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2日訊(胡春風 郝政焱 記者遲亦達)收割機轟鳴,田地裡回蕩著村民們秋收時無限喜悅的笑聲......一顆顆金黃的稻穗被整整齊齊地運到了村裡的稻場上。近日,依蘭縣的田間地頭上到處都是這樣繁忙的豐收景象。

為慶祝我國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依蘭縣近段時間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廣大農民朋友們踴躍參加,積極響應。節日過後,農民們更是迎來了農作物的大豐收,開始忙碌起來,體會到了物質與精神上的雙豐收。

站在位於迎蘭鄉的依蘭香原生態水稻種植基地中,放眼望去,眼前是一望無際的金黃色麥浪,依蘭縣天潤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社長杜成面帶喜悅地看著眼前的莊稼地,對記者介紹說:『今年我們合作社首次創新種植國家審定的龍洋11水稻,收成十分喜人,種子與化肥是合作社統一購買,並且提供技術支持,等到收獲水稻時也不用擔心放置問題,直接放入合作社的庫中等待下一步加工。』談及今年的收成,杜成興奮地與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種這個新品種水稻,每公頃能收獲7噸到7噸半,比去年增收2000到3000元,我們合作社共有3000多畝地,要是都種這個,那就是40多萬啊,現在好多村民都爭著要入社呢。』

依蘭縣現已全面開始收獲作業,據悉,依蘭縣是農業大縣,有著全國產糧大縣、國家首批綠色能源示范縣、全國平安農機示范縣、國家生態農業示范縣、國家級雜交玉米基地縣等榮譽稱號。全縣共有玉米收獲機940臺,水稻收獲機1000餘臺,全部出動參加秋季作業,每天可收獲玉米面積14萬畝,水稻面積5萬畝。出動180馬力以上大型作業機器100餘臺,每天可作業面積3.5萬畝。秋收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記者在依蘭縣農業局了解到,今年依蘭縣耕地總面積為326萬畝,其中水田面積70萬畝。年初以來,依蘭縣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擴面積、優結構、提質量、創機制、增效益,今年預計收入糧食35.7億斤,大豆8千萬斤,水稻7.84億斤,玉米27.06億斤。並且繼續調整產業結構,緊緊圍繞市場需求變化,立足縣情實際,積極培育區域化優質、高效、特色產業,形成了以食用菌、中藥材、萬壽菊等產業發展新格局。其中萬壽菊由上一年1.1萬畝發展為1.8萬畝,食用菌由700萬袋發展到1800萬袋,中藥材與去年持平保持5萬畝。
同時,依蘭縣也正在加快發展休閑農業建設。培育一批產業特色鮮明的田園綜合體,重點構建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區。完善『老遲頭』生態園基礎設施,創建省級鄉村旅游示范基地。開發對青山林場杜鵑觀賞景區,綻放自然生態魅力。提檔昇級滿天星村、河南屯休閑農業建設,打造休閑農業田園綜合體。依托毗臨哈佳高鐵收費站的有利位置,打造黎明村『菜園革命』示范村,成為休閑旅游、美麗宜居的『特色小鎮』。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區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建設美麗宜居新農村2021/08/27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五個一百』,浸潤心靈的力量
- 27日新增確診21例 其中本土1例(在雲南)
- 構建清朗網絡空間,給網絡活力護航 為網絡正氣橕腰
- 公開不吃暗地吃、不吃公款吃老板 警惕違規吃喝變異
- 窮兵黷武只會使問題越來越多(鍾聲)
- 多國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可能早已存在
- 州長換人 紐約州新冠死亡人數『追加』1.2萬
- 埃塞俄比亞地方暴力衝突造成至少210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