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哈爾濱  >  哈爾濱
搜 索
旅游搶紅包漸漸取代春節放鞭炮 鞭炮聲減弱年味兒依舊濃
2018-02-07 09:32:14 來源: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2月7日訊 春節漸漸臨近,大家也紛紛開始列出清單采購年貨,在年貨清單中,你還會把鞭炮列在裡面嗎?記者通過對比往年數據和采訪市民們的直觀感受後發現,越來越多的市民不再把鞭炮列入必備年貨的行列,曾經最熱衷放鞭炮的人們,現在成了消費主力軍,對鞭炮卻不再如當年那般熱衷了。

  70、 80後市民:兒時大掛鞭拆成小鞭放就為多聽幾聲響

  1974年出生的哈市市民劉程,回憶起兒時過年,好像能聞到放鞭炮時的味道。『最喜歡聞那種火藥燃燒後的味道,大掛鞭放完會有些刺鼻,煙花則會帶一絲絲甜味,在童年記憶裡,過年除了吃餃子,就是放鞭炮了。』劉程說:『家長把鞭炮交給你的那一刻,是最開心的時候。一邊往外跑,一邊把大掛鞭拆成一個一個的小鞭炮,點一個扔一個,哪捨得一下子全點了,一掛鞭炮能和小伙伴放半個小時。那時候,能整掛鞭炮一起放的,都是我眼中的有錢人啊。』

  哈市市民李倩比劉程小十歲,1984年出生的她與劉程有同樣的童年記憶。『我小時候,過年最高興的三件事,吃小食品、喝飲料、放鞭炮。那時煙花爆竹種類也多了,可以說是「花式放鞭炮」。』李倩回憶,那時候鞭炮還有『大禮包』,一個小箱子裡面裝滿各種各樣的小鞭炮、小花炮,名字也是如雷貫耳。『有的做成飛機、手槍的形狀,這樣一般都是帶響的,還有的叫花開富貴啊,吉祥如意啊,這都是煙花,放出來是各種顏色的很漂亮。還有的做成飛碟,一點起來就呼呼呼地轉圈,也乾過手拿「二踢腳」點的虎事兒。』李倩說:『當時不知道這樣做有多危險,現在想想還挺害怕的,萬一在手裡爆炸了可咋辦。』

  比起買鞭炮放鞭炮現在孩子更喜歡玩手機搶紅包

  當年那些愛放鞭炮的孩子們長大後還會買鞭炮、放鞭炮嗎?會給自己的孩子買嗎?

  劉程說,不知從哪年開始,他已經不再買鞭炮了。劉程的兒子小劉今年15歲,小時候還跟著家人一起放鞭炮,但最近這幾年,小劉也對鞭炮失去了興趣,過年時更喜歡拿手機玩游戲、刷朋友圈。『我要給他買鞭炮,他興趣也不大,總說買不買都行,後來乾脆攔著我不讓我買,說不但有安全隱患,還不環保,漸漸我就不買了。』

  李倩的女兒今年4歲,去年李倩買了300元的鞭炮和煙花,帶女兒出去放。『我想讓她知道,中國有過年放鞭炮的習俗,她看著也挺高興。但家裡老人總不放心,因為每年都有報道鞭炮傷人的新聞。原來信息不發達,現在打開手機,圖文並茂,看著也挺嚇人。』李倩說:『老人不斷叮囑「小心眼睛,讓她離著遠一點」這種話,讓女兒對鞭炮的亮光和響聲有些恐懼。我想她長大之後,也不可能像我小時候那麼喜歡放鞭炮。』李倩說,女兒過年最開心的事,就是穿上新衣服,在手機上不停搶紅包。

  經銷商:2010年開始銷量下滑尺寸火藥量也逐漸收緊

  市民對於煙花爆竹的態度變化,鞭炮經銷商的感受是最直觀的。一位曾經的省級煙花爆竹經銷商李先生告訴生活報記者:『2008年、 2009年是煙花爆竹最輝煌的兩年,從2010年開始下滑,這之後就是一年不如一年。不僅國家政策每年都在收緊,市民對煙花爆竹的態度也不一樣了。我從去年開始就不再做這行了,每年都有很多人轉行。』

  從2010年前後,國家法規對於煙花爆竹的生產越來越嚴格,李先生告訴生活報記者:『爆竹的尺寸,火藥的用量都在逐漸收緊,對於煙花也有嚴格的限制,原來單筒可以做到直徑4英寸、 6英寸那麼大,現在最新的規定是1.5英寸,比原來小了很多。那種特別響的,能打非常高的,現在都不允許制作了。生產成本也在增長,爆竹的價格也在上漲,利潤空間卻逐漸減少。加上買鞭炮的人也少了,所以賣鞭炮的人就少了,最近這五年,無論是銷售量還是銷售網點的數量,都是直線下降。』

  市民心聲:鞭炮聲漸弱但年味兒未變

  對於鞭炮聲漸弱,劉程和李倩都不覺得這對過年的氣氛有什麼影響。『大概是09年左右的時候,有點太響了,吵的受不了,除夕當天一直都有大掛鞭在我家窗戶底下放。最近這四五年漸漸少了,這樣挺好。』劉程說:『過年的購物清單少了鞭炮,年也一樣過,我不覺得過年的氣氛有什麼變化。』

  李倩也認同劉程的說法:『原來我爸買鞭炮都是專門去大的批發市場,一車一車往家買。現在輪到我買鞭炮,就買兩掛最便宜的大地紅,一個小禮花。除夕和初五放大地紅,十五放小禮花。現在樓建得很密,小區裡都是車,經常聽說誰家窗戶崩壞了,車崩壞了,大過年弄得挺不愉快,放的時候我會很注意,買的時候也盡量買小的。』李倩認為:『過年最重要的是團圓,是全家在一起吃的一頓年夜飯。而且偶爾過年也會帶孩子老人去旅游,選擇在遠方感受別樣年味兒。至於鞭炮,已經從必備變成可有可無了。』

責任編輯:連冬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