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哈爾濱  >  延壽縣
搜 索
2017中國電商扶貧行動聚焦黑龍江 網絡直播推介延壽香米
2017-11-07 16:00: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7日訊(錢璽勇 記者 遲亦達) 11月6日11時,由商務部、國務院扶貧辦、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聯合舉辦的『厲害了我的國·中國電商扶貧行動』,在黑龍江省的延壽縣進行了一個小時的網絡直播。在大米集中展區,主持人介紹延壽風土人情和香米特點,品嘗香氣騰騰的大米,點贊扶貧路上感人的勵志故事,網民通過微博、微信和客戶端參與互動競猜,『搶』米回家;登錄電商平臺挑選購買延壽特色產品,為電商扶貧行動增添溫暖。

延壽大米展示廳。 東北網記者 遲亦達 攝。

延壽大米展示廳。 東北網記者 遲亦達 攝。

中國電商扶貧行動延壽專場。 東北網記者 遲亦達 攝。

中國電商扶貧行動延壽專場。東北網記者 遲亦達 攝。

  據悉,根據商務部、國務院扶貧辦的推薦,選出100家在電商扶貧活動具有特色的國家級貧困縣,參與活動,打造一縣一品(一個貧困縣的一種扶貧產品),由縣委縣政府領導通過財經頻道新聞報道、網絡直播等形態推薦當地最需要銷售的應季農產品。

  延壽縣位於黑龍江省中南部,是半山區農業縣。距哈爾濱市160公裡,幅員3149平方公裡,轄5鎮4鄉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06個行政村,27萬人口。原生態的山水,原生態的土地。境內山巒疊翠、河流縱橫、稻田阡陌。長壽山國家森林公園和螞蜒河國家濕地公園聞名省內外,被譽為『塞北小江南』。

比賽後滿載而歸的選手們。東北網記者 遲亦達 攝。

比賽名次及優秀獎。東北網記者 遲亦達 攝。

  綠色延壽,香米之鄉。延壽縣森林覆蓋率達到51.76%。大氣、水、土壤和環境質量均達到國家一級標准,盛產綠色有機農產品。是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准化生產基地、全國有機產業化示范基地、全國糧食高產創建示范縣。全縣163.7萬畝耕地,其中水稻100萬畝,香稻種植面積佔70%,年產大米55萬噸,香米近40萬噸。銷售遍布全國,聞名北上廣及沿海城市,具有一定的市場影響力。2017年9月23日,在首屆中國(哈爾濱)國際稻米論壇上,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正式向延壽縣授予『中國優質香米之鄉』稱號,延壽縣成為全國唯一獲此殊榮的縣份。

  在延壽縣,工作人員只需一部智能手機,登陸APP,就可以實現對農作物從育苗、插秧、田間管理直至加工儲藏的全程監控,並隨時可查看……作為全省首家氣象為農深度服務站試點,延壽縣正努力實現由過去的『靠天吃飯』到現在的『用天吃飯』,提高了延壽大米的可靠性、競爭力和知名度。據延壽縣氣象臺臺長王繼梅介紹,氣象部門充分利用自身數據資源優勢,打造『互聯網+現代農業+智慧氣象』服務新模式。氣候品質評價及農產品溯源將生育期氣候條件、農產品營養成分及含量、產地、種植品種、用肥用藥情況等信息實現全方位展示,真正實現從『土地』到『餐桌』的絕對安全,消費者一目了然,增強延壽大米的市場信任度,提高市場競爭能力,為打造大米品牌提供氣象科技支橕,通過氣候品質評價及溯源的二維碼服務於大米生產企業,融入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在『種的好』到『賣的好』轉變中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延壽香米香,還要賣的好。由延壽縣政府與阿裡巴巴共建的農村淘寶項目是一項惠民、便民、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民生工程,更是推進農村信息化建設和構建和完善農村電子商務生態的系統工程。據延壽縣商務局局長許學志介紹,自2015年9月延壽縣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項目,全縣已經在79個行政村建設了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網點。為打造延壽縣知名品牌,為農產品上行奠定基礎,讓消費者吃的放心。延壽縣利用超級二維碼技術,創建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雲系統,實現『生產可記錄、源頭可追溯、身份可查詢、產品可召回』的智能化大數據雲平臺,2016年全縣實現網上交易總額2.6億元,農產品銷售額達3500萬元。2017年上半年,全縣新增網店300餘家,農產品網上銷售額實現3000萬元。下一步,延壽將繼續推進縣域名特優農副產品的線上銷售。

責任編輯:連冬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