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哈爾濱  >  平房區
搜 索
哈爾濱市平房區(哈經開區)強化社會治理主動破解民生難題
2018-07-11 09:07:37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韓麗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7月11日訊 居民樓道地下室返味怎麼辦?房屋頂層漏雨怎麼辦?河岸周圍環境差影響生活怎麼辦?這些看似每天都會發生在百姓身邊的『小事』,卻成為了哈爾濱市平房區各級領導眼裡『天大的事』。『投訴有人管,困難有人幫。』這是平房區委區政府給百姓的承諾,也正是這種把老百姓的事作為『天大的事』件件放在心裡、擺上日程,堅持端口前移、主動作為,破解民生問題、回饋群眾需要的做法,讓平房區的許多百姓都以在這裡生活為榮。

  廣開言路 傾聽百姓訴求

  『星耀南城小區後身有一條小河,叫何家溝。河岸周圍環境較差,附近居民在河岸附近小開荒和傾倒垃圾雜物的現象屢禁不止。』這是十幾天前,平房區群眾自媒體『平房大小事』微信公眾號上發布的內容。收到信息後,負責該區域的新偉街道河長辦立即著手清理雜物,平整土地,如今該區域已基本清理完畢,受到百姓贊揚。

  為什麼反映在群眾自媒體上的問題,政府也能第一時間辦理,這正是得益於平房區真正為民辦事的決心。據介紹,作為活躍在民間的自媒體,『平房大小事』因聚焦反映群眾身邊小事、貼近群眾生活而獲得非常高的點擊量,自媒體創辦人稱平臺日常有15萬活躍粉絲。為了讓百姓反映的問題能第一時間得到解決,平房區委區政府主動與其聯系,傾聽百姓呼聲,同時要求全區各部門每天關注平臺上曝光的短板問題,將問題列入督辦事項,要求責任部門立行立改後,將整改結果通過『平房大小事』平臺及時反饋,得到百姓認可。

  與此同時,為方便群眾訴求,實現民意訴求與行政部門服務的扁平化對接,平房區政府開發了群眾民意訴求處理平臺——『天大小事』微信公眾平臺。據平臺運營負責人郭立波介紹,老百姓可以通過12319平臺、城管指揮中心政務電話、執法局舉報電話、區長熱線等渠道把問題反映到平臺,平臺工作人員再把訴求反映到區級領導和各職能部門領導的手機端,實現民意訴求的實時通報、督辦和及時反饋。僅2018年至今,平臺共受理案件342件,目前已辦結案件161件。針對反復督辦、整改不到位的,啟動專項督辦和約談、問責程序。

  除了注重整改反饋,平房區還主動做好政務公開工作,堅持問需於民、問計於民。通過學習深圳經驗,平房區組織開展哈南政務主題發布活動,每兩個月一次,每次由兩位區二級班子主要負責人站在全區角度介紹戰線主要工作,解答媒體和群眾關心的城市建設、城市管理、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等方面的問題。『老百姓關心什麼,我們就發布什麼。要從群眾最關心、最盼望、最關注的事情做起,本著對群眾負責、對事業負責的態度,千方百計把向群眾承諾的民生實事抓實辦好。』哈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平房區委書記劉興閣如是說。

  多方聯動 解決百姓難題

  位於平房區興建街道轄區的寶融福園小區,2010年初開始進戶,小區共有8棟樓634戶。該小區房屋從2012年開始陸續出現質量問題,房屋頂層漏雨、地下室積水、電線短路、供水管線爆裂、電梯失檢失修經常停運。然而由於小區房屋沒有產權證,無法啟動大修基金,先後有四家物業公司進駐後又棄管。為解決小區『無人管』的問題,街道、社區一方面積極指導該小區成立業主委員會,暫時進行自管,並履行物業公司職能,哪裡有問題就到哪裡排查解決。同時,主管、包保區領導主動工作,召集區城建、區物業辦、供電、排水和轄區街道等相關單位多次現場踏查,研究解決方案。目前,該小區房屋產權證正在分期分批辦理,地下室積水全部得到清理,新的物業公司也已進駐小區開展服務。

  無獨有偶,新疆街道新誼社區公司2號樓前有一處廢品收購站,存在多年,屢整治屢反彈,經營業主蠻橫無理。平房區有關部門在巡檢過程中了解到,該房為哈飛實業公司修建,由於企業改制、多次轉租等原因,現房主不能提供產權手續,屬無照經營,並且違章佔用防火通道,所收購和儲存的廢品大部分為易燃品,居民反映強烈。接到群眾舉報和部門現場拍照、核實反饋以後,區委主要領導帶領多名區委常委現場辦公,列區委督辦,要求一周內解決。最終在公安局、市場局等六部門聯合執法下,對該廢品收購站實施拆除,徹底打掉該收購站,還群眾清朗生活環境。

  主動辦,立即辦,接茬辦,『一定服務到企業不好意思』、『一定讓平房老百姓在這兒生活覺得幸福』,這是平房區委區政府實實在在為民辦事的理念和精神,為實現這一目標,平房區打破常規,把工作重心向基層傾斜,區委指揮、政府負責,城建、城管、公安、物業、街道等多個部門,各司其職、各盡其責,整體聯動、形成合力,及時為群眾解決生活難題,群眾滿意度極大提高。

  『一核多元』完善便民體系

  『在社會治理中,要激發社會活力,政府不能唱獨角戲,要在黨的領導下,政府、市場、社會多元共治,纔能唱好大合唱,奏出交響曲。』劉興閣的一句話高度概括了平房區以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工作的核心思想。

  探索居站分設工作新路徑,為社區居委會『松綁減負』,更好服務居民生活;把支部建在網格,把黨員沈到網格,主動對接民生難題,初步做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街,矛盾不上交』……近年來,平房區委深入研究城市基層黨建和社會治理面臨的新形勢,確立了『強化黨建引領、推動多元治理、實現共建共享、建設幸福哈南』工作目標,構建黨建引領,區域聯動攜手共治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模式,不斷引領推動社會治理取得成效。

  截至目前,全區各街道均成立了綜合黨委,吸納轄區共駐共建各類黨組織81個,吸納社會組織和群眾性自治組織72個,哈飛、東安、東輕等駐區央企單位都在這個平臺上聯合開展共駐共建活動,全區8500多名離退休黨員回歸社區發揮餘熱,成為社區建設的重要力量。全區9街1鎮現有網格員1112名,每天巡察在社區街道,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及時解決。『兩代表一委員工作室』長年堅持,全區162名黨代表,141名人大代表和144名政協委員輪流駐室工作,體察社情民意、聽取百姓心聲,駐室接待居民來訪累計1203人次,入戶走訪387戶,為群眾辦好事實事347件次,滿意率超過九成。

  在此過程中,平房區還通過探索實施多元治理體系,吸引各類社會資源主動融入,黨建服務特色品牌也遍地開花。目前,全區以街道社區為主力,打造『一街道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的黨建活動,其中,征集服務孤困兒童『微心願』、搭建鄰裡互助『微平臺』、打造虛實結合的黨員『愛心超市』『愛心銀行』等活動,深受群眾喜愛,在這些活動中,駐區央企、省市直單位,全區各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駐區院校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各類資源形成合力,顯示出強大力量。

責任編輯:彭佳麗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