征創造條件,狠狠打擊敵人的重任。

  當日偽軍向抗聯部隊發起進攻的時候,第五軍第三師接到第二路軍總指揮部的指示:集結第八、第九兩團,准備向勃利、依蘭、樺川等縣轉移,掩護西征部隊的行動。3月16日,第三師師長李文彬下令,要求第八團於19日以前,將寶清西溝與寶石河子之間的尖山子附近的各連隊的警戒部隊撤回,向蘭棒山北麓李炮營集中。一連連長李海峰和指導員班路遺接到命令後,決定在18日拂曉撤出警戒,等待總指揮部交通副官張鳳春到來之後,一起向李炮營集中。連長李海峰建議:連長和副連長分別行動,連長和指導員帶領13名戰士,攜1挺輕機槍在原地等待張副官;副連長率其他人員趕路,向規定地點集結。副連長有些不放心,想要一起等待,一起趕路。李海峰連長說:『雪下得這麼大,咱們一起等,一起趕路,要誤時間,19日前不一定能趕到集結地點。你們先走,踩出一條路來,我們後趕,那不是容易得多了嗎?』指導員也同意李海峰的意見。副連長率領戰士冒著漫天飛舞的鵝毛大雪,向蘭棒山北麓的李炮營出發了。

  3月18日早晨,天空陰霾,大雪飛揚,山風裹著大雪漫著山坡滾動。連長李海峰和指導員班路遺帶領一連小隊,在頭道卡子已經等了兩個小時。在山上站崗的王發(小王黑子),遠遠地發現一個滿身披雪的人向坡上緩緩地走來,他及時向李連長作了報告。李連長問過口令,聽到回答的聲音,斷定是總指揮部的交通副官張鳳春到了。進入卡子房,張副官把一些敵情告訴了李連長和班指導員。他建議說:『富錦、寶清的敵人已出動,正在四處擾亂,到處搜查山邊。咱們應該馬上出發,盡快隱蔽地向李炮營集結!』

  上午8時,李海峰連長帶著小隊頂風冒雪,沿著山坡谷地出發了。兩個多小時,小隊僅僅走了10來裡路,到了石灰窯南溝。李連長嫌走得太慢,他正要超越隊伍往前去帶路的時候,突然發現距離小隊1公裡左右的山邊路上,有300多敵騎兵和小隊平行地向南奔馳;同時又發現,在這股騎兵後面的2公裡左右處,還有一支100多人的騎兵隊伍向著一連小隊猛撲過來。李連長斷定,同小隊平行南奔的騎兵是偽興安軍,他們後面的是日軍騎兵,他們一前一後地急奔,有對小隊形成包圍之勢。他和張副官、班指導員交換了一下眼色,簡單地分析了形勢:我們和敵人遭遇了,步兵不能和騎兵競走。為了大部隊的安全,已被風雪覆蓋了的蹤跡不能再露給敵人,引著敵人進山是危險的,那將危及後方密營的安全。隨後,他當機立斷,沈著而嚴厲地下了命令:『跑步佔領左前方的小孤山,准備戰斗。』

  小孤山是石灰窯溝裡谷地上突然隆起的一座小山,這座小山是一個天然的易守難攻的陣地。一連小隊不顧敵人從後面射來的槍彈,急速地攀上山,在僅有的50米長方的地方,面對東南、西北兩個方向,憑借著岩石、樹木築起『雪壘』,戰士們都進入了陣地。大家心裡明白:敵人比我方多數十倍,已四面來攻,決一死戰的時刻到了!和一連小隊平行奔突的果然是偽興安軍。這支偽騎兵是經過日軍特別訓練的,每個士兵都配備著馬槍、馬刀、手槍、套馬杆子,冬季配有滑雪板,捨馬之後又可成為林海雪原中的滑雪戰斗隊。他們和日本守備隊騎兵100多人,共同來摸索抗聯第五軍經常活動的山邊。敵人在石灰窯南溝,遠遠地發現了李海峰連長率領的正在趕路的一連小隊,馬上和日本騎兵隊拉開了距離,妄圖前堵後追,將一連小隊包圍在谷地縱騎圍殲。當他們發現一連小隊急速佔領小孤山的時候,這幫氣焰囂張的家伙,竟在距離千米之外縱馬鳴槍,瘋狂地向小孤山方向急圍過來。

