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哈爾濱  >  哈爾濱
搜 索
東北網春季一號行動 哈爾濱主城區聯動裝扮『潔淨城』
2018-04-19 09:13:14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18日訊(記者 印蕾 鄭通 遲亦達 張雋珊)道裡區前進路71號院內一處60平方米左右的私建板房被強制拆除,平房區友協街道轄區庭院內的5車垃圾雜物被清走,香坊區委宣傳部全體乾部與社區居民、志願者共同清理鐵路社區樓道的小廣告……連日來,冰城市民推開家門看到了城市環境的可喜變化。

  『消滅髒亂差 纔有潔淨城』東北網春季一號行動自3月20日啟動以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近一個月的時間裡,政府部門強化頂層設計,多部門統一行動,協同作戰;東北網充分發揮主流媒體作用,利用各種監督手段,跟蹤問效;攜手消滅『髒亂差』,裝扮『清淨美』。來自哈爾濱市環衛辦的數據顯示,市環衛辦重點對市民在東北網等媒體上反映的環境衛生問題進行督辦落實整改,截至目前,共督辦環境衛生問題29件。

  道裡區

  區領導周末現場檢查實地發現問題

  4月14日上午,道裡區委副書記、區長肖彬帶領執法、環保、市場等相關部門對該區建國南頭道街、光華街周邊堵塞防火通道、私搭亂建、佔道經營等問題進行了現場檢查,並召開開春季環境綜合整治黨政聯席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責任,重點環境問題由分管區領導包保,層層夯實責任。

  道裡區以重上限處罰,重投訴、重曝光,重督辦、重整改,重巡查、重落實等『四重』舉措確保『五一前』物管小區春季環境再創新優,為全年環境打下良好開端,為居民營造穩定、舒適、溫馨安全的居住環境。

  道外區

  推動創城工作常態化為『大美道外』添靚色

  道外區物業辦對轄區內60餘個小區進行抽查,采取環境綜合整治與小區安全設備、預案檢查相結合;小區檢查情況與物業監管考評分值相結合;小區物業企業整改情況與物業企業信用等級評價相結合等『三結合』的方式推進環境綜合整治過程。

南崗區開展清掃作業。

  南崗區

  『六全』工作機制精准發力

  南崗區通過建立聯勤聯動、普查整修、日常整飾、清街洗城、碎修碎補和集中清理『六全』工作機制,全面提昇城市春季環境質量。

  通過聯勤聯動工作機制,實現環境衛生『全淨化』;普查整修工作機制,實現城區夜晚『全亮化』;日常整飾工作機制,實現園林景觀『全綠化』;清街洗城工作機制,實現城市容貌『全美化』;碎修碎補工作機制,實現城市道路『全平整化』;集中整治工作機制,實現城區秩序『全有序化』;打造良好城市道路出行環境和有序街面環境秩序。

香坊區志願者清理小廣告。

  香坊區

  各方聯動協作打造美麗城區

  香坊區廣泛開展『志願服務星期六』主題活動,啟動創城包保機制,每周安排一個社區集中開展活動。117個社區與358家區直包保單位、駐區文明單位結成共建對子,利用每周六休息時間清除小區庭院、樓道內的垃圾雜物和違法小廣告。這種由多家單位組成的志願服務隊伍有效整合、分區劃片、常態開展的志願服務模式,在最短時間內,提高了全區志願服務參與率,避免了重復勞動、遺漏點位的情況,使香坊區各社區庭院的環境衛生得到顯著改善。

平房區開展清掃作業。

  平房區

  打造『最乾淨城區』

  平房區文明辦和區城管局聯合組織開展了『美麗哈南靚起來,文明春風撲面來』春季環境衛生清理整頓活動。圍繞『打造全市最乾淨城區』目標,平房區實施淨化亮化工程,洗去冬季蒙塵;實施綠化美化工程,植上一片新綠;實施平整有序工程,道路處處通暢。通過實施『六化』工程,促使城區環境衛生質量進一步提昇,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隨之攀昇。

  松北區

  開展整治成果競賽全區通報排名

  松北區實行區級領導和城管執法局班子成員包保各街鎮工作機制,分片包塊,落實責任。實行包保的各區域整治成果開展競賽,全區通報排名。

  目前,沿松花江北岸線保潔區域整治工作已初步完成,開始進行清掃、撿拾白色垃圾常態化保潔,全面恢復沿江護坡、岸線的環境整潔。城市出城口、城鄉結合部垃圾全部拉運完畢,將保持精細化清理,保證街路環境。全區97個小區已有72個小區完成整改工作,未整改部門預計4月20日左右全部完成。184個村屯、5個城鄉結合部現已全部整改完畢,進入常態化管理,村屯環境得到明顯改觀。

  呼蘭區

  劃分不同整治類別制定專項整治方案

  呼蘭區劃分不同整治類別,有針對性地制定專項整治方案,明確責任分工,確定具體部門,把責任落實到人頭,把整治工作細化、小化、實化。

  工作中,牽頭部門提前謀劃,深入實地排查問題,對全區環境秩序進行重點檢查,匯總存在問題。對檢查中發現的相關問題,以問題告知反饋單的形式派發給相關單位和部門,要求相關責任單位按時限、按標准進行整改,及時反饋整改問題情況,全區共檢查問題489處,涉及18家單位和部門。

責任編輯:連冬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