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哈爾濱  >  哈爾濱
搜 索
哈爾濱新區:微改革微創新領航新區發展活力釋放
2018-04-12 09:09:5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4月12日訊 作為第16個國家級新區,哈爾濱新區獲批兩年來,緊緊圍繞國家賦予的『三區一極』戰略定位,以改革創新為引領,先行先試,敢創敢試,先後在行政管理體制、市場運行機制、社會治理體系等方面推出了28項綜合改革舉措,一系列著眼體制機制創新的系統化改革,在強化通盤頂層設計的同時,從牽動全局的微改革微創新落子,打通堵點,激發活力,形成了改革創新不斷深入、發展動能不斷壯大、新區形象不斷提昇的昂揚奮進發展態勢。

  行政審批改革支橕營商環境透明高效

  2月22日,春節後上班第一天,全省整頓工作作風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在哈爾濱召開,向全省發出了『堅決打好整頓作風優化營商環境攻堅戰』動員令。作為全省體制機制創新領跑者的哈爾濱新區,在整頓作風優化營商環境的攻堅戰中,加快了先行先試前行的腳步。『今年,要進一步推行清單化管理模式,將原來的3張清單擴展到8張清單,讓政府行為更加公開、透明、公正。』松北區(哈爾濱新區)區委書記高大偉說。

  2017年1月1日,哈爾濱新區松北高新技術片區推出全省首張『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同時推出的還有『權力清單』、『責任清單』以及網上辦事大廳。同時啟用網上審批平臺,並成為我省首個嵌入負面清單、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應用的網上審批平臺。『三張清單一張網』成為該區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先手棋。

  記者在哈爾濱新區(松北核心區)網上審批平臺看到,平臺首頁全面公示了該區承載的新區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63項、市場准入負面清單317項、行政許可類權力清單348項和自身承擔的責任清單4900項。『企業在網上提交設立申請時,後臺審批人員通過嵌入的「負面清單」可以進行查重,系統會自動彈出提醒欄,大大提高審批人員的審核效率和准確性。』松北區行政服務中心綜合受理窗口業務人員告訴記者。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實現了『法無禁止即可為』,企業在哈爾濱新區松北高新技術片區辦理行政審批事項,只要不在『負面清單』范圍內,即可直接進入後續環節,極大地加快了商事登記核名、設立和變更的速度,這使許多經營范圍屬於新興行業領域的企業得以快速設立。

  2017年畢業於東北林業大學的徐佳棟想要開個網咖,一番調研,准備選址在黑龍江科技大學附近。初出校門,沒有社會經驗,要想設立企業真是『兩眼一抹黑』,於是他試探著來到松北高新區(哈爾濱新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打聽,沒想到得到了熱情的服務,很快搞懂了都需要哪些材料要件。當他准備好所有材料再次來到行政服務窗口時,窗口工作人員幫他進行了網上注冊,並很快下發了營業執照。

  『這樣的速度是我沒想到的,更讓我沒想到的是原來本分屬於兩個部門審批的權限竟能在一個部門就辦完了。』徐佳棟告訴記者,網咖涉及文化和食品兩項經營內容需要審批,他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來到行政審批服務局二樓的社會事務審批部,該部門工作人員讓他遞交了兩份相同的材料就告訴他事情辦完了。

  『整個辦事過程效率太高了,顛覆了我過去認為行政審批部門「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印象,讓我感受到了支持大學生創業的濃厚氛圍,也更堅定了在哈爾濱新區創業的信心。』徐佳棟開心地說。

  2017年10月,徐佳棟山羊網咖正式營業,這距他萌生創業的想法僅僅兩個多月的時間。這樣的例子,在哈爾濱新區松北高新技術片區不勝枚舉。僅2017年,該區新設立企業4913戶,是2016年的2.13倍;新設立企業平均審批時間由3個工作日縮短為2~3個小時以內,基本實現了『即審即辦、立等可取』。支橕這一速度的,是該區推出的一系列行政審批改革。

