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哈爾濱  >  賓縣
搜 索
賓縣旅游+電商打造成農產品銷售新模式 助力鄉村振興
2018-03-05 13:42: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2日訊(戚牧 記者遲亦達)春節剛過,到賓縣英傑風景區游玩的游客依然絡繹不絕,優質的旅游資源不僅推動當地餐飲、住宿業發展,還帶動賓縣本土農特產品外銷。近日,記者來到賓縣多弗英傑風景區,這個春節,宇鑫農副產品經銷店生意火爆。

賓縣旅游+電商打造成農產品銷售新模式 助力鄉村振興 。

賓縣旅游+電商打造成農產品銷售新模式 助力鄉村振興。

賓縣旅游+電商打造成農產品銷售新模式 助力鄉村振興。

  宇鑫農副產品經銷店經理靖喜濱說:『這個春節,我們的銷售情況非常好,每天的營業額在4000元左右,產品需求量大,有供不應求的趨勢。我開這家經銷店是受廣州同類體驗店的啟發。2017年9月,我去廣州考察市場,發現那邊的農副產品經銷店陳列了很多哈爾濱及賓縣的農特產品,而且銷售情況非常好,回來後,我決心開一家似類的店。在景區開店一方面是因為我是土生土長的英傑友聯村人,另一方面是想借助旅游區的名片效應,積聚人氣,依靠人流物流將產品遠銷全國各地。』

  據靖喜濱介紹,2017年,景區接待游客145萬人次,多來自城市,農村的食品相比城市讓人吃的更安心,他們抓住游客心態做文章,讓游客在游玩的同時帶上一批原生態的農村食品回家,這種『旅游+線上線下銷售』的模式,不僅大大降低了營銷成本,還容易帶來二次消費,春節前後,他們陸續向廣州、深圳、北京、大連等地發貨100多單,外地游客對賓縣的山木耳、蘑菇、松子、核桃油、蜂蜜、粘玉米等特產贊不絕口。

  據悉,2017年11月,宇鑫農副產品體驗店在英傑風景區正式運營,體驗店內擺放黑木耳、笨豆油、白酒、藏香豬肉、紅腸等幾十種賓縣特產,銷費者成功選購後,可以現場加工制作,現場品嘗,由入駐店內的圓通快遞進行郵寄。這種由單純的線上交易,到線下直觀現場看樣,品嘗,再通過網上下單購買,享受物流配送,線上線下有機融合的新型銷售模式,就是宇鑫農副產品銷售店的運營模式。另外,宇鑫農副產品經銷店利用農村電商平臺,將分散在縣內各處的農業合作社整合,進行集約化、規模化的訂單式農業生產,並通過網絡平臺拓展市場,初步形成產、供、銷緊密銜接的產業鏈,目前,賓縣縣內17家農業專業合作社已與該店合作。

  廣州游客聶國喜說:『今年春節,我們全家一起到東北體驗寒地溫泉,泡過溫泉再來這家店裡選購豆角乾、茄子乾、蘑菇等山特產,靖老板向我們推薦了店裡的鐵鍋燉,熱氣騰騰的一大鍋,味道非常好,讓我們在品嘗食物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東北人的豪爽熱情。我們已經互留微信,回去後還要再郵寄一些送給親戚朋友。』

  鄉村振興,農村電商是重要引擎。2018年,賓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農業農村工作,積極推進農業與旅游產業融合。圍繞『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縣』創建,圍繞英傑、大頂山、永和、香爐山、長壽山五條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建設,帶動沿線發展農家樂、農事體驗、共享農莊等項目,吸引周邊農戶參與務工、流轉土地,實現增收。同時,要不斷完善與農民利益聯結緊密的產業融合模式和利益分配方式,健全旅游委、旅游功能區、旅游執法機構等綜合管理的體制機制,大力開展『旅游+電商』營銷模式,借助中間力量,激活旅游市場,擴大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綜合收入。

責任編輯:連冬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