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6日訊(於曉明 韓雪 姜炎妍 記者張雋珊)在東安汽發的生產現場,員工們緊張忙碌著,大家對生產線上各環節認真操作、仔細檢查,確保當日班產保質保量完成。隨著各個城市復工復產的序幕相繼拉開,東安汽發也正在被一股股久違的乾勁所『重啟』,按照生產計劃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據悉,哈爾濱新區平房片區以大廠大項目為核心,優先安排20多家上下游配套工業企業復產復工。


東安汽發堅持防疫復工『兩手抓』
2月15日,沈寂多日的機器開始轟鳴,東安汽發迎來復工復產的第一天。清晨6點30分,員工們陸續到達廠區門口,佩戴口罩,保持間隔排隊等候,出示胸卡並配合安保人員測量體溫,有序進廠。為使返崗人員安心復工,早上7點,技安環保辦人員按照名單為未領取到口罩、消毒液等必需品的單位分發防疫用品。
走進廠房,空氣中飄著淡淡的消毒水味道,員工們都佩戴著口罩。現場作業長介紹說,為了減少人員聚集,生產現場取消了班前會,改為作業長一對一傳達。生產保障部在生產現場排查設備故障,隨時配合生產單位解決問題,確保設備運行狀態,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公司調整食堂用餐機制,將原自主用餐調整為食堂配送制,由工作人員到指定地點取餐,配送給各個單位,各單位統一向員工發放用餐。18點,生產現場105名操作者順利完成了首日復工鋪線和126臺的裝配任務。復工第一天,公司加強疫情防控同時,積極推進生產經營工作,確保今年高質量發展實現良好開局。
『藍帽子』,是東安汽發生產一線的帶頭人,平日裡負責工段所有管理事務,是生產一線上名副其實的『大管家』。由於外地員工較多,為配合防疫工作,部分員工需隔離到月末纔能上崗。關鍵時刻,各單位要求『藍帽子站出來、乾部頂上去』,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做到兩手抓,兩手硬。
東安汽發機加廠吳龍鋒作為『藍帽子』,同時也是一名共產黨員,身先士卒,支援生產。當日並不是他所在的工段復工生產,吳龍鋒卻早早來到支援崗位,短暫的熟悉之後,憑借自身過硬的技能,在4G1缸蓋工段成功上崗,打響復工復產第一槍。在東安汽發生產單位的抗『疫』一線,很多像吳龍鋒這樣的『藍帽子』們發揚了排頭兵的精神衝鋒在前,為保障生產默默堅守,為抗擊疫情無私奉獻,為實現年度生產經營目標努力奮斗。
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兩個都是前線,兩邊都是戰場,東安汽發將堅持防控與復工兩手抓。2月29日,變速器生產線也正式復工。據悉,15日至今,裝試廠共有164人參與生產,累計生產發動機2941臺;變速器廠3月份將計劃生產2600臺。
『哈飛機械』復工已達到80%左右
在哈爾濱新區平房片區,一手狠抓疫情防控,一手落實逐步復工的企業還有哈爾濱哈飛機械設備有限責任公司。對上游企業在疫情期間的基本情況做了全面了解後,該企業制定了復工方案,第一時間成立了以總經理任總指揮的疫情防控應急小組,啟動了防控應急預案,並及時將復工方案上報哈爾濱市及平房區工信局。
建立工作群,通過微信、電話、視頻會議,對各班組、科室及全體員工進行防控觀念和知識的宣講,時刻提醒此次疫情防控的重大。同時,公司應急小組第一時間對全體員工進行健康排查,同時對外出員工進行逐一登記,包括去向、回程、所乘交通工具、車次、班次、是否接觸疫情等情況,繼而采取階段性復工。
對居住無疫情區域低風險員工采用公司專車點對點接送原則,優先復工。對外出員工采取居家隔離14天後再行復工。公司大門24小時關閉,禁止外來人員進入。廠區張貼了疫情防控宣傳海報,和公司各項防控措施。公司准備了充足的防控物資,為復工人員提供了口罩、體溫計,每天兩次測溫及詢問身體狀況,時刻掌握員工的健康狀態。目前,『哈飛機械』復工已達到80%左右,並采用多班制生產,基本滿足上游企業配套需要。
東輕公司高端合金產量創歷史新高
把防疫戰場當作初心『考場』,疫情發生以來,東輕公司一邊阻擊疫情,一邊采取措施保軍工等高端合金生產,實現了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雙統一、兩不誤。2月份,東輕公司用擔當作為和實際行動,完成高端合金產量同比增長80.3%,環比增長89.6%,創出歷史新高。
『疫情雖然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一些影響,但無論如何,軍工生產決不能影響,再困難,也要保證國家所需,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制造部經理徐濤表示。由東輕公司制造部牽頭,會同技術中心、熔鑄廠、中厚板廠成立了高端合金工作組,多次通過視頻會議的形式開展專項問題攻關工作,並將相關試驗落實到位。
東輕公司突出以軍品和高端合金為主導的關鍵產品生產思路,堅持提前保障軍品鑄錠、優先安排軍品合同、專人跟蹤軍品生產,同時,優化裝備定位,充分發揮3臺輥底爐功能,實現了軍品和高端合金生產結構的最大化。東輕公司針對重點民品用戶,研究高民用表面制品要求,突出解決吸盤印和擦劃傷廢品等問題。優化工藝控制,實現了軍品和高端合金生產效益的最大化。
疫情期間,優化人員配備,采取工區內部合並班次、跨工區支援協作等方式,保障生產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截至目前,東輕公司已先後解決或改善高端合金重大問題17項,為東輕公司高端合金進一步增產上量、實現既定生產經營目標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