  偽興安軍猖狂地射擊著,馬隊散開了隊形,狂奔著從西北面包圍了小孤山。在身後向一連小隊猛撲的日軍騎兵,也從東南面以半包圍隊形靠向小孤山。敵人以為小孤山上的抗聯部隊不過纔十幾個人,只要從西北、東南兩面衝鋒夾擊,便可以把他們生擒活捉,而後凌辱處死,以解他們對第五軍大部隊的心頭之恨。敵人持強驕橫,偽興安軍指揮官一聲呼嘯,300多騎兵縱馬衝向小孤山。日本指揮官抽出指揮刀向前一指,一聲嚎叫,100多名日本守備隊騎兵衝上小孤山。敵人的機槍吐著火舌,把小孤山的岩石打得直冒白煙,日造三八馬槍的子彈在小孤山上空穿射,發出『嘎——吜——』的尖厲聲。然而,小孤山上一片寂靜。抗聯小隊勇士們無聲地緊盯著衝上來的敵人,一個個眼裡冒著火一樣的光芒。敵人的先頭騎兵衝上了陡坡,70米、50米,越過半山腰了。剎那間,小山頂上突然機槍、連珠炮同時發射,衝在前邊的日偽騎兵被打得人仰馬翻,紛紛向山下滾去。那些受傷潰退的人馬衝擊了後隊,後隊收不住狂奔的戰馬,戰馬踏住了傷兵傷馬,一時人喊馬嘶,狼狽不堪。班指導員趁敵人慌亂之際,從雪壘後站起身向敵群投出了一顆手榴彈。手榴彈的爆炸聲、機槍的速射聲和排子槍聲連成一片,西北、東南兩面的日偽軍掙紮著逃命,山坡上留下了被打死、打傷的馬匹,雪坑裡留下了十幾具敵人的屍體。戰斗不過20分鍾,敵人的囂張氣焰被煞住了。小孤山陣地巋然不動,勇士們無一傷亡。

  僅僅16名抗聯戰士,逼得日本守備隊和偽興安軍不得不大動腦筋,再不敢莽撞行動了。他們在東南面大山上架起了一門騎兵炮,在西北谷地上離小孤山300米的地方排起了七八挺機槍,以槍炮的轟鳴聲揭開了第二次衝鋒的序幕。東南面轟過來的騎兵炮彈不斷地在小孤山上爆炸,陣地上硝煙彌漫,岩石崩裂,積雪翻騰。抗聯勇士們在厚厚的雪壘裡一動不動地靜聽著,等候著敵人炮聲停息,好迎擊衝上來的敵人。但是敵炮繼續向抗聯陣地轟擊,西北面敵人的機槍不停地掃射,壓得戰士們抬不起頭來。守在西北陣地上的戰士王發,在敵人槍聲中用連珠槍捅開厚厚的雪牆順眼望去,突然發現有百十來個偽騎兵已捨馬徒步衝到山腳下,他猛回頭向李海峰報告:『敵人上來了。』隨後就抬身向山下投去一顆手榴彈。手榴彈落到山腳下爆炸了,同時一顆炮彈也在王發的雪壘旁爆炸,王發壯烈犧牲。徒步的偽興安軍看到他們已被發現,就依仗著機槍火力的支援,怪叫著向山頂衝鋒。李連長不顧敵人的炮火,爬到王發跟前將他抱到一塊岩石下,正在向王發身上覆雪的時候,忽然聽到東南陣地上的魏希林(人稱老魏炮)喊道:『連長,你身後有敵人。』隨著槍響,偽興安軍的一個連副栽倒在李連長身後。衝到離抗聯陣地20米左右的敵人投出了一顆手榴彈,陳鳳山(陳炮)手急眼快,及時撿起手榴彈投回了敵群。就在手榴彈爆炸的同時,守在西北端的機槍手李芳鄰充分發揮了他那挺捷克式輕機槍的威力,一陣猛掃,把敵人打得連滾帶爬,有的死在雪坑中,有的順著雪窩子滾到山邊趴在雪坑中裝死,餘下的七八十敵人急速扭頭逃命。敵人借機槍和炮火掩護而施展偷襲也失敗了。

