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8月16日訊 14日,哈爾濱市民張先生向生活報記者反映,他於2011年花102萬元買的保時捷卡宴前幾天被一輛貨車剮蹭後,送到4S店維修,4S店在未定損、自己不知情更沒有簽字確認的情況下,就直接把車切割了。15日,生活報記者來到位於哈爾濱市松北區中源大道的保時捷4S店進行了采訪。

卡宴車主:既沒定損也沒找我簽字直接把車切了
張先生告訴記者,10日,他的車停在哈市南崗區一小區內,被一輛大貨車在倒車時剮蹭,造成右後葉子板劃傷,當天下午送到江北的保時捷4S店維修。由於前臺接待的顧問小劉比較忙,就表示先把車輛放在店裡定損,出來價格電話通知他。第二天,肇事方打電話叫張先生一起去交警大隊進行責任認定,對方全責,並詢問報價。張先生又向小劉諮詢報價,對方表示最快要下周一周二出來。13日,張先生再次詢問報價時,小劉卻在電話中說:『車已經被切割了。』
『正常情況下,車輛會先定損,然後經保險公司同意,再給肇事方打電話告知價格,簽字同意後,肇事方再墊付維修金纔能開始維修。這次既沒定損,也沒溝通如何維修,甚至沒有獲得我的同意、簽字,也沒有墊付維修金,4S店就急忙把車切割了,太奇怪了。』張先生說。
接待顧問:當時提出過切割但沒有當場敲定
15日,生活報記者與張先生一起來到江北保時捷4S店。張先生給記者出示接待顧問小劉給他發來的信息,信息上寫著:『是我的原因造成的,我個人補給您2萬元。』
之後,小劉告訴記者,11日,張先生來修車時,他看到車被撞得比較嚴重,就提議切割,當時比較忙,沒有敲定。張先生走後不久,保險公司工作人員就來到店裡,經保險公司同意,進行處理的。當生活報記者問到,為什麼沒有找張先生簽字確認時,小劉沒有正面回答。
在聽完小劉的解釋後,張先生表示,『如果事先跟我溝通過,我肯定會自己權衡。因為我也諮詢過汽車修理廠,對方表示可以通過不切割的方式進行處理。』
售後經理:沒有經車主簽字是我們工作失誤
生活報記者在車輛維修間見到這臺已經被切割的保時捷卡宴,從後車門部分開始一直到右後側尾部整個都被切割下來了。
生活報記者見到保時捷負責售後的崔經理,記者諮詢維修正規流程如何時,崔經理答復道:『正常流程是前臺接待和客人簽字確認後,纔能對車進行修理,這次確實是沒有經過車主的簽字同意,是我們工作上的失誤。』對於未知情就被切割的原因,保時捷方面沒有給出確切答案。
張先生表示,4S店將車這樣一切割,不僅增加維修費用,而且還會影響到車的安全性,還加大車的折舊率,二手車交易時,一看就是切割後的車輛,這些損失應該由存在過錯的保時捷4S店來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