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4日訊(記者 張雋珊)24日,哈爾濱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召開,會議聽取了關於棚戶區構造情況工作的匯報。據悉,哈市計劃利用3年時間基本完成改造工作,年均改造規模約0.89萬戶。
通過持續多年的棚戶區改造,哈市累計完成238個項目、18.3萬戶居民的改造任務。極大改善了住房困難群體居住條件,棚改居民戶均住房建築面積增加了20餘平方米,戶均家庭增加財產性收入30萬元左右。經過多年持續改造,目前哈市道裡、南崗等中心城區的集中成片棚戶區已經基本得到改造,剩餘棚戶區主要集中在城市三環周邊及城鄉結合部,同時隨著城區范圍的擴張以及行政區劃的調整,呼蘭、阿城的棚戶區也被納入哈市市區棚戶區改造范圍。按照國家關於城市棚戶區的概念界定,哈市城八區(不含雙城區)尚有城市棚戶區(不含城中村)109片,涉及征收戶數3.86萬戶。其中:主城6區尚存80片、2.66萬戶,呼蘭、阿城區尚存29片、1.2萬戶。按照國家和省裡要求,這部分棚戶區需在2020年基本完成改造任務。此外,經梳理,哈市已實施改造的棚改項目中,尚有逾期未回迂項目47個,涉及居民3.3萬戶。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這些逾期未回遷項目要在2018年底前基本完成回遷安置工作。
同時,哈市積極推行棚改征收貨幣化安置,今年實施的陶瓷二期棚改項目作為第一個采用貨幣化安置政策的項目,5月16日啟動征收的後,在搬遷獎勵期內完成搬遷1142戶,佔總戶數的97%。在回遷安置方面,在任務量最大的香坊區成立了18個現場指揮部,抽調了100餘名後備乾部充實到一線,每個指揮部的主要負責人包項目,任務不完不下一線。截至目前,哈市已有8941戶歷史遺留棚改居民回遷進戶,提前完成年初確定的8592戶年度目標任務。
下一步,哈市將根據省裡確定到2020年基本完成棚戶區改造任務的工作目標,對於主城6區2.66萬戶城市棚戶區,按照『由中心向外圍漸次推進、兼顧三環以外急需改造』的原則,計劃利用3年時間基本完成改造工作,年均改造規模約0.89萬戶。對於呼蘭、阿城現存1.2萬戶城市棚戶區,將結合衛星城及小城鎮建設同步推進改造工作,同時考慮兩區房地產市場低迷、商品房存量較大的實際情況,擬通過加大貨幣安置比例、購買存量商品房作為安置房等方式,在推進棚改的同時努力消化商品房庫存,促進區域經濟協調健康發展。
此外,哈市明確區委、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是征收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把征收工作納入各區年度主要責任指標考核評價體系。對個別嚴重影響大多數群眾利益的『滯遷戶』、『釘子戶』依法啟動司法強制執行程序。並優先考慮將與棚改項目配套的市政道路及源網廠站基礎設施工程納入年度城建計劃,優先在棚改項目中推廣裝配式等現代建築施工工藝,確保工程質量合格率達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