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哈爾濱  >  哈爾濱
搜 索
哈爾濱國際高爾夫俱樂部停業五個月 市民:建個公園多好
2018-05-21 16:47:26 來源: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5月21日訊 『哈爾濱國際高爾夫俱樂部停業了。』這幾天,這則消息在冰城不脛而走,曾經在高爾夫球界紅極一時、堪稱哈爾濱開發區標志性景觀的地方,卻給開發區居民留下了鮮明的印象:一邊是居民遛彎無處可去,一邊是球場大門緊閉,閑著也不讓進。高爾夫俱樂部即將告別冰城舞臺,日前,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還綠於民,把球場改建成一處開放式公園成為市民當下最強烈的呼聲。

  走訪

  高爾夫球場關停場內綠意茵茵

  20日,記者來到位於開發區的哈爾濱國際高爾夫俱樂部,俱樂部大廳大門緊鎖,門上貼著封條和印有『球場封場』字樣的白紙,封條上的落款日期是去年12月。俱樂部大廳旁的木柵欄,把球場和大廳隔成兩個空間,沿甬道向球場裡走,場內空無一人,但樹木枝繁葉茂,一派綠色盎然的景象映入眼簾。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哈爾濱國際高爾夫俱樂部位於贛水路、華山路、漢水路、衡山路圍合區域,佔地面積達15.9公頃。在百度地圖上可以看到,這個高爾夫球場是開發區內最大的一塊『綠色』區域。然而,自1998年開業至今,僅打球者纔能踏入這片『綠色』,利用率並不高,普通市民不允許進入場內。

  反差

  居民休閑壓馬路球場閑著不讓進

  『哈爾濱主城區的綠地很少,人口密集的開發區更是少得可憐。』趙淑芳在漢水路住了18年,她說,『開發區沒有一處像樣的公園,唯一一處大型綠地被高爾夫球場佔據了近20年,在開發區,所有綠加起來都不及它一小塊的面積。』

  記者從哈爾濱市開發區相關部門了解到,開發區指的是黃河路、南直路、贛水路、鴻翔路,再加上紅旗大街一部分的圍合區域,市政管轄面積為2.4萬平方公裡。前些年,只有世紀廣場綠地、開發區管委會綠地、軒轅綠地和千山綠地等綠地的面積總和纔2.1萬平方米,2012年,開發區又興建了黃河公園,但由於受路程限制,市民去黃河公園散步並不方便。經過近20年的建設,開發區已經形成了以龍塔為核心的城市新區,這裡高樓林立,高檔社區不少,可這裡的居民茶餘飯後『壓馬路』成了休閑方式,而近在咫尺的高爾夫球場卻門可羅雀,市民想去球場散步又不能隨意進去。

  『高爾夫球場利用率太低了,早就應該還綠於民。』孫強在衡山路居住了15年,每天繞著高爾夫球場走幾圈是他多年來的生活習慣。『我經常隔著鐵絲網欣賞球場裡的風景,這麼大一片綠地,打球的人卻少得可憐,有時候,一連幾周也看不到一個人打球。』孫強每每看到球場利用率不高,綠地資源又被佔據而感到可惜。

  急盼

  球場能建成家門口的大公園

  在對居住在高爾夫球場周邊的市民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高爾夫球場利用率低、周邊居民健身沒去處,二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多位市民表示,開發區急需闢建一處大型開放式公園,讓人們有個能晨練、遛彎的地方。現在高爾夫球場已經停業了,相關部門應該謀劃利用這塊綠地建一個開放式公園。撤球場、拆圍欄、建公園,這也是眾多居民多年的呼聲,從社會平衡、資源利用方面考慮,此舉有利於城市發展、有利於改善居民居住環境,是政府應該立即實施的惠民行動。

  家住名人府邸的郭先生表示,僅以公園為例,開發區在這項上輸給了老舊小區,比如建國街附近的小區不少建於上世紀90年代,可那裡的居民卻能到建國公園健身,此外,香坊公園、清濱公園都是如此,開發區寸土寸金,沒有一處公園實在有些遺憾,如果在開發區規劃闢建一處公園,已經無址可選,高爾夫球場停業,正好把它改成公園,真能如此,開發區的數萬居民算是享福了。

責任編輯:連冬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