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月15日訊 『發揮哈爾濱省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立足「一江居中、南北互動、兩岸繁榮」,高起點高質量推進哈爾濱新區建設。』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文濤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充分肯定了哈爾濱新區建設。到哈爾濱新區買房,在哈爾濱新區生活,已經成為哈爾濱社會生活的『新風向』。
傍晚的松花江公路大橋,車流不息,霓虹閃爍。作為連接哈爾濱江南江北的交通樞紐,公路大橋上每晚跳動穿梭的燈火,已成為映射『南北互動』進程中日新月異的微個體。
隔江對望,兩岸燈火相映。2019年,江南江北的區域規劃和發展思想進一步碰撞,交通、教育、醫療等得到進一步交融,在『一江居中、南北互動、兩岸繁榮』的發展思路下,哈爾濱新區正迅速崛起成為現代化新城。
省市大力支持 『南北互動』成為新區成長關鍵詞
促進哈爾濱發展重心由松花江南岸轉向『攬江入城、兩岸聯動』,構建『一江居中、南北互動、兩岸繁榮』發展格局——省委省政府對哈爾濱城市發展格局的戰略構想,讓哈爾濱新區的發展定位更加明晰。做好江北導入和江南導出文章,以產業和人口的集聚加快產城融合,『南北互動』成為新區成長關鍵詞。
省委省政府、哈爾濱市委市政府支持哈爾濱新區改革發展,整合省市資源向新區傾斜,下放265項省級行政許可權和217項市級行政許可。省政府提出,省級事權要以『下放為原則、不放為特例』,『放』不用報告,『不放』需要報告。哈爾濱市提出只要新區能夠接得住、由新區辦理更加利企便民,市級審批權就全部下放到新區,而且是毫無保留地放。
2018年9月末,哈爾濱市委、市紀委監委如期搬遷到江北辦公,以實際舉措大力支持新區發展,加快推進了各種要素在短時間內向哈爾濱新區快速集聚。
隨著省市事權不斷下放,為了讓新區能接得住、落得下、用得好,2019年5月7日,16名來自省直部門的副處級乾部到哈爾濱新區掛職,掛職期為一年,旨在進一步提昇新區人纔隊伍建設水平,更好地對接省委省政府賦予新區的相關政策。
江南上班江北居住 哈爾濱人開啟『雙核』生活
孫垚是保險公司的一名中層白領,公司位於南崗區中山路。2019年,原本住在新陽路的她,把家搬到了江北萬達城,開啟了在江南上班,在江北居住的『雙核』生活。搬家後,孫垚上班的路程遠了、時間長了,但她認為交通並不是出行的障礙,當前,陽明灘大橋、公路大橋、松浦大橋通行江南江北十分方便,更重要的是,她對江北的發展充滿信心。『近年來,江北發展迅速,生活配套設施日益完善,自貿區的批復建設更讓人充滿期待。』
承接老城區輸出人口,到2030年,建設承載超200萬人口的新城區,通過人口集聚、要素集聚、產業集聚,成為牽動全省走出振興發展新路子的強大引擎。『南北互動』中哈爾濱新區人氣不斷提昇。
2019年,哈爾濱新區江北一體發展區全年新增常住人口約10萬人,常住總人口達到88萬;吸引各類高層次人纔1.1萬人,2000多名龍江籍優秀人纔回歸創業、興業;全年共開發就業崗位7000餘個,安置就業3100餘人。
今年年底地鐵通車 江南江北快速通達
2019年11月末,哈爾濱市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全線『洞通』,作為哈市地鐵在建項目唯一一條跨江線路,該線路全長28.6公裡,共設置19座車站,起於哈爾濱市呼蘭區學院路松北大學城站,止於香坊區氣象臺站。截至目前,地鐵2號線一期19座車站主體結構施工完成,已全線啟動鋪軌施工,預計今年年底通車試運營。屆時,江南江北將快速通達。
不僅如此,這幾年,江南江北的跨江橋也不斷生成。目前,已建成濱北公鐵兩用橋、四方臺大橋、松花江公路大橋、松浦大橋、繞城高速東線跨江橋、陽明灘大橋等6條跨江通道。另外,東三環江北段有望2020年9月通車。
跨江通道多了,隨之配套的公共出行工具也更完善。2019年,哈爾濱新區新開通7條公交線路,如今,貫穿江南江北及區內公交線路已達62條,形成密實的交通網絡,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巴彥縣『黑土保護第一村』整村秋翻整地 打好農業生產基礎2021/11/05
- 黃軒談從影14年心態變化 稱演員應和觀眾保持距離2021/11/02
- NBA球員年收入排名出爐 詹姆斯居首 前十名都有誰?2021/10/18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世界開放報告2021》亮相第四屆進博會
- 昨31省份新增本土病例40例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14例
- 雄安新區交通一卡通面世 助力京津冀互聯互通
- 國家發展改革委:蔬菜供應量充足 居民消費有保障
- 輝瑞新冠口服藥獲進展 疫苗臨床試驗卻曝『丑聞』
- 市長索比亞寧:莫斯科如何成為新型工業化中心?
- 『韓國人原爆犧牲者慰靈碑』引日右翼媒體跳腳
- 又一起!印度一醫院發生火災11名新冠患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