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哈爾濱  >  哈爾濱
搜 索
冰城耄耋夫妻:『騰挪日記』記錄異地養老經
2017-10-23 08:22:30 來源: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10月22日訊 隨著哈爾濱市氣溫持續走低,熱衷『候鳥式養老』的老人們又開啟了『南飛』過冬的生活模式。

  冰城耄耋老夫妻鮑盛席、劉桂榮已經選擇異地養老二十年了,這期間他們去過三四十個地方,都是租房生活。老夫妻『冷向南飛,天熱北歸』,並把自己的異地養老日記整理出來,命名為《騰挪經歷》,為其他有異地養老想法的老年朋友提供參考。近日,生活報記者采訪了他們的故事。

  一次旅行經歷開啟『候鳥式養老』模式

  今年,鮑盛席86歲,老伴劉桂榮82歲。退休前,他們都是企業的中層乾部。退休後,老夫妻像很多老年人一樣,喜歡上了旅游。在1995年的一次旅行中,他們偶遇了一些到南方過冬的老年人,『他們勸我們冷天到南方租房子過冬,天熱了再回北方避暑。我和老伴聽了特別受啟發,因為我們住的房子朝向不太好,每年冬天待在家裡很冷。房子在六樓,年齡大了爬樓梯也不方便。』鮑盛席老人介紹說,那時候還沒有『候鳥式養老』這個時髦詞,但之前老伴已經和他商量,冬天想在哈爾濱租個樓層低、陽光好的房子,既然想租房,為何不到南方租房子過冬呢?於是,老兩口一商量,在1996年元旦去了三亞。

  海南溫暖的冬季,讓老夫妻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舒適。『在那度假期間,我和老伴玩遍了大小景點,爬山、游泳、唱歌。我們租住的房子離海邊很近,晚上站在海邊,海風徐徐吹過,沙鷗點水,令人心曠神怡。各種南國樹木蒼翠欲滴,看了就讓人精神抖擻……』幾個月的租房生活,讓兩位老人一下子愛上了『候鳥式』養老。而且,算下來異地養老的成本也不算很高。吃的是各種新鮮蔬菜,住在海邊吹著海風,冬日裡還可以四處游玩、下水游泳,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更重要的是,劉桂榮的哮喘也好了很多。那次感受良好的異地養老經歷,讓兩位老人異地養老模式一發不可收拾。

  這之後的二十年裡,他們不僅嘗試在海南過冬,還先後去過廣州、廈門、武漢、興城、葫蘆島等三四十個地方。老人說,他推崇的異地養老居住模式是『家在岸邊,與水相伴。自然環境優雅,纔能樂享生活。』

  異地養老他們更鍾愛小城鎮的愜意

  鮑盛席老人說,他和老伴不愛湊熱鬧,與年輕人喜歡去景區游玩不同,他們租房子更注重追求愜意的生活感受,所以當北方去海南過冬的老人越來越多時,他們選擇了去一些知名度不高的小城鎮養老。

  鮑盛席老人出生在營口市遼河岸邊,他說可能是上了年紀的緣故,這些年他越來越喜歡去興城養老。『那裡環境優美,空氣清新。遠離工業的海濱小城,有著別樣的安寧與靜謐。小城不大,但有山、有海、有島,還有溫泉。尤其是租住在城郊帶院的平房裡,早晨伴著雞叫聲起床,晚上還能看到滿天的星星,別提生活有多愜意了。』鮑盛席的老伴劉桂榮回憶說,那期間,他們租住的房屋,房前屋後種著各種果樹,滿院子的清香;每天還能看到雞、鴨等家禽踱著方步、撲騰著翅膀到處溜達。

  『我和老伴在院子裡的空地上打太極拳,天氣好時就跟在那裡結識的老伙伴們去爬山、釣魚、泡溫泉……』回憶起在雞犬相聞的小城鎮度過的幸福時光,鮑盛席老人也是贊不絕口。

  寫『租房日記』記錄異鄉生活點滴

  多年的異地養老生活,讓鮑盛席老人積累了豐富的租房經驗。而且,每次租房,他都會寫下日記,有租到心怡房子的快樂,也有租到鬧心房子的煩惱,還有租房的注意事項等等。

  采記中,鮑盛席老人一邊說一邊翻開日記,向生活報記者展示其中的內容。『編組站呀編組站,車頭工作漫無邊,吵得人們睡不安,趕快搬啊趕快搬……』在2001年的一篇租房日記開頭,老人這樣寫到。原來,那時租房經驗還不足的夫妻倆,只關注了房屋的朝向和格局,卻忽略了那房子旁邊就是火車編組站的地理位置,結果火車鳴笛聲,不分晝夜,吵得兩位老人根本睡不安穩。最終,他們只住了不到三天就搬家了,還損失了當月的租金。

  『合租的房子最好也不要選,碰到不好的鄰居會很鬧心。我有一次因為生爐子沒弄好,使煙嗆到了鄰居家,鄰居家的老人把共用的門封堵上了。他家還有另一個門能走,可我和老伴只能爬窗戶進出,太窩心了。』鮑盛席老人說,當然租房也有不少溫馨的記憶,尤其在鄉村租房子時,『房主滿院子的新鮮蔬菜、水果讓我們隨便摘,有時房主還會把做好的飯菜拿給我們一些,讓我們一起品嘗。親切的鄰裡關系,讓我們備感溫馨。』

  劉桂榮老人說,最難忘的是,有一次,他們老兩口還租到了嶄新的婚房。『因為女主人的母親突然生病,為了籌錢給母親治病,女主人就把剛結完婚的房子租了出去。房間裡的家具都是嶄新的,被褥都是紅色的,不瞞你說,這讓我一下子想起了自己當年結婚時的情景。只是,我們結婚那時住的是小平房,也沒家具、家電,比起人家可差遠了。』劉桂榮笑著說道。

  結束異地養老生活住養老院,還要再寫『養老日記』

  異地養老二十年,看過了各處的風景,兩位老人已心滿意足。而且,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健康狀況也逐漸讓家人擔心起來。所以,今年十一過後,鮑盛席、劉桂榮夫婦決定聽從兒女們的建議,留在哈爾濱。但是,他們沒有住在自己的房子裡,也沒有去兒女那裡,而是住進了養老院。

  老夫妻倆說,他們有一兒一女,兒子還在松北買了別墅,但他們老兩口總覺得,兩代人之間生活習慣差距大,所以不願意去孩子那裡長住。加之,平時孩子們都要上班,家裡也沒人照顧他們,所以他們覺得去養老院養老更方便。『同齡人在一起,有說、有笑,更快樂。』鮑盛席說。

  在去養老院生活前,他特意把自己異地養老的『騰挪經歷』整理出來,每次租住的房屋還畫了戶型圖,說是想更清晰地跟老伙伴們分享。

  『這些年我到處租房子,不是在江邊就是海邊,原來住的哈爾濱老房子也離江邊很近,從窗戶向外看就能看到松花江,所以到養老院,我和老伴也選擇了能看松花江的房間,雖然貴了些,但視野開闊,心情也好。另外,還要有地熱,避免寒從腳下生;屋子的光線要好,這樣有利於老人的健康……有老同事問我們,現在好好的為什麼要去養老院,我回答說,如果都不能動了就直接去醫院了,老年人養老就是要選擇舒適的環境安享晚年。』喜歡寫些東西的鮑盛席笑著說,他現在要體驗『養老院』生活,等有經驗了,還要和大家分享自己的『養老院日記』,為老年朋友提供經驗指導。

責任編輯:連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