  負面清單推出後,哈爾濱新區松北高新技術片區緊接著實行了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組建行政審批服務局,首批將原分散在7個區直部門的業務關聯度大、發生頻率高的47項行政審批事項統一劃轉、集中辦理,並全面承接省政府首批下放的行政許可事項。通過實行『一個部門承擔多部門職責、一個崗位審批多崗位事項、一次現場完成多專業勘驗』,投資建設事項實現了『容缺受理,並聯審批』,工業項目審批時限由86個工作日壓縮到18個,壓縮79%;公共服務事項實現了『平行審批、多證同發』,過去有多個經營范圍的企業,需要由多個部門分別核發許可,現在審批局一個部門即可同時核發。

  『法人組閣』激發乾事創業責任心

  近日,均信擔保全資子公司信聯管理總經理於博感到心裡很暢快。『遇到什麼問題,只要一個電話或發個微信就解決了,這樣的環境怎能讓人不舒心。』於博說。幫於博解決問題的是哈爾濱高新區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江北園區),2017年3月正式組建,是哈爾濱新區松北高新技術片區推行的經濟功能區改革試點之一。

  『為了充分整合園區要素資源,切實解決以往產業園區多頭管理、粗放運營、服務缺失等問題,我們先期選擇兩個相對成熟的產業園區,按照「法人組閣、全員聘任、企業化管理」模式開展了市場化運營改革試點,組建了哈爾濱高新區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和哈爾濱江南園區服務有限公司,變多部門管理為一部門管理。』高大偉說。一年時間,改革展現出顯著效果:2017年,兩個試點園區新增納稅企業457戶,『四上』企業11戶,租金收入增長160%,『四上』企業銷售收入增長44.5%,全口徑稅收增長31%。

  功能區改革試點啟動時,在全區發布了招聘信息,要在全區正處級乾部中選出2個總經理職位,符合條件的都可以報名。當時每個功能區的報名候選人都有十幾名,經過筆試、面試等綜合考評,時任建設局局長的李寧和企業服務局局長的王建平脫穎而出,分別被聘為兩個試點功能區的總經理。

  『改革推行的是「管一人、一人管」的選人用人制度,也就是說區政府只聘我一個人,而我再通過雙向選擇聘用公司的其他工作人員。』李寧告訴記者,這樣的管理制度既讓他乾勁十足,也深感責任重大。同時令他欣慰的是組織部門推行了乾部身分托管制度,可以把他原有的正處級乾部身份保留三年,『這讓我沒有了後顧之懮,惟有鼓足乾勁兒往前闖。』李寧說起工作斗志昂揚。

  作為哈爾濱江南園區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的王建平同樣沒有了後顧之懮,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便是『壓力』。壓力就是動力,既然敢乾就得勇挑重擔。一年過去,江南園區完成了區裡下達的指標,有的指標還大幅提高。看著這份可喜的成績單,王建平本應松口氣,可他卻說:『不能放松啊,今年的壓力會更大!』

  『今年一開年,王總就到我家來走訪,問我們有沒有什麼困難……』哈爾濱博實自動化有限公司工會主席史偉鍵的一句話印證了王建平著實壓力不減反增。『哈爾濱空調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桃李食品有限公司、谷實農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高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完達山陽光乳業有限公司等110餘家名企集聚江南園區,還有290多家企業雲聚哈高新區南崗集中區的4棟孵化器內,如此龐大的實體產業,如何助力企業發展壯大,唯有為企業提供更精細的管理和服務。』王建平說,原來由40餘人管理的園區,改革後只有15個人。『人雖少但都是精兵強將。』王建平根據實際情況設計最優管理方案,不設中層職位,實施扁平化管理,所有工作人員均對主管領導直接負責,最大限度減少執行的中間環節,提高工作效率。

