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在王崗鎮近3萬畝的玉米地裡,10餘臺新式打捆機正忙碌地將秋收後的秸稈打捆成一座座小山,等待回收出地。這些經過南崗區與秸稈收儲運輸企業共同改良創新的裝備,大大提高了秸稈出地效率,被當地農民稱之為『打捆機中的戰斗機』,正因為有了這些『新式武器』,促使南崗區今年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71%。
為讓秸稈變廢為寶,減少大氣污染,打造更加優美宜人的生態環境,南崗區政府周密部署、上下聯動、協同作戰,采取多種方式展開秸稈出地工作。其中,改良打捆機和摟草機是該區為確保秸稈出地采取的有力舉措。
南崗區農林水務畜牧獸醫局局長李玉原告訴記者,為提高秸稈出地效率,王崗鎮今年在全區率先將打捆機引入農田。以前的打捆機多用於麥稈、稻稈的打捆作業,所以機器只適應在地勢平坦的田地工作。而玉米地有壟溝,地勢凹凸不平,原來的打捆機很難適應新的作業環境。為此,南崗區聯合萬客專業收儲運輸隊對打捆機和摟草機進行了改良。經過對打捆機彈尺的高矮度、摟草機圓盤角度等部位調整改動後,大大提高了秸稈出地效率。改良後的打捆機每臺每天可以作業300多畝,每兩畝地打一捆秸稈,每捆秸稈重0.5噸。按照這樣的速度,到10月底就可以完成王崗鎮2.89萬畝玉米地的全部秸稈打捆工作。有了『新式武器』的加盟,預計11月底前,南崗區即可完成全區6.9萬畝秸稈的全部出地任務,打贏今年這場秸稈禁燒攻堅戰。
為提高秸稈綜合利用水平,南崗區按照全面開展秸稈綜合利用『五化』建設的工作目標,重點扶持區內玉豐菌業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開展秸稈變廢為寶工作。如今,通過利用秸稈生產有機肥料、多種燃料及菌棒基料等秸稈再利用舉措,僅玉豐菌業的環境連片整治項目就可消化秸稈2萬餘噸。
為確保秸稈禁燒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做到田間地頭『不燒一把火、不冒一處煙』,截至目前,南崗區已出動巡查車輛160臺次、巡查人員360人次,公布的投訴舉報電話24小時受理群眾舉報。與此同時,按照『三三』輪耕制要求,通過合理確定輪耕計劃和整地方式,科學調動各種機械力量,南崗區秋整地面積達2.4萬畝,可完成2萬噸秸稈還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