  西北敵人的機槍又狂叫起來。李連長借著一塊臥牛石隱身觀察著,他向班指導員說:『200米左右,打敵人機槍射手。你回東南陣地吧。』於是李連長發揮了他『射手之王』的威力,他把駁殼槍插在套子裡,從戰士李纔手裡拿過連珠槍,平臥在雪地上,瞄准偽興安軍機槍陣地上居中的一挺機槍的射手勾動了扳機,敵人居中的機槍射手頭一低趴在了雪地上。班指導員從東南陣地上調來了魏希林和夏魁武,他們照李連長的辦法行事,先後打掉了兩個敵機槍射手。此時,李連長又射出了第三槍,敵人機槍陣地已有5個機槍射手斃命。敵人的機槍啞巴了,敵人的指揮官在惶恐中急命機槍手全部後撤,此時他仿佛纔明白,機槍射手中彈並非偶然,而是抗聯勇士們神槍的威力。敵人機槍手向後撤退時,抗聯機槍射手李芳鄰用他的捷克式機槍尾追敵人射擊,給敵人以殺傷。在敵人機槍瘋狂掃射時,西北陣地上李纔壯烈犧牲,排長朱雨亭(下江聯軍教導隊培養的學員,准備提拔為指導員,也叫朱自新)負傷。

  設在東南山上的騎兵炮又開始轟鳴了,炮彈連續不斷地落在小孤山僅僅50米長的抗聯勇士的陣地上。戰士築起的雪壘多被砸塌。王仁志犧牲,李連長左腿負傷,班指導員胸部負傷。炮火過後,敵人從東南和西北面又發起衝鋒。西北面的偽興安軍在敵人炮轟時,有百十個換上了滑雪板,用最快的速度『飛』向抗聯陣地;東南面的日本守備隊約50名騎兵縱馬向抗聯陣地狂奔,很明顯,敵人企圖用快攻手段拿下小孤山陣地。守衛在西北陣地上的勇士用排槍射向『飛』來的偽興安軍,李芳鄰掌握的機槍用快射掃向『飛』來之敵,勇士們用火力組成了一道封鎖網。敵人的滑雪衝鋒隊碰上抗聯戰士射擊的子彈,有的兩支滑雪板向上一舉,一命嗚呼;越過火力封鎖線的敵人『飛』到山腳下,他們慌忙丟掉滑雪板和滑雪杖,臥倒在雪窩子中,用三八馬槍一齊向抗聯陣地盲目射擊。此時,李連長小聲地命令著:『注意節省子彈,敵人不衝不准開槍,看我收拾他們!』他眼睛向山腰尋覓著,偶爾放一槍擊斃一個畏縮在雪窩中的敵人,再放一槍又擊斃一個。約摸過了半個小時,忽然偽興安軍的一個小頭目躬起身來,畏縮在半山腰的敵人也有幾個人躬起身,一聲吶喊向抗聯陣地蜂擁衝來。隨著李連長的駁殼槍一個連發猛擊,李芳鄰的機槍又噠!噠!噠地速射起來。第一個躬身前衝的小頭目一頭栽倒在雪坡上,跟他一道躬身前衝的敵人也先後栽倒在雪坡上。餘下的敵人也顧不得他們的滑雪用具了,嗥叫著抱頭滾到山腳下,蜷伏在雪窩子裡。

  東南面50餘名日本守備隊騎兵衝到山腳下之後,迅速捨掉馬匹,分散著躬腰向抗聯陣地逼近。到了半山腰,他們瘋狂地發起進攻,向上衝鋒。60米、50米、40米,班指導員一聲令下,戰士們開槍射擊,敵人被逼得臥在半山腰坡地上不敢動彈。魏希林、夏魁武從西北陣地回到東南陣地,他們照准雪窩子裡的敵人單槍發射,槍一響,敵人在雪窩裡一掙紮就永遠不能動了。等到這邊的敵人聽到西北方槍聲大作時,他們又一哄而起聲嘶力竭地吶喊著向上衝鋒,但不一會就被陣地上的抗聯戰士放倒了六七個,他們再不敢臥倒在山坡上與抗聯僵持了,於是一窩蜂似地滾到山腳下,找個積雪最深的地方蜷縮起來。在打退日本守備隊衝鋒時,抗聯戰士陳鳳山中彈犧牲。

  日偽軍從東南、西北兩面發起的第三次衝鋒又以喪命拋屍的結局而告終。日軍和偽興安軍在抗聯第八團一連小隊勇士的打擊下,龜縮在山腳雪窩子中喪魂落魄,畏縮不前。這激怒了日軍指導官,他暴跳如雷地喊著:『活的抓不到的,統統的打死,打死!』敵人要孤注一擲了。除了蜷縮山腳下雪窩子裡的敵兵而外,日軍指揮官指揮著不足300人的偽興安軍和日本守備隊,重重包圍小孤山,准備從四面一齊發起衝鋒,使抗聯小隊分散兵力,首尾不能相顧,妄圖在鏖戰中將抗聯小隊消滅。

