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哈爾濱  >  哈爾濱
搜 索
冰城社區嚴管到底有多嚴? 『流動哨+巡查崗』守好防疫關
2020-04-17 08:39:45 來源:生活報  作者:仲亮 張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4月17日訊 近日,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哈市社區又進入嚴管模式。記者兵分多路,走訪哈市多個城區的部分社區、小區。

  南崗區重啟出入證制度 成立多支管控隊伍

  『是小區居民嗎?請掃碼、測溫並出示出入證。』16日,在哈市南崗區匯龍北緯45度小區門口,一名小區居民要進入小區時,工作人員對他說道。『您是要出去嗎?請拿好出入證,這是進入小區的憑證。』記者在該小區看到,多名物業和社區人員正在對進出居民進行掃碼、測溫。

  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防控疫情形勢嚴峻,15日小區重新啟用出入證,是為了有效杜絕外來人員進入小區。

  『目前,匯龍北緯45度和恆大珺庭兩個小區都已實現居民憑證進出小區。』王崗街道匯龍北緯45度社區書記李婷婷告訴記者,為加強小區管控,社區成立了多支管控隊伍,把人員匹配充實到每個小區卡口進行值守。對於有物業的小區,由社區和物業人員加強監管,沒有物業的老舊小區則是由社區乾部和志願者值守,做好出入檢查、測溫和掃碼等工作。

  另外,記者走訪中還看到,除了以上兩個小區外,中植方洲苑小區和會展名城小區也憑證進出,以防止外來人員進入小區。

  道外區『每人一賬』出入全查 樓道建群全民監督

  目前,哈市道外區部分街道辦事處轄區內已經開始繼續實行兩天1人的管控制度。同時,為了能夠更早發現異常狀況,道外區充分發揮『樓長』作用,逐樓建立微信群,發揮群眾監督、管控作用。

  16日,記者來到南十八道街與仁裡街交口處,這裡有一個人流非常大的卡點。卡點處有近10名街道、社區工作人員,正在對出入的人員與車輛逐一進行檢查登記。記者看到,在卡點處的小屋子裡,有三名工作人員正在不停地翻著多個『賬本』,不停地記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都是按照出入小區的人員情況制作的,『每人一賬』以便管控到位。

  崇儉街道辦事處傲主任正在卡點值守,傲主任說:『我們加強卡點檢查,做到每人一賬細化管理,出進嚴查,保障疫情防控。』

  社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了抑制疫情反彈,『三長』即樓道長、單元長、小組長,在這裡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他們加強每日對居民樓內的巡查次數,和對重點人群的關注度。按照單元成立業主群,每日在群裡檢測居民的身體狀況。

  道裡區小區部分出入口關閉 業主進出需憑證

  16日,記者對道裡區部分小區和街道辦進行了走訪。

  當日9時,記者在恆祥空間小區群力第六大道出入口看到,幾天前開放的出入口已經封閉,小區保安告訴記者,如果進入小區,需按照要求從群力第五大道進戶大廳進入。在進戶大廳記者看到,保安正在對進入小區的人員進行身份檢查,不是小區居民一律不許進去,小區居民需出示出門證,經過測溫掃碼合格後可以進入小區。

  記者在道裡區埃德蒙頓路的一處小區看到,多名帶著紅袖標的志願者在小區周邊檢查。據新華街道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街道辦嚴格執行『掃碼、測溫、戴口罩』三項措施,卡點及臨街單元要堅決做到看住門、管住人,嚴格執行非本小區人員禁止入內的規定。

  據通江街道辦主任王龍介紹,通江街道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中不斷摸索發現,通過小程序『龍江健康碼』『疫情防控行程卡』及『國家移民局』APP,可辨別外來人員14天內國內城市(駐留超過4小時)以及境外到訪地行程,最大程度上掌握境外及外省人員流動信息。

  香坊區1名樓長+N個單元長 做到『三個一下』

  16日,在哈市香坊區六順街道辦事處轄區卡點處,居民進出小區不僅要掃龍江健康碼,還要掃社區微信入群碼。雖然部分圍擋都已被拆除,但居民出入小區依然還是要經過掃碼、測溫、登記的步驟。六順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期,街道辦事處提出五項措施,做好管控同時發動居民自管,共同抗疫。

  實行『1+N』管控模式,1名樓長+N個單元長,做到『三個一下』,電話打一下,微信發一下,樓道遛一下。在引導居民掃碼進入、檢測體溫的同時,嚴格管控外來人員、勸導疏散居民聚集、提示並勸返未戴口罩人員、對居家隔離人員警戒線及隔離警示標識等進行巡察。兩碼疊加,即社區微信入群碼及龍江健康碼。轄區居民通過掃描社區微信碼進入微信群,社區工作人員通過微信群通知居民進行測溫,居民可及時上報外出及居家狀態。建立聯動機制,六順街道辦事處、中山路派出所、六順街派出所、社區聯合巡視巡查。加強對境外返哈人員的管理,做好居家隔離人員服務和管控工作。

  哈新區平房片區設『流動哨』與『巡查崗』 加強巡查管控

  4月14日晚,哈爾濱新區平房片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第一時間召開視頻調度會,要求各街鎮進一步細化、改進、完善防控措施,擰緊『安全閥』。

  14日晚,新偉街道立即行動,對各小區居民出入實施嚴格管控,恢復使用小票功能,管控非本小區居民進入。社區網格員、小組長、志願者成立的『流動哨』與『巡查崗』,堅持將每小時巡查轄區情況告知街道社區。建安街道僱用16名工作人員,24小時對臨街樓宇進行流動巡查,社區人員每天排班帶隊無死角巡查。對臨街開放的單元門鎖全部更新,實行單元封閉,同時和住戶簽署承諾書,由流動人員管理,實行測溫、掃碼進入。興建街道對所有居家隔離人員家門口安裝電子警報器,加強高風險人員管控。社區『流動哨』加強對居民出入單元門管控。友協街道為各社區卡點制作《疫情防控居民通行證》,無證人員和非本小區居民嚴禁入內,外來走訪人員一律勸返。平盛街道各村和小區制作每日臨時通行證,居民出行時分發,回來時收回,同時卡點和門崗人員監督其掃碼、測溫、戴口罩。

責任編輯:彭佳麗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