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哈爾濱  >  哈爾濱
搜 索
哈爾濱市多舉措促進就業創業 將籌建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
2018-11-22 16:27:21 來源:東北網  作者:遲亦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2日訊(記者 遲亦達)近日,哈爾濱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意見明確,哈市將籌建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通過給予社保補貼、一次性創業補貼、擴大創業擔保貸款發放對象和范圍等多種舉措,促進就業創業。

  給予一次性創業帶動就業補貼、社保補貼、一次性創業扶貧獎勵補貼

  意見明確,對於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含畢業兩年以內)、復員轉業退役軍人、從事非農產業的農民、登記失業和就業困難人員初次創辦經營主體,初創主體吸納就業困難人員就業且與之簽訂一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並按規定為其繳納社會保險的,給予一次性創業帶動就業補貼。其中,對於創業帶動就業達到10人(含10人)的創業企業,給予5000元的獎勵;帶動10人以上就業的,每增加10人給予5000元獎勵,補貼總額最高不超過5萬元。對於招用就業困難人員,且與之簽訂勞動合同並繳納社會保險的單位和通過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困難人員並繳納社會保險的單位,給予社保補貼。對於依法辦理工商登記注冊的農民合作社、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業企業、『扶貧車間』等農民創業主體,可享受小微企業扶持政策,每吸納1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穩定就業1年以上的,給予1000元創業扶貧獎勵補貼。

  擴大創業擔保貸款發放對象和范圍、提高創業擔保貸款額度

  意見明確,在原有貸款發放對象基礎上,將自主創業的技校、職高畢業生(含在校生)、未就業隨軍家屬、在哈創業的本省外地城鎮登記失業人員納入我市創業擔保貸款申領對象。將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網絡電商等經營形式納入貸款發放范圍。對科技類創業企業及個人,貸款額度提高到最高不超過30萬元。

  降低創業擔保貸款條件。簡化創業擔保貸款辦事程序。對於離校兩年內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和返鄉創業農民工,首次創辦小微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且所創辦企業或個體工商戶自工商登記注冊之日起正常運行1年以上的,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3000元,所需資金從就業補助資金中列支。

  鼓勵新商業模式領域開展創業活動高校畢業生到社會組織就業

  鼓勵在新經濟、新業態、新商業模式領域開展創業活動,增加就業崗位。對於符合條件的國家級、省級、市級創業孵化基地,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3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對於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社會組織,符合條件的可同等享受企業吸納就業扶持政策。鼓勵高校畢業生到科研項目單位參與研究,對於吸納高校畢業生的科研項目單位,按照規定將社會保險補貼納入勞務費列支,勞務費不設比例限制。

  鼓勵企事業單位開展高質量就業見習。將享受就業見習補貼的人員范圍擴大至離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離校兩年內未就業中職畢業生(職高、技校、中專),並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准的50%給予就業見習補貼。對於見習人員見習期滿留用率達到50%以上的單位,補貼標准提高至60%。

  給予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對於在畢業年度有就業創業意願並積極求職創業的困難高校畢業生,提供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補貼標准1000元/人。補貼范圍為低保家庭、貧困殘疾人家庭、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和特困人員中的高校畢業生,殘疾及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高校畢業生。

  籌建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打造人力資源服務產業鏈

  加強深哈戰略合作,依托哈爾濱人力資源中心(和興路38號),以市場化運作模式,籌建哈爾濱市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主園區。采取『一核兩翼、各區聯動、多點嫁接』方式,把人力資源服務延伸到各區縣(市)。結合全市產業布局,將產業園逐步建設成『功能集成、產業集聚、資源集約、輻射東北亞』的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綜合性產業園。打造具有哈爾濱特色的信息化、科學化、社區化、國際化人力資源服務產業鏈,實現有效推進人力資源服務產業整體發展的目標。

  為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提供信息化保障。創新就業服務手段,大力推廣『互聯網+就業』新模式,拓展和昇級『就業地圖』使用功能,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提供便利性更強的人力資源服務。加快『零工系統』開發使用,為靈活就業群體和有技能人員搭建供需平臺。大力宣傳網上查詢崗位、求職培訓報名、小額擔保貸款申請等服務方式,對相關服務群體提供定向推送信息等服務。整合各部門信息資源,強化市場化人力資源供求監測機制運行,及時捕捉和反映市場信號,建立各部門、各行業間信息訪問通道,消除信息對比障礙。適應新興業態就業需求,增強就業創業統計數據的真實性和准確性,為調整和制定就業創業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責任編輯:彭佳麗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