  下午2點,敵人在炮擊抗聯陣地之後,發起了第四次衝鋒。日軍手端著上了刺刀的三八馬槍,『呀!呀!』怪叫著,從東南面衝向小孤山陣地。偽興安軍狂叫著『殺!殺!』從西北面衝向小孤山陣地。他們的七八個輕機槍手平端著機槍,分散到四面,緊跟著徒步衝鋒的敵人,同時向小孤山陣地掃射。敵人衝到了山腳下。

  一連小隊陣地上剩下的勇士們經過三次酣戰,多數人已經負傷。他們面對著從四面擁上來的敵人,格外沈著冷靜,從容不迫,按照李連長的部署分成4個小組守衛著陣地。他們自動檢查了自己的槍支彈藥,把剩下的手榴彈放在陣地前沿。聽著越來越近的敵人狂叫,看著在山坡雪地上一跐一滑地向上蜂擁的敵人,除了李芳鄰的輕機槍沒動而外,其餘10位勇士都已照李連長事先的命令開始了瞄准單射,充分發揮炮手的威力,十幾聲槍響,十幾個敵人倒在雪坡上,不死即傷。楊德纔看到山腳下100米以外有個偽興安軍的指揮官在督戰,他端起連珠槍,一槍把他放倒在雪地上。李連長、班指導員和朱排長的3支駁殼槍專打已經衝到半山腰的敵人。魏希林的兩杆槍專跟在敵人向抗聯陣地上掃射的機槍手。敵人畢竟人多勢眾,他們大多數衝到了半山腰,正在跨越著馬屍、人屍向上擁。李連長大喊一聲『打!』李芳鄰的機槍噠!噠地掃射起來,敵人被壓制在雪窩中。稍停片刻,敵人又繼續衝擊。東面的魏希林胸部受了重傷,他摸出子彈,正要壓入槍膛,忽然身體癱軟,壯烈犧牲。早已負傷的排長朱麗亭打完了自己的所有子彈,把駁殼槍插在腰裡,又急滾到魏希林身邊拾起連珠槍射擊起來,一聯子彈沒打完,山下射來的一串機槍子彈擊中了他,他平靜地躺下了。東面只剩楊德纔一個人在守衛著,班路遺指導員從南面趕了過來。

  激戰到下午4點多鍾,在西南守衛著的李連長的左腿又負了幾處傷,他已經不能行動了。李芳鄰剛打倒衝到半山腰的幾個敵人,子彈就打光了。他瞅瞅李連長,李連長命令道:『拆開,把零件扔到深雪裡,不能讓敵人得去。』李芳鄰眼裡含著熱淚拆開他朝夕相處的心愛的機槍,把零件扔在雪窩子中,揀起一支連珠槍,和連長並列地臥在雪地上,准確地向敵人射擊著。他連續打死了兩個敵人機槍射手,自己也中彈犧牲了。西面只剩下李連長一個人,只聽他喊到:『楊德纔、張副官,你們過來。』他們3個人一起商量著對付敵人的辦法。

  夕陽的餘輝映紅了西邊的半拉天,進行了一天的鏖戰仍然繼續著。臥伏在半山腰的幾股敵人再次向抗聯陣地發起攻擊。胸部受傷的班指導員和張全富頂在東面,20來個鬼子兵向他們瘋狂地衝過去,一支駁殼槍和一支連珠槍的火力難以擋住敵人,班指導員又身中一槍昏了過去。10來個鬼子兵衝到陣地上,張全富的連珠槍沒上刺刀,難以施展,他迅速地從陣地前沿抓起了最後的兩顆手榴彈一躍而起,當敵人端著上了刺刀的三八槍逼近時,他拉響了兩顆手榴彈,和敵人同歸於盡。在手榴彈的爆炸聲中,班指導員醒了過來,忙用駁殼槍打倒了在陣地上發愣的兩個鬼子兵,但班指導員因流血過多也犧牲了。被炸傷的夏魁武和另一個戰士繼續頂在南面,十幾個鬼子兵衝到陣地前沿,被夏魁武放倒3個。另一個戰士擊斃一名跟在他後面的機槍手。夏魁武身中數彈壯烈犧牲。抗聯一名戰士拋出了一顆手榴彈,敵人纔逃竄下山。西、北兩面的敵人衝鋒的次數不多,張鳳春、楊德纔抬著雙腿負重傷的李海峰連長從西到北,從北到西,敵人從哪邊來他就從哪邊打。李連長用3支已經壓好了子彈的連珠槍一槍一個地打擊敵人,打得敵人心顫膽寒,抱頭鼠竄。在他身旁負責壓子彈的楊德纔不幸中彈犧牲。

