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爾濱新區優秀原創童謠及經典誦讀展演現場。薛婧 李愛民攝
黑龍江日報9月17日訊 『今年是第34個教師節,也是我從教34年。這一年,對我來講確實難忘,因為我和我的團隊加入到了哈爾濱新區教育的大家庭。』在日前召開的哈爾濱新區江北一體發展區教育系統慶祝第34個教師節表彰大會上哈爾濱新區師范附屬小學校長石瑾娜說。新學期伊始,包括石瑾娜在內的20餘名從江南名校選調的名師來到哈爾濱新區,率先投身『南北互動』的實踐。
『一江居中、南北互動、兩岸繁榮』,今年6月7日,哈爾濱新區管理委員會正式掛牌時,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哈爾濱新區的發展目標。而江南名校支援新區的這一舉措,無疑是『南北互動』最鮮活的案例。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作為社會民生的一個重要板塊,與社會建設息息相關、緊密相連,是加快社會事業發展,補齊民生短板的重要舉措之一。』哈爾濱市委常委、松北區(哈爾濱新區)區委書記高大偉說,要想實現『一江居中、南北互動、兩岸繁榮』,必須推動教育『南北一體、城鄉一體』優質均衡發展,讓廣大學子享受同等均衡的教育資源,讓每一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這是哈爾濱新區完善功能要素的基礎性工作。如今,在省市的支持下,新區教育積極搶抓『窗口期』『機遇期』,步入發展快車道。
南北互動 江南名校名師支援新區
『作為新區引進的人纔代表,短短一個月,我真切感受到了新區對人纔的重視,哈爾濱新區的大戰略、大發展、快節奏,更讓我們深切認識到了身上重若千鈞的歷史使命。』石瑾娜說,站在一個全新的起點,她將堅持高站位、高水平、高標准辦學,以最快的速度帶動新區的教育發展,打造新區的教育品牌。
據松北區教體衛局局長王媛介紹,哈爾濱市委市政府選調的江南名校名師已各就各位:哈爾濱師范附小教師組團支持哈爾濱新區第一小學;風華中學、繼紅小學教師組團支持九年一貫制的哈爾濱新區第一學校;哈十七中、哈156中學、蕭紅中學的教師組團支持松北九十五中學;兆麟小學、經緯小學的教師組團支持松北前進小學。目前,來自師范附小隋志敏副校長、兆麟小學的韓雪副校長已分別領銜哈爾濱新區第一小學和松北前進小學未來發展。『這些校長和骨乾教師加入到新區教育隊伍中來,必將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並與原來的母校結成教育發展聯盟,將為新區教育注入強大活力,推動新區教育又好又快發展。』王媛信心滿滿。
從1200多名教師、13000名學生,到如今2600多名教師、近3萬名學生,哈爾濱新區教育體量變大了,結構變優了。而數字背後是省市政府對新區教育事業的鼎力支持:為加速推進哈爾濱新區建設進程,大幅提昇新區發展質量,7月1日,哈爾濱新區托管利民區域內的八所學校;8月14日,按照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哈爾濱市師范附屬小學江北校區和哈爾濱市實驗學校已正式劃歸新區屬地管理,為新區留住了寶貴的教育資源。
先行先試 區域內實現優質均衡發展
『我區城鄉跨度較大,區域教育資源不均衡,師資力量參差不齊,為此我們借鑒先進地區的成功經驗,推進「區管校用」和校長職級制。通過創新驅動工程,助推新區教育駛入快車道,實現全面提速、提質發展。』王媛說,為深入綜合改革,提昇學校辦學質量,哈爾濱新區先行先試,提出了『一體化、一中心、雙引擎』創新驅動工程,為新區教育的優質發展理清思路,指出方向。『一體化』即構建中小學德育一體化體系,推動教育教學同步提質;『一中心』即堅持以課程為中心,推動學校內涵式發展,通過信息化背景下的新課程改革,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提昇區域教育核心競爭力;『雙引擎』即以學區集團化辦學和新優質學校集群式發展為動力『雙引擎』,通過強強聯合,打造新區教育品牌,通過組團發展,助力薄弱學校協同提昇,全面提高新區教育水平和辦學質量。
為了實現校際間先進辦學理念輻射帶動、骨乾教師柔性流動、教育教學資源共享,加強學校的內涵建設,提昇教育品質,該區實施了『學區集團化辦學』舉措,劃分了八大學區,共同發展。在哈爾濱市提出『課後服務工作』後,該區針對小學課後服務存在的功能館室不全、師資隊伍不足、課程資源匱乏等突出問題,在學區內提出了『走校制』課後服務策略。市實驗學校、三十一中、四十八中、九十五中等學校與對口小學分別開設了國學誦讀、書法、吉他、『卡魅』、機器人情智雙修、航舞雲端、蛋殼畫、武術等深受小學生喜愛的特色優質課程,為小學課後服務增添了新的元素,推動了教師、學生『雙走校』,在區域內實現優質均衡發展。上半年,該區已有26所中小學、110名教師、1617名學生參與到走校制課後服務中來。