  企業化的組織形式、公司化的運行機制、扁平化的管理方式,帶來的是服務質量的提昇和園區內各要素潛能的釋放。

  哈爾濱高新區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剛剛成立,於博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找上門想解決公司辦公樓內一處消防電線折斷問題。『你回去吧,我周一派人去修。』主管部長一個『回去吧』的答復,讓於博當時心裡一涼以為沒戲了,然而,現實卻與她想象的截然不同。

  『周一上午9時前,物業、基礎設施公司等部門就到我辦公室了解情況,這給了我一個很大驚喜,效率太高了!』於博說。這以後,於博再也沒有因為類似的事情發過愁,而且她眼見著園區裡的各項配套設施越來越完善,工作和辦事環境越來越優良。『園區服務、管理質量大提昇,我們是最大受益者。企業特別怪,口口相傳,哪裡服務好就往哪兒紮堆,這不,我們2017年招商也取得了好成果。』於博說,2017年全年,他們公司所管理的黑龍江中小企業總部基地,入駐企業新增187戶,比2016年同期增長64%;注冊完成企業125戶,比同期增長145%;注銷企業27戶,同期負增長41%,全年淨入駐企業88戶。

  非公黨建活動聯盟凝聚企業抱團發展

  哈爾濱新區松北高新技術片區的改革創新滲透在各個領域。為實現黨建創新與企業經營『雙輪驅動』,松北區委組織部和區委非公黨工委秉持踐行『先行先試』理念,在哈市率先成立了『松北區非公企業黨組織活動聯盟』。

  『將不同行業的非公企業基層黨組織聚合起來,通過「聯合黨建」等多種創新形式,實現優勢資源嫁接、黨員思想共促、特色活動共辦、黨建成果共享。』松北區委組織部部長程亞男說,聯盟按產業類別劃分,成立『食品藥品產業』『文化旅游商貿』『房地產業』『現代服務業』『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業』『科技開發』等8個行業分會。經過4個月的探索實踐,截至去年底,松北區非公企業黨組織覆蓋率由25.4%上昇到72%,行業之間、企業之間實現優勢互補、共建共促態勢已初見成效。

  『多次聯盟活動,我們收獲頗多,知名度提高了,服務客戶也多了。我們先後幫著區內黑龍江省聖泰藥業集團、哈爾濱天目藥業、龍江銀行利民支行等10餘家企業梳理網絡安全架構體系,做好病毒入侵防御和應急響應處理。』安天科技黨支部書記苗文起對非公黨建聯盟的活動大加點贊,他說:『我的企業朋友現在都希望加入聯盟,這裡有黨組織的凝聚力,黨員找到歸屬感,強化了非公企業的黨建,也促進了企業發展。』

  作為非公企業黨組織活動聯盟成員之一,中共科谷聯合支部委員會用行動踐行著聯盟『為企業服務』的理念。2016年,哈爾濱偉迪科技有限公司入駐火炬歐亞大廈,成為科谷在孵企業。在黨建活動中,科谷聯合黨支部了解到偉迪科技作為科技類初創企業,急需大量資金以維系研發及實際運營。科谷聯合黨支部工作人員翻閱大量相關部門政策文件,細摳每一項政策,當看到『哈爾濱市科技局對入駐國際科技合作平臺的小微企業房租補貼資金』這一政策時,工作人員眼前一亮,立馬整理材料幫著企業申請補助。兩年來,科谷聯合黨支部為入區小微企業申請房租補貼資金共計20.2萬元,一定程度緩解了企業資金緊缺問題。

  目前,全區已有1100餘家企業加入了活動聯盟,核心成員企業達到200餘家。程亞男說,通過會員企業之間以『強』帶『弱』、以『大』帶『小』,無償開放黨建活動場所等形式,促進企業黨組織優勢互補、黨建資源融合共享,初步破解了企業黨建工作兩極分化的問題,企業黨組織的細胞被一下子激活了。隨著聯盟成員隊伍的不斷發展壯大,松北區非公企業黨組織活動聯盟的集群式效應日益凸顯,正在推動和引領松北區非公有制經濟實現新跨越。

責任編輯:連冬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