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尚志,1908年生於遼寧省朝陽喇嘛溝村。1926年入黃埔軍校學習,1932年任中共滿洲省委常委、軍委書記。同年,被派往張甲洲領導的巴彥游擊隊工作,任參謀長,政委等職。趙尚志率領部隊在白山黑水之間抗擊日寇,使敵人聞風喪膽。他指揮了著名的『肖田地突圍』、以少勝多的『冰趟子戰斗』等,使敵人驚呼『小小的滿洲國,大大的趙尚志』。
趙尚志傑出的軍事纔能毋庸置疑。然而,其戰斗的一生極為坎坷。他曾三次被敵人逮捕(1927年3月、1930年4月、1933年1月);三次身陷囹圄(1927年入吉林監獄,1930年4月入沈陽監獄,1938年在蘇聯內務部禁閉室);一次赴刑場陪決(1927年4月);兩次被錯誤地開除黨籍(1932年和1940年);三次被撤銷職權(1932年,1938年,1940年)。然而無論身處何種逆境,他從沒有喪失抗日的決心和信念,他的崇高品質和頑強的意志在這些考驗中充分表現出來並得到昇華。
1940年11月上旬,趙尚志應蘇聯邀請,赴伯力參加會議。到蘇聯後,由於此前被錯誤地開除黨籍以及被撤銷了東北抗聯第二路軍副總指揮的職務,於是,趙尚志便失去了參加這次會議的資格。在這種窘迫難堪的狀況下,趙尚志雖然心緒不快,但並未喪失革命的信心和斗志。他說:『誰也不要,我一個人也革命。』自參加第二次伯力會議至1941年秋,一直被強制留在異國的趙尚志十分渴望返回東北戰場。在他一再要求下,蘇方答應由他率領一支小部隊去北滿執行特殊任務:一旦日蘇戰爭爆發,便去炸毀興山(鶴崗)的發電廠和佳木斯至湯原間的鐵路、橋梁,並配合蘇方在小興安嶺處,湯旺河流域老白山附近修建飛機降落場。蘇方要求這支小部隊過界三個月之後,不管情形如何,都必須返回蘇聯。
趙尚志一行回國後,以梧桐河上游的老白山為活動據點,隱蔽等待日蘇戰爭爆發,准備執行預定任務。可是,兩個月過去了,日本對蘇聯並沒有什麼特殊行動,也沒有出現日蘇戰爭爆發的形勢。他對蘇方對形勢的估計表示懷疑,決定不按計劃返回蘇聯,並堅定地和戰友說:『我死也要死在東北』、『寧肯死在東北抗日戰場,也不回蘇聯』,表達了他要在東北戰場將抗日斗爭進行到底的決心。
作為東北抗日游擊運動的主要領導,趙尚志早就是日偽當局全力捕殺的對象。1941年末,趙尚志率小部隊在鶴立、湯原北部地區開展活動的情況被敵人偵知。興山偽警察署署長田井久二郎、特務主任東城政雄積極謀劃采取極秘密的手段,派遣偽裝密探潛入趙尚志部隊,妄圖將其引誘到警察控制范圍,伺機使其負傷並加以逮捕。
1942年1月上旬,敵人按計劃選中的特務劉德山偽裝成收山貨的老客潛入趙部。趙尚志的小部隊此時正急於擴大隊伍,所以劉很快便騙取了趙的信任。敵人不久又派出了二號特務張錫蔚進山,伺機潛入趙部。2月8日,張錫蔚找到趙的部隊,並在劉德山的幫助下,混入部隊。隨即,二人按田井久二郎制定的計劃向梧桐河金礦方向引誘趙尚志。當晚6時,特務劉德山向趙尚志『獻策』說:『梧桐河金礦警察分駐所警備力量缺乏,現在正是襲擊的好機會』。趙尚志經過考慮,作出決定:12日拂曉,襲擊梧桐河金礦偽警察分駐所和警備隊,並做了具體部署。
隊伍向梧桐河金礦方向移動,來到呂家菜園子附近時,劉德山認為謀殺趙尚志的機會來了,於是平靜地對大家說:『這裡離分駐所不遠了,咱們到菜園子屋裡暖和一下。』接著又說,『你們先去,我去解手。』說罷,他轉身行至趙尚志身後,舉起步槍便向趙尚志射擊。由於近在咫尺,趙尚志後腰中彈立撲在地。頓時,趙尚志對發生的一切明白了,劉德山原來是潛伏的特務。於是他強忍劇痛,操起手槍便向正朝戰士王永孝開槍的劉德山打去。劉德山頭、腹部各中一彈,當場斃命。姜立新把趙尚志背到呂家菜園子小屋裡,趙尚志覺得傷勢過重,於是命令姜立新等拿著文件迅速離開。與此同時,特務張錫蔚聽到槍響後,急忙跑至梧桐河金礦偽警察分駐所。聽到張的報告後,在梧桐河擔任警戒任務的縣偽警備隊警長穴澤武夫和分駐所所長李樹森於忙亂中臨時召集十二名偽警察、警備隊員組成一支『討伐隊』。『討伐隊』在張錫蔚的帶領下,立即包圍了呂家菜園子。接著,戰斗打響了。十五分鍾後,槍聲停止,戰斗中,王永孝腹部被機槍子彈打傷,負了重傷。敵人派人從金礦局叫來兩張爬犁,將身負重傷的趙尚志、王永孝和劉德山屍體運往梧桐河金礦偽警察分駐所附近的一個工棚裡。
為了了解抗聯的活動情況,得到口供,又鑒於趙尚志身負重傷,無法行動,敵人便於現地對他進行突擊『審問』。趙尚志雖腰部受貫通傷,血流不止,但他依然與敵人展開頑強的斗爭。
趙尚志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強忍劇痛,堅持斗爭,在殘暴的敵人面前表現出來的凜然正氣和寧死不屈的英雄氣概充分反映了中華民族不甘屈服於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民族尊嚴;臨大劫而志不可奪,則表現出了一個革命者對黨、對人民、對祖國的無限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