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1日訊(戚牧 記者遲亦達)『哈爾濱市賓縣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振興發展的重要內容,著眼於農業主要矛盾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的實際,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哈爾濱市賓縣委書記鄭永剛說。近年來,哈爾濱市賓縣大力調整優化種植結構、推動農業轉型昇級。農民的錢包更鼓了、企業的實力更強了,內銷出口雙豐收的同時,貼著龍江標簽的特色農產品在海內外叫得更響了。說起在海外叫的上號的龍江特色農產品,就不能不說張廣纔嶺西麓支脈的高泰;說起高泰,就不得不說起這樣一個特殊身份:經紀人。


王興,48歲,哈爾濱市賓縣常安鎮光恩村魚得水屯人,作為高泰經紀人的代表,從王興手裡推出去的『網紅』有很多,法國達能、意大利費列羅、日本山崎面包等世界級名企豪門每年要花高價把它們招入門下。它們長得也很紅,這些『網紅』就是賓縣特產的草莓、樹莓、紅豆果等漿果。
如何由村民嘴裡的『老王』變身成王經紀?一切還要從2005年的一個決定說起。
從陌生到熱愛——意識形態上的轉型
『別種玉米了,收益低、賺的少;咱賓縣的地適合種草莓、樹莓,不愁賣、賺的多!』2005年哈爾濱高泰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負責人來到他家,這是一家做農產品外貿的企業,之前在省內外零散收購漿果等產品加工出口,而在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要在賓縣打造自己的種植基地,希望農戶能加入。
『丟下祖祖輩輩輩一直種的玉米,改種不熟悉的漿果?靠譜嗎?』王興決定冒把險、試一試。這一試,王興嘗到了甜頭。『就拿樹莓來說,畝產將近3000斤,一畝純利在5000元以上,比種玉米收入翻了幾番。』隨後,王興把自家所有的地都拿出來改種了漿果。
『咱屯那幾家改種樹莓、草莓的都賺錢了!』這消息就像一陣風兒,農戶紛紛要加入種植基地,改種漿果。為了便於溝通管理,高泰推出了公司+經紀人+農戶的三位一體模式,王興等一批在鄉村有威望的農民當上了經紀人。
『經紀人就是農戶和企業間的一道橋兒,我們要把企業種植要求和標准、市場變化的信息傳遞給農戶,也要把農戶在種植過程中的需求、困難反饋給企業。』王興告訴記者,每到采摘季也是他一年最忙的時候,經紀人要負責把農戶采摘的漿果轉運到公司去加工和速凍。


用匠心做好果——嚴控多檢的要求
據哈爾濱高泰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常務副總於永豐介紹,隨著企業規模和實力的逐年壯大,縣域內特色產品出口國家越來越多,主要有歐盟成員國、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東南亞共計30多個國家和地區,多家世界知名的企業訂單也從海外落在賓縣。
賓縣漿果品質好,首先源於賓縣的水土氣候好。一方水土養一方果,賓縣的寒地黑土有機質含量非常高,而且溫度適宜,能給樹莓等漿果提供很好的養分,同時減少病蟲害。除了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外,贏得國際名企青睞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賓縣以企業為核心,有機果蔬從種植、采摘、加工到最終出口確立了一套嚴格的標准,確保質量達標。
『歐盟對有機食品的進口有著全球最嚴苛的標准,不但要確保絕對有機,而且對細節也嚴格把關,即使在一盒樹莓果裡發現一根頭發,也可能會退貨並向我們提起賠償。』哈爾濱高泰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於永豐說,對方要求嚴苛,我們就要比對方更嚴纔能讓人家服氣又放心地把訂單交到你手上,『農戶從種到收,每個環節都有技術人員監督指導,確保全部人工除草,絕不使用任何農藥;產品出口前要經過地頭抽檢、采摘抽檢、加工環節抽檢和出廠前抽檢四次取樣檢測;企業還花千萬巨資從英國引進激光色譜果蔬檢選儀,從韓國引進X射線異物挑選機,確保漿果在速凍前無蟲、無雜質。』
今年初,針對玉米比較效益下降的實際,按照省市『一減四增』的總體要求,深度謀劃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不斷優化農業種植結構和區域布局,發展質量效益型農業。如今的哈爾濱市乃至黑龍江省,遍地的『網紅』等著各類經紀人全力挖掘,哈爾濱市賓縣的漿果類網紅已經填補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後的短暫空白,下一個在這寒地黑土崛起的『新勢力』又將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