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哈爾濱  >  阿城區
搜 索
《城市盲道變『停車場』》後續:哈爾濱無障礙設施建設喜懮參半
2018-08-23 09:45: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劉靜瑤 楊帆 孫英鑫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22日訊(實習記者劉靜瑤 記者楊帆 孫英鑫)人行路上的盲道、坡道,公交車上的愛心座椅,樓梯間內的電梯、扶手,十字路口的語音提示信號燈……城市中隨處可見的無障礙設施總是在細微之處,為一些特定群體提供幫助。記者在調查走訪中發現,哈市公共場所無障礙設施還存在一些問題,有些設施無法起到方便他人的目的,還有些地方甚至沒有無障礙設施。

  在哈市南崗客運站門口的樓梯處,設置的一處坡道,僅是樓梯上架設的一塊鐵板,過於陡峭的坡度對於需要靠輪椅出行的人群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在客運站內部,記者發現購票窗口被設置在了二樓,而安檢、進站則需要在一樓進行,客運站內並沒有設置直梯,也沒有設置專門的無障礙購票窗口和安檢通道。

南崗客運站門口的緩臺。 東北網實習記者 劉靜瑤 攝

  在哈市秋林商圈附近的人行道上,不過200米的距離,就出現了多處盲道破損,或盲道上出現馬葫蘆等現象。在紅軍街靠近郵政街方向,地面上的盲道磚早已變得模糊不清,『平坦』的盲道磚又如何為盲人指引方向。

紅軍街與銀行街交口『階梯狀』坡道。 東北網實習記者 劉靜瑤 攝
紅軍街近郵政街(米蘭婚紗攝影門口)『消失』的盲道。 東北網實習記者 劉靜瑤 攝
紅軍街建行門口的無障礙求助標志。東北網實習記者 劉靜瑤 攝
紅軍街建行門口的無障礙坡道和標志。 東北網實習記者 劉靜瑤 攝
哈市秋林商圈附近被馬葫蘆『截斷』的盲道。 東北網實習記者 劉靜瑤 攝

  記者走訪南崗區圖書館發現,一樓大廳的地面上貼著色彩鮮艷的盲道磚,並在一樓設有視聽障礙閱讀室,大大方便了特殊群體的閱讀。但仍在一些方面存在問題,圖書館一樓雖設有無障礙人群專用的洗手間,打開門卻發現坐便器上堆滿了雜物,水箱上還貼著禁止使用的字樣,三樓的洗手間並未設置無障礙人士專用。在圖書館一樓的電梯間,電梯門前的三級臺階右側設有無障礙專用通道,卻在上方栓上了兩根鐵鏈。

南崗區圖書館三樓洗手間。 東北網實習記者 劉靜瑤 攝
南崗區圖書館無障礙洗手間變成了雜物間。 東北網實習記者 劉靜瑤 攝
南崗區圖書館一樓『禁行』的無障礙通道。 東北網實習記者 劉靜瑤 攝

  與南崗客運站較為混亂的狀況相比,新修建的哈爾濱站北站房的無障礙設施還是比較完善的。北廣場門口整齊筆直的盲道直通售票大廳,無障礙電梯內外更低的按鍵位置以及無障礙售票窗口處更低的窗口設計,完全能夠滿足兒童及需要乘坐輪椅出行的群體的需要。

哈站內的無障礙電梯。 東北網實習記者 劉靜瑤 攝
哈站內的無障礙售票窗口。 東北網實習記者 劉靜瑤 攝

  據了解,我國對於城市道路及公共場所的無障礙設施的設計和規范方面都有嚴格的標准。但近日,經記者走訪發現,哈市公共場所內的無障礙設施存在諸多問題,『無障礙設施』甚至會造成更大的障礙。

  在省殘聯第七次代表大會所作工作報告中,指出全省將貫徹落實《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堅持依法全面推進城鄉無障礙環境建設。特別是加強新建、改建公共基礎設施和居住區配套建設無障礙設施,加快推進政府機關、公共服務、公共交通、社會福利、社區等公共場所設施的無障礙改造,加強信息無障礙建設,公共停車區按規定設立無障礙停車泊位,加強無障礙設施日常維護管理和監督使用。

  黑龍江省盲人協會會長趙鳳和說,無障礙環境建設不僅關乎殘疾人,還關乎老人、兒童,可以說關乎每一個家庭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希望相關負責部門不要把無障礙建設當做『弱勢工作』來抓。他期待更加人性、更加溫暖的無障礙環境。

責任編輯:彭佳麗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