取長補短 專家智囊擘畫教育新藍圖
『今年4月,我們啟動全區教育系統大調研活動,調研范圍實現了中小學校全覆蓋,現已完成了第一階段調研任務,形成了調研報告,且在進行專家論證。』王媛說,哈爾濱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教育發展更應高站位思考、高起點謀劃、高標准落實。通過大調研,自查家底為制定未來教育規劃奠定堅實基礎,在此基礎上,新區在全國聘請陶西平、王佐書、王本中等30餘位教育專家,成立哈爾濱新區教育諮詢專家委員會,為新區整體教育發展提供高站位、大視野的智庫。目前,在調研和專家建議的基礎上聘請北京的教育專家著手研制《松北區2018—2020教育事業發展白皮書》,確定新區教育發展戰略思考、目標定位、主要指標,擘畫未來三年新區教育發展藍圖。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該區新優質學校集群式發展正在進行首批學校的遴選,主要包括國學、俄語、科學、藝術、體育等五個集群。『在每個集群中選出集群牽頭學校,且每個集群中選派專家團隊進行專項指導。』王媛說,新優質學校集群式發展項目周期為3年,每年一批,預計3年實現區域全覆蓋。屆時,該區將啟動新品牌引領建設工程,實現哈爾濱新區教育未來發展梯隊式建設。『希望這些學校走一條內涵發展道路,只有課程體系構建好了,師生成長了,學校內涵發展了,百姓纔會滿意,最終纔會實現新區教育優質均衡。』王媛說,在首批新優質教育集群式發展過程中,該區還將探索一套科學的新優質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同時,以校長共同體和新區教師培養『英纔計劃』等項目為牽引,該區將開展新區教育全面提質工程,進而打造一支敢擔當、勇創新、善作為的教師隊伍。未來新區將做到教育工作優先研究、教育難題優先解決、教師待遇優先保障,努力實現教育規模、質量、結構、布局協調發展,構建形成以『均衡、優質、特色、多元、開放』為鮮明特征的新區教育新體系,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鏈接
建設新學校提高保障能力
目前,哈爾濱新區江北一體區共有30餘所中小學校。按照哈爾濱新區發展規劃,2020年人口將達到100萬人,2035年將達到220萬人,為了提昇教育事業保障能力,該區加快基礎承載能力建設。目前,哈爾濱新區第一小學、哈爾濱市致遠學校已正式投用,哈爾濱新區第一學校項目進入收尾階段;正加快推進松北花園小學校、哈爾濱市弘毅學校、利民中學、船口小學新建項目,松北區實驗學校初中部、利民小學擴建項目。
推出福利禮包吸引優質師資
居住
松北區啟動實施『優教安居』工程,總投資580萬元,可容納230名教師的單身教師公寓現已全部投入使用。教師公寓二期工程正在籌劃中,預計可以解決500名單身教師的住宿問題。
出行
松北區投入123萬元在全市乃至全省率先開通農村學校教師免費通勤車,為10所農村學校的439名教職員工解決了通勤問題。截至目前,松北區共有19臺教師通勤車在線運行,年均投資達到253萬元,通勤車運行范圍覆蓋了全區中小學校,實現了城市、農村學校全覆蓋。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區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建設美麗宜居新農村2021/08/27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五個一百』,浸潤心靈的力量
- 27日新增確診21例 其中本土1例(在雲南)
- 紅色血脈——黨史軍史上的今天|8月28日 重慶談判
- 構建清朗網絡空間,給網絡活力護航 為網絡正氣橕腰
- 窮兵黷武只會使問題越來越多(鍾聲)
- 多國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可能早已存在
- 州長換人 紐約州新冠死亡人數『追加』1.2萬
- 埃塞俄比亞地方暴力衝突造成至少210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