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哈爾濱  >  哈爾濱
搜 索
『德3』種子有多強 八五五農場普現『噸糧』
2017-10-17 09:18: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遲亦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17日訊(記者 遲亦達)『「德3」的表現太出色了,「噸糧」(畝產達2000斤)的出現在我們農場已經很普及了。』黑龍江省八五五農場第二管理局第八作業站站長於富順說。這個『德3』,就是給他、給農場帶來巨大效益的德美亞3號玉米種子。

第二管理局第八作業站站長於富順介紹指導工作情況。東北網記者 遲亦達 攝

  金秋十月笑滿田,機械走過金黃濺。10月15-16日,記者隨墾豐種業有限公司來到黑龍江省八五五農場,與種植戶、糧商及墾區相關工作人員共同享受豐收的喜悅。

八五五農場種植戶正在田間機械收割。東北網記者 遲亦達 攝
收割後的德美亞3號。東北網記者 遲亦達 攝
鏟車正在卸糧。東北網記者 遲亦達 攝
八五五種植戶杜傳軍介紹今年豐收情況。東北網記者 遲亦達 攝

  首批收獲者均畝產2200斤玉米年務工20天即可獲利

  『我已經種了6、7年地了,從4、5年前開始種德美亞3號玉米種子,最低產量也能達到每畝1600斤,今年每畝均產達2200斤,』黑龍江省八五五農場種植戶杜傳軍告訴記者,『我在2015年畝產更高達2300斤,墾豐種業還給我頒獎了呢!』

  據介紹,杜傳軍是今年八五五農場較早播種的種植戶,也是最早收割玉米的種植戶,他將自己的300畝旱田全部種上了墾豐種業的德美亞3號種子。從播種、噴藥、深松、苗後藥、追肥等步驟到最後的收割,全年務工總天數只有20天左右。『德美亞3號是我種地以來務工時間最短的,經濟效益最實惠的。』杜傳軍說道。他收割的38%水份的德美亞3號玉米以每斤0.5元錢賣出,共賣出330噸玉米,平均每畝地收獲400元,德美亞3號的經濟效益相當可觀。

第二管理局第八作業站種植戶楚龍江介紹豐收情況。東北網記者 遲亦達 攝

  自主機械化研發及化肥配比致豐產豐收

  『今年我種了220畝德美亞3號,明年打算再多種300畝!』黑龍江省八五五農場第二管理區第八作業站種植戶楚龍江信心滿滿的說:『德美亞3號是我種地20多年來最穩定、表現最好的種子作物。』楚龍江1991年開始種地,通過務農經驗及學習進步研究出自己的一套化肥配比,可讓玉米高產。他還琢磨進口氣吸播種機的播種原理,用自家的國產播種機進行改造,達到同樣精准度高、播種量大的播種效果。

黑龍江省牡丹江祥遠公司總經理於斌向記者介紹烘乾塔。東北網記者 遲亦達 攝

  脫水快、成本低廣受糧商青睞

  『我們公司是八五五農場最大規模的烘乾公司,烘乾塔流水線每天約處理800—1000噸玉米,屯糧量達5萬噸。』黑龍江省牡丹江祥遠有限公司總經理於斌向記者介紹公司正在24小時飽和工作的烘乾塔流水線。現階段每天基本能收上來1000噸左右的玉米,每天也將運走1000噸玉米外銷,基本無屯糧。當記者了解到德美亞3號佔95%該公司烘乾塔作業時,於斌說道:『顆粒飽滿呈馬齒狀,容重高的半膠質德美亞3號廣受市場喜愛,脫水快,烘乾成本低也讓當地眾多糧商與許多德美亞3號種植戶簽訂了收糧合同。』

  『我們農場屬於旱田農場,主要以種植玉米為主。從2012年開始,大面積種植玉米,近幾年結構調整之後,今年也達到17萬畝地玉米種植面積。』黑龍江省八五五農場農業科科長兼農機科科長劉龍江說。

待烘乾堆積如小山的德美亞3號玉米。東北網記者 遲亦達 攝

烘乾流水線。東北網記者 遲亦達 攝

烘乾流水線上的德美亞3號。東北網記者 遲亦達 攝

  據悉,通過近年來對種子優中選優,引導種植戶種植德美亞3號,17萬畝土地上的種植戶,選擇德美亞3號種子的達90%以上。今年,農業部門根據種子特性,采取優良措施,通過良種良法提高德美亞3號的產量。該農場最高產量每畝地達2300多斤,平均產量也在畝產1800斤左右,得到墾區廣大種植戶的認可。

責任編輯:連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