  夜幕低垂下來,山腳下,連續衝擊一天,大受損傷而喪失斗志的敵兵,分散地龜縮在雪丘旁邊。

  山上,抗聯陣地上只剩5個人了,受傷的戰士們在南面監視山下,張鳳春在北面,李連長在西面,東面已空了出來。李連長把張鳳春叫到跟前。真是奇跡,總部交通副官張鳳春身上卻沒有一處傷痕,只是在來往搬動李連長的時候,鮮血染滿了他的前衣襟。

  李連長輕聲問:『張副官,你身體咋樣?身上帶有文件嗎?』

  『我沒有受傷,身上有封重要文件。原先准備到集結點交給上級,現在看來只能毀掉了。』

  『不必。現在天黑了,你要找機會和受傷的戰士們突出去!』『哪有什麼機會呢!跟敵人拼到底!還有3個戰士傷也不輕。』

  『一定要突出去。信件是重要的,一定得交給上級,這裡的情況也需要向上級匯報。天黑了,我想好了,我能給你們創造突圍的機會。帶戰士們到山下找個地方隱蔽,多保存一個人,就為抗日增加一份力量!』

  『你怎麼辦?』

  『我兩腿都斷了,不能動,山上沒有隱蔽處,你們沒辦法帶我衝出去,只有一拼。把手榴彈給我集中一下。』

  張副官從已經犧牲了的勇士們身旁收集了3顆手榴彈交給了李連長。他把剛纔李連長的話告訴了3個戰士,又把犧牲了的的屍體一個個地用雪覆蓋上,向他們脫帽致敬。他從班指導員和朱排長身旁揀起駁殼槍,又揀了兩支裝有子彈的連珠槍,把其餘的空槍甩入到深雪窩中,然後來到李連長身旁。有一個戰士爬起來,正和連長說話,他不同意撤出戰斗,堅決要和連長留在陣地上同敵人拼殺到底。李連長說:『找機會突圍出去。這是命令!』

  李連長接著說:『把我這支槍也帶上,它有八成新,還可以很好地發揮殺傷敵人的作用。把犧牲的名字告訴上級……』

  伏在山腳下雪丘旁的敵人一個多小時也沒聽到小孤山上的動靜了。他們偷偷地從東南面向小孤山上爬著。李連長臥在棱線的中間陣地上,他先看到幾個帶著日本軍用棉帽的敵人在陣地前沿露面,漸漸露出了大半個身子,於是甩過去一顆手榴彈。在手榴彈爆炸的時候,張副官和3個戰士分別從西、北兩方面沒有雪丘的地方輕輕地滑下去。敵人在雪地上臥了片刻,聽聽沒有動靜,就又從東南面爬上了陣地,端著三八馬槍直起身來向前移動。李連長又投出了第二顆手榴彈,炸倒了4個敵人,其餘的敵人慌忙臥倒,開始用他們剛剛適應了的眼睛向陣地上搜索著。當他們發現靜靜地臥在雪地上的李連長時,唯恐再有手榴彈投來,不敢動彈。其中一個敵人向李連長打了一槍,李連長『啊』了一聲,一動不動。過了片刻,又有幾個敵人摸上了陣地,先前打槍的敵人以為他一槍已致李連長死命,就爬起來向李連長走來,其餘三四個敵人也以為沒有危險了,跟著走了過來。他們來到李連長身旁,李連長拉響了最後一顆手榴彈……

  敵人陸續衝到山頂,蟻聚在棱線上。他們用腳趟過了山頂雪地,把張副官等用雪覆蓋的烈士的遺體趟了出來,但卻沒有找到任何一件完整的武器。抗聯12位勇士就這樣在與敵人的頑強廝殺中,壯烈殉國。

  抗聯第二路軍總指揮周保中在他的日記中,為悼念十二烈士,寫有排律一首,其詩雲:

  蘭棒山頂雲霧重,寶石河邊雪花飛。

  寇賊凶焰猶未盡,十二烈士陷重圍。

  神槍縱橫掃射處,倭奴偽狗血肉堆。

  竟日鏖戰驚天地,膽壯氣豪動神鬼。

  不惜捐軀為革命,但願失土早歸回。

  他年民族全解放,指點沙場吊忠魂。

  (選自《東北抗聯紀實》,本文發表在《世紀橋》2011年第二十四期)

責任編輯:連冬雪

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