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6日訊 一段太平品牌的歷史,就是一部中國民族保險發展史的縮影。逐本溯源,早期的太平品牌主動將自身發展與國家復興緊密相連,積極服務國家建設;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向全社會傳播保險理念;堅持服務好海內外客戶,兼顧統籌境內境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憑借保障優勢服務抗戰一線,為實現民族獨立、繁榮富強而奮斗,以『為萬世開太平』的大境界,與客戶、伙伴及社會公眾攜手實現『共享太平』的美好願景。
錢塘江又叫羅剎江,因為流經杭州(古時杭州又叫『錢塘縣』),所以取名錢塘江。這條江雖不算大,但名氣不小。《山海經》、《浮屠書》、《求異記》等典著都曾把農歷八月十八前後的錢塘江大潮『妖魔化』,不是看做海鰍入江,就是認為海龍作怪,稱大潮所淹之處毫無生機,可以說是威力巨大。正是這隅江潮,與太平品牌結下了不解之緣。
大潮壯美,可對農作物生長和百姓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危害,擋潮防浪全靠修建和加固海塘。舊時候有句諺語,叫作『海塘建得好,浙江「糧倉」保』,所以自唐代開始,歷朝歷代的帝王都琢磨著如何將海塘修築得牢不可摧。直到民國晚期,尤其是抗戰勝利後至建國前的這段時間裡,錢塘江海塘的修築,成了中央政府無比操心的民生大事兒。

太平保險旗下太平產物保險為浙江省海塘工程局開具的保費收據
但是,因為連年戰亂、資金技術匱乏、勞動力不足,那個時期的治理工作並不系統。要修海塘就要動用勞動力,有了勞動力就要有修築海塘的一應物資,這其中就包括工人們每天賴以果腹的大米。為了確保海塘修築工作能夠順利完工,切實保障江域沿岸百姓生命安全不受水災威脅,1948年,太平保險與浙江省海塘局訂立保險合同,用於保障存放在倉庫中的500擔大米不受火災損失。合約訂立後,浙江省海塘局於當年8月5日將2850萬元保險費交至太平保險,公司即為客戶開具保費收據。

太平人壽員工收藏的『茅以昇帶領的專家團隊考察錢塘江水文情況』
據一位解放前後親歷錢塘江河口綜合治理開發的老專家口述,錢塘江邊一度匯集了國內最優秀的水利專家,茅以昇便是其中之一。據《申報》1946年12月8日刊載的記者采訪報道所示,時任錢塘江海塘工程局局長的茅以昇向記者表示,『中央以整治錢塘江與整治黃河並重』,足見錢塘江海塘於國家建設而言十分重要。在茅以昇及多位工程專家的奔走呼吁下,中央於1948年向工程局撥款43億元,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補助大米1000噸,加之包括太平保險公司在內的民族保險企業的保駕護航,纔使得錢塘江海塘得以順利修築,平穩度過了汛期。
彼時,由於國內通貨膨脹嚴重,保險業尤其是壽險業遭受了一定的打擊。為了在夾縫中求得生路,太平人壽將業務重心轉移至重慶大後方,同時調整商業策略,與安平、豐盛、中國天一等9家民族保險企業攜手組建意外險分保集團,硬是在洋商保險公司口中『啃下』壽險分保業務,打破了民族保險企業承保能力、限額受外商保險公司挾制的慣例,維護了華商公
司的信譽,幫助同行共渡難關。太平人壽曾在其告保戶書中表示,『華商公司能有接受國外生意之機會,首先由本公司開一先聲,闢一荊棘,未始非可愉悅之事也。』
保險行業的商業邏輯本身就是經營和管理風險,應當為百姓和國家分懮。太平保險在新中國成立前夕承保海塘工人的口糧,是主動將公司發展與戰後重建緊密相連,積極服務社稷民生,主動融入國家工作大局的直觀體現,為國家重點工程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風險保障。
本系列文章歷史顧問: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學系趙蘭亮教授
特別鳴謝:太平人壽寧波分公司王小鋒老師為本文提供史料素材
本系列文章參考文獻:
①趙蘭亮:《近代上海保險市場研究》,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②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上海社會科學院:《中國太平發展簡史》,中國金融出版社,2015年第一版。
④茅於潤:《我的父親茅以昇》,浙江文藝出版社,2011年。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聚焦項目實體提供服務 通河縣全力推進產業項目落地投產2021/08/29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五個一百』,浸潤心靈的力量
- 27日新增確診21例 其中本土1例(在雲南)
- 紅色血脈——黨史軍史上的今天|8月28日 重慶談判
- 構建清朗網絡空間,給網絡活力護航 為網絡正氣橕腰
- 俄媒:美情報溯源無『實錘』也不會阻礙其『甩鍋』中國
- 美國拙劣的政治溯源侮辱了科學和世界
- 柬埔寨官員:新冠病毒溯源政治化損害國際抗疫合作
- 搞軍演、拉盟友,美國『秀實力』 東南亞國